苏子门生丨茶香中弥漫着清爽醇厚的母爱

出品:桃花源间文学社
组编:林淞月 
  作者:苏子门生
➥简介:苏子门生,又网名孟小清,本名常志英,辽宁葫芦岛人,一个年逾花甲的退休老头儿。爱好传统诗词有年,积累“干体”陋作若干,偶有“作品”登坛见报载刊。
茶香中弥漫着清爽醇厚的母爱
        时序流转,转眼间,时已立冬。草木凋零之时,万物收藏之季,正如宋代诗人紫金霜《立冬》诗所咏:“落水荷塘满眼枯,西风渐作北风呼”。冬寒的袭来,不免让人对刚刚别过的炎夏,产生“把热留住”的渴望。对我来说,这种留恋,并非缘于“夏之暖人”,而是因为夏的“沁脾爽心”。        
        庚子的夏季,天气格外炎热,可谓动也热,不动也热,热得人汗液津津,热得人无精打采,热得人切盼炎夏早去,爽秋快来!然而,天道有常,四季有序,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蒸人的暑气依旧肆虐,人们不得不在酷暑的煎熬中,“哀民生之多艰”。    
        今年立秋前夕,远在武汉、年逾八旬的舅妈,通过微信发给我一个链接,内容主要是谈饮茶和防癌的关系。此链接的科学性如何,姑且不论,我知道,舅妈传发这个链接的目的,是出于对我健康的关心,希望我在生活中,适当多饮茶,防癌保健康。这种关心,是一种事出有因、源自内心的真挚关爱,而非一般性的人之常情的“好心提示”。    
作者的舅舅孟宪清先生与舅妈陆琴霞女士摄于武汉。
         2011年,舅舅舅妈的长子,我的大表弟劲松,在单位工作期间,因脑血管突发意外,不幸于春秋鼎盛之年遽然离世,给舅舅舅妈带来了沉痛深重的心灵创伤,让一众亲人为之痛惜落泪。当时,“狠心”的舅舅舅妈,并未将此消息告知于葫芦岛亲人,他们不愿意让远方的亲人,分担他们的悲痛。时隔六年后,舅舅又因罹患前列腺癌不治,踏上西行之路。两位至亲,几年内相继撒手人寰,舅妈的悲伤痛苦,犹如撕心裂肺摧肝!幸喜次子险峰身体健康,事母至孝,晨昏定省,嘘寒问暖,勇挑重担,“柱石”坚强;而唯一的孙子繁博(大表弟劲松之子),虽然性格有些自闭,但凡事心里有数,而且非常懂事听话;孙女芷伊(二表弟险峰之女),秀外慧中,善解人意,从不让奶奶操心;两个儿媳,成兰、端琼,非常孝顺,侍婆如母……他们的上佳表现,不断地给舅妈孤寂的心以慰藉,舅妈也因此方得以慢慢摆脱浓重的丧亲阴影,其精神状态、身体状况,才逐渐恢复如常。     
古稀之年的舅妈的“倩照”。
         2017年元月中旬,得知舅舅溘然辞世的噩耗后,我与小弟志勇立即乘动车南下,急赴武汉,代表葫芦岛所有亲人,慰问舅妈等众亲,与舅舅作最后的痛别。车抵武汉后,我和志勇步入候车大厅时,险峰二弟迎上前来,与我紧紧相拥,泪落不止,我亦悲从中来,热泪夺眶, 痛哭失声……          
        约当晚十时许,我们抵达了位于武汉银湖的航天集团有限公司的职工住宅区。舅妈家就在这住宅区一栋楼的八楼上。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姥爷姥姥相继去世后,舅舅舅妈积极响应党和国家支援三线建设的号召,把家从辽西虹螺岘迁至鄂西远安,后来又转迁武汉,不觉已近半个世纪;1991年5月,母亲辞世后的第三年,我和小弟志勇赴远安探望舅舅舅妈,至今一晃已26年过去了。那时,舅舅舅妈虽然年近花甲,但镇日无忧,生活舒心,人显年轻。如今的舅妈,已是满头飞雪,沟壑盈面,老态毕现。时光匆匆,岁月不居,风雨交袭,人何以堪?      
舅妈与次子孟险峰(左二)及孙女孟芷伊、孙子孟繁博。
         进舅妈家后的第一件事,是和小弟向身着戎装的舅舅遗像鞠躬默哀,表达深切怀念。舅舅是中国科技大学首届毕业生,其从戎是大学毕业后的事。舅舅曾在中国人民解放第三研究院工作多年,其一生的宝贵年华,都毫无保留地献给了祖国的航天事业。望着舅舅亲切慈祥的目光,想起舅舅生前的辛劳奉献,特别是忆及舅舅生前爱我疼我、待我如子,我亦以舅为荣、视舅为师的诸多往事,而今我与舅舅阴阳永隔,永不相见,锥心的悲痛,令我不能自持。舅妈见状,强忍丧夫之恸,反倒劝我和小弟节哀。老人家的坚强镇定,让我们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住了失亲的悲情。在大体上了解了舅舅患病情况,尽可能给舅妈以宽慰后,我们把“对话”转入到了“家常频道”。尽管话题已转移,心中含悲“道不得”,但“亲人仙游去 ……思量千百度”。是夜,“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舅妈与次子孟险峰在遛弯中。
         抵达武汉后的第三天,是送别舅舅的日子。凌晨4时许,舅妈即先于我们起了床。本来,为避免舅妈过度悲伤,损害健康,我们一众晚辈,都纷纷劝其在家“留守”,不要亲往殡仪馆,参加舅舅遗体告别仪式。可是,无论如何,83岁的舅妈还是坚持非“送”不可。半个多世纪相濡以沫、相敬如宾的老夫妻,一朝永诀,非亲“送”而不能表达其至亲至切的深情挚意!最终,我们理解了舅妈的“执拗”。           
        舅舅遗体告别仪式开始后,舅舅生前所在单位领导首先致辞,介绍舅舅生平,对舅舅为祖国航天事业埋头苦干、辛勤奉献的一生,给予高度评价。继而,我怀着极为沉痛的心情,代表葫芦岛亲人,又特为舅舅致了拳挚深切的“亲情悼词”,对舅舅的不幸离世,表达了沉痛的哀悼,深深的缅怀。在整个“告别”的过程中,舅妈表现镇定冷静,自始至终抑悲止泪,给“与会”者留下深刻印象,并为之啧啧称叹。  
支援三线建设时的舅妈在工作中。
        离开武汉前夕,各路亲朋于舅妈家聚餐,舅妈找出一瓶陈年五粮液,让我们品尝并“解乏”。起初,想到舅舅刚走,我们不想饮酒。舅妈说:“喝吧,你们大老远的来到武汉,一路辛苦,喝点酒解解乏。”接着,舅妈又对我说:“这酒放了多年,你舅一直没舍得喝,今天你们就替他喝吧!”闻听此言,我眼窝一阵发酸,为了不拂舅妈之意,也为了“告慰”舅舅,我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此时此刻,我不禁心海翻波,心中自然忆起,我少年时期,差不多每年都和母亲去姥爷姥姥家走亲戚,那些年,舅舅常年在外工作,家里并不宽裕,但舅妈仍想方设法,做好饭,炒好菜,给我们以“最惠”待遇,而且还把后院的菜园对我“开放”,里面成熟或接近成熟的黄瓜、西红柿等菜果,供我尽情享用的情景。  
上个世纪的1987年夏,舅妈(右一)与作者的母亲孟宪茹女士(中)、姨母孟宪琴女士(左一)在锦西站前合影。
        那时,姥爷姥姥年事已高,姥姥又体弱多病,许多家事家务,基本上都是舅妈在操持。舅妈既当“赤脚医生”,为村民看病,又要顾家,照顾患病的姥姥、身体残疾的劲松,家里家外都要管,生活委实不易!但舅妈心有苦,从不向人诉,只默默地做着自己该做的事,她不想让在外地工作的舅舅为家分心;生活中遇到什么难处,都是自己想法克服解决,而绝不低头求人,怨天尤人。舅妈在与舅舅两地生活的近二十年间,以柔弱的肩膀,超强的坚韧,“把什么问题都自己扛”,在舅妈心中,始终有一份责任和担当!           
        舅妈曾是镇医院的助产士,工作认真,尽职尽责,每年都以自己的辛勤敬业,把许多幼小宝贵的生命带到人间。其天使般的爱心,温暖幸福了无数家庭。然而,同这些幸福的家庭相比,舅妈自己的家庭,却笼罩着不幸的阴影。天赋异禀的大表弟劲松,自小身患小儿麻痹症,此病有如一根无形的绳索,困缚他40余年,也像一块千斤巨石,压在舅舅舅妈身上近半个世纪。期间,为方便给劲松看病,舅妈甚至放弃了自己的正式工作。命运之神如此不公, 舅舅舅妈的身心无一日真正放松,但是,他们的脸上,也无一日未绽放笑容!生活中不能缺少笑,更不能没有笑,笑是内心强大的表现,笑是迎风斗浪的从容,笑是对困苦厄境的藐视轻蔑,笑是走向和赢得未来的自信坚定!           
         民间有一说法,老夫老妻,一旦有一个先行离去,对于另一个来说,三年是一个“坎”。作为深受舅舅舅妈恩惠的大外甥,我真诚地希望,舅妈在舅舅离去后,能在人生的漫漫旅程中,走得更远,拥有一个更长的未来。根据舅妈的情况,我觉得,消除心灵的孤寂,乃是摆在舅妈面前的一大要务,当然也是我们做晚辈的一大责任。为此,我在与舅妈依依话别时,对舅妈提出“特别要求”:用最短时间,尽快学会微信。一是可以及时浏览国内国际新闻,了解更多信息,让大脑充实,精神丰盈;二是方便与亲人和外界的联系与沟通,使情感有寄托,心里的话语,随时能跟“圈”内的亲友诉说。舅妈听罢我的“要求”,起初不免显得犹豫,继而朗声道:“大志英,你的心思舅妈懂。那我就试试吧!”  
舅妈的休闲照。
        如今,舅舅去世已三年多,令人庆幸的是,舅妈顺利地迈过了“三年之坎”。舅妈文化不高,但脑子不笨,学新东西也很用心,经过一段时间的琢磨学习,很快就基本上掌握了微信的操作技术,当然,其中有孙子、孙女等亲人“指导”的功劳。三年多来,我和舅妈一直保持着“热微”联系,每当看到内容较好的链接、可视性较强的小程序等,特别是“人生箴言”、人生格局与境界、养生保健等方面的知识,彼此一定互转,以供学习借鉴,同时,还有“心得体会”的“配套”;当然,言而由衷的“心灵交汇”,精神融通,更是必不可少的。为了支持我写作,舅妈还经常访问我的朋友圈,对我的不成熟的“作品”,予以点赞和点评,尽管不很专业,但朴实的话语,给我以热诚鼓励。应当说,微信,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舅妈。           
        也许是与不幸的人生经历和曾经的职业密切相关,舅妈在和我的“微联”中,谈得最多的话题,就是健康。大表弟劲松意外早逝,是舅妈心中永远的痛。因此,除了时常叮嘱二表弟险峰注意身体,平时尽量少喝酒,晚上没事早休息之外,再就是言之谆谆地叮嘱我,务必把身体当回事,把健康放首位,有健康才有一切,千万千万要“护好根本”!舅妈知道我因爱好写作而养成熬夜习惯,每每语重心长地“警示”我,60多岁的人了,精力体力已非当年,要懂得“冬藏”的道理,切实照顾好自己,不要逆“天”行事,再逞青壮之勇!   
舅舅舅妈的全家福。其中,右四为舅舅,左三为舅妈;左一、左二分别为作者大表弟孟劲松与妻子左成兰,舅妈手扶少年为孙子孟繁博;右一、右二、右三分别为作者二表弟孟险峰及其妻子邓端琼、女儿孟芷伊。
       记忆中,在我小的时候,舅妈虽然也能像疼自己的孩子一样疼我,给了我很多一般外甥所得不到的优待,但实在讲,舅妈的性格也具有“两面性”,即,总体上对我很热情很宽厚,可也有很严格甚至很“凉薄”的一面,具体表现为,在因为我不听话而淘气犯错对我实施管教时,舅妈每每出言较“冷”,冷得让人畏惧,让人难堪。为此,我曾私下向舅舅打“小报告”,满以为舅舅能同情“弱者”,给我“撑腰”,谁知舅舅竟把屁股坐在舅妈一边,公然“袒护”舅妈,说:“你舅妈一向人直心软,性格如此,你别放在心上,再说,她这是和你不外道,才对你口出'冷言'啊! 要是总哄着你,顺着你,捧着你,你想想,将来你会怎样?”这才是:亲妈不毒舅妈"狠",时至如今情觉真!        
上个世纪90年初期,舅舅舅妈的全家福 ,右一为舅妈,左一为舅舅,左二为作者大表弟孟劲松,右二为作者二表弟孟险峰。摄于远安。
        舅妈年长我20岁,今年虚龄已86岁了。耄耋之年的她老人家,身体尚好,身材也“直”(未驼背), 惟性格的“棱角”早已被岁月磨平,说话的语速明显趋缓变慢,但语调仍然未降,凛然之气犹存,遇事不慌不忙,胸中自有主张,颇有任凭风浪起,我自稳操桨的泰然自若的“老舵”风范。这一点,很令我这个在仕途上艰辛跋涉了30余年的“老机关”,也自愧弗如。稳定的心理素质固然令人敬佩,而舅妈那颗愈老迈愈灼热的心,更让人为之“怦然”,它俨如冬日的骄阳,给远近的亲人以绵绵不绝的温暖。在我和小弟即将由汉返葫时,舅妈一再叮嘱二表弟险峰夫妇,一定要送站,并叮嘱“该带的东西别忘了带上”,特别是给大姑(这里指作者继母,作者生母早逝)的钱必须带足!父亲去世后,虑及其与舅舅乃同年而殁,我们本不想让舅妈再度破费,可舅妈闻讯,不容分说,硬是寄来了一大笔钱。       
作者的舅舅(右二)、舅妈(左二)与作者(左一)和作者的小弟常志勇(右一)。1991年5月摄于远安。
        考虑到今年夏季超常炎热,并且听说我患有2型糖尿病,而适当饮茶既可消暑,有助于降糖降脂降压,又有清热解毒之功效,舅妈便叮嘱二表弟险峰:“你志英大哥身体胖,血糖高,现在天气太热,今年新冠病毒闹得又凶,你尽快买些好茶,给你大哥寄去!”险峰有令则行,很快就把自己未舍得喝的两大盒上等的太平猴魁和利川红,从武汉寄了过来。茶叶寄出后,险峰特意发来微信,首先“检讨”自己的“粗心”,又说两盒茶叶在家“承尘已久”,请大哥“佳茗慢品沁芬芳,去暑清心出雅章”。读罢险峰的“检讨”,我心里一阵发热,眼窝不禁湿润了……          
         今年夏天固然很热,但每天啜饮品味着舅妈和二表弟,从数千里之外寄来的“佳茗”,不仅在一定程度上祛除了暑气,提升了神气,充盈了心气,而且在浅斟慢品中,品出了久违的母爱的味道,品出了亲情的爽心之感,品出了生活的美好与“回甘……。茶之一生,摄天地灵气,吸日月精华,历苦经寒,“千锤百炼”,把自己最精华、最宝贵、最具灵性的东西奉献给人类,其品格风貌,不可谓不高尚!其实,这也正是舅妈精神风范的写照。         
作者的舅舅(左二)、舅妈(左三)与作者的姨母孟宪芹女士(右二)、姨父张树和先生(右一);左一为作者的姐姐常丽霞。
        “春暉不肯待,风木嗟何及”。母亲早故,母爱的春晖失之久矣。岁月荏苒,几十年光阴一晃而逝,许多东西发生了改变,但有一种东西却没有与时俱变,这就是亲情。亲情是什么?亲情是最真实、最真挚、最真切,最自然、最朴素、最无私的情愫,是既可融于血液,能够提升血液“浓度”,并使心与心相贴相印的“粘合剂”,也可跨“血”而行,凭“心”而动,让心灵铭感生暖的“惠风”和“春水”。我想,舅妈和我、我与舅妈之间的感情,应该是“两种情况”兼而有之,更是“粘合剂”和“惠风”、“春水”的有机“叠加”与“化合”。是一种别样的特殊的“母子情”。给了我生命,把我养大成人的母亲,早已离我远去,令我无限思念;而舅妈,则以自己的方式,以其极具热感暖意的仁心,填补了我母爱的虚空,给我以深深的慰藉。“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我高兴,我庆幸,我幸福,在我失去母亲30多年后,在我满头飞雪、老眼昏花的衰年,我又有了一位新的妈妈,她就是我的舅妈。舅妈是葫芦岛市连山区大兴乡人,其老家就在辽西名山小虹螺山下,与我的故乡相距不到10华里,她的名字叫陆琴霞。
(0)

相关推荐

  • 永远的外婆家 / 作者:馨怡

    ☀愿与您携手建设教师朋友的最温馨家园!欢迎赐稿!本刊栏目:教师文学|一代中师生|儿童文学|亲子教育 距离麟游县城15公里之遥,有一个普通的小村子--西坊村.每次回家路过,我都不由自主地想去这个有着美好 ...

  • 【二哥●亲情(22)】多么多么希望二舅舅能够无疾而终

    我有四个舅舅,一个"大舅舅",三个"小舅舅". 为什么有三个"小舅舅"呢?因为,我们九个外甥,除了大舅舅我们叫"大舅舅" ...

  • 【《泽水悠悠》连载】孟宪洲丨​表妹的命运

    表妹的命运 作者/孟宪洲 我与表妹是1983年才认识的,她是我姨奶的孙女,其实她父亲并不是姨奶亲生之子,是姨奶后嫁到王家与表叔的父亲再婚,所以我有四个表叔,但他们却是不同父不同母.我奶奶四十年代就去世 ...

  • 忆儿时拜年

    来源:衢州新闻网-衢州日报 2016-02-18 09:20 徐金渭 农历正月里去舅舅家拜年,这是惯例,既是出于对娘舅的敬重,也是一年到头难得去探望舅舅的一次机会,于是此行就显得很有必要.虽然年过半百 ...

  • 【望安山文学】慕宗彦||怀念老舅(散文)

    怀念老舅 作者:慕宗彦     主编:非   鱼 老舅去世好多年了,可他在我心中的印象从未磨灭.  孩时随妈妈去舅舅家就会非常高兴.除了能够和表弟.表妹一起玩耍之外,还会吃上好的饭菜.舅妈善良,又疼我 ...

  • 乡村纪事:舅妈,你就是我的亲娘

    文:山菊花 图:来自网络 我妈妈生了四个女儿,一个儿子,那时家里的日子捉襟见肘,姥姥可怜母亲,就把女孩中最小的我,带到她的家里.由于,从小在姥姥家长大,我对姥姥的感情特别深. 记得小时候,舅妈经常和姥 ...

  • 苏子门生丨人生至味是诗香

       ❖ 人生至味是诗香 作者:苏子门生 组稿.编辑:林淞月 上期回顾(↓) 苏子门生丨西藏,我的灵魂向你飞翔 作者(右三)与桃花源间文学社社长.著名散文家兼诗人踏浪无痕先生(右二).桃花源间文学社副 ...

  • 苏子门生丨首山行

    上期回顾(↓) 苏子门生丨人生至味是诗香 组稿.编辑:林淞月 首 山 行 6月5日,星期六,近午时分,老妻从女儿家打来电话(其为照顾外孙而基本上常驻女儿家),约我去兴城,登首山.说是外孙汤圆(乳名:现 ...

  • 苏子门生丨2021年父亲节 感怀(外一篇/三月春晖隐,哀思十八深 )

    出品:桃花源间文学社 组稿.编辑:林淞月         上期回顾(↓) 苏子门生丨茶香中弥漫着清爽醇厚的母爱 苏 子  门 生  2021年父亲节 感怀 父亲,这本是一个平常的名词,但也是一个伟大的 ...

  • 苏子门生丨跟党走,初心永不变

    组稿.编辑:林淞月 上期回顾: 苏子门生丨2021年父亲节  感怀  跟党走,初心永不变    --纪念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一百岁,不过是 "长河"奔腾的"瞬 ...

  • 苏子门生丨老姑,天堂福地可安康

    苏 子 门 生 下矩 作者:苏子门生 苏子门生,又网名孟小清,本名常志英,辽宁葫芦岛人,一个年逾花甲的退休老头儿.爱好传统诗词有年,积累"干体"陋作若干,偶有"作品&qu ...

  • 苏子门生丨秋风秋雨故人杳 ——深切缅怀良师益友赵严华(畅风扬)先生

    秋风秋雨故人杳  --深切缅怀良师益友赵严华(畅风扬)先生 编辑:林淞月 2021年7月10日,赵严华先生(中)与看望他的亲友相聚于家中  秋风秋雨故人杳          --深切缅怀良师益友赵严华 ...

  • 苏子门生丨美的培育和收获,需要爱的倾注与坚持 ——小小说《甜菇娘儿》粗读浅评

    --------->> 关注桃花源间,一起携手诗和远方 <<--------- 出品:桃花源间文学社 组编:林淞月 作者简介: 苏子门生,又网名孟小清,本名常志英,辽宁葫芦岛人 ...

  • 苏子门生丨五言诗选

    作者简介: 苏子门生,又网名孟小清,本名常志英,辽宁葫芦岛人,一个年逾花甲的退休老头儿.爱好传统诗词有年,积累"干体"陋作若干,偶有"作品"登坛见报载刊. 出品 ...

  • 苏子门生丨幺弟志勇50寿辰感言

    出品:桃花源间文学社 约编:林淞月 作者简介: 苏子门生,又网名孟小清,本名常志英,辽宁葫芦岛人,一个年逾花甲的退休老头儿.爱好传统诗词有年,积累"干体"陋作若干,偶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