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汉白玉碗,为何拥有名贵身价?
乾隆时期玉器撒播至今藏品希罕不多,除北京故宫博物院和各大博物馆有馆藏精品之外,古玩很难再发现精品。其时的仿古风盛行,乾隆在位中期就命宫廷造办处制作了一批又一批精品的玉件,器型包罗许多方面,常见的有玉碗、玉圭、玉璧、玉香炉等等。其中近些年来乾隆玉碗的出镜率,在13年春季的拍卖会中,巨头拍卖公司“苏富比”就曾拍过一 款乾隆年制玉碗,内外花纹为暗刻纹饰花卉纹,满工,成 交价格369.6万。近年理由于乾隆玉碗款玉碗出土量在逐渐增添,国内外珍藏家对于它的市场价格抱着优异的期望。
汉白玉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它是一种化合物,化学式是CaCO3,主要由CaCO3、MgCO3和SiO2组成,也包含少量Al2O3、Fe2O3等成分。颜色洁白的细粒大理岩,质坚硬,是上等的建筑和雕刻材料。基本上它并不溶于水。它可存在于以下形态:霰石、方解石、白垩、石灰岩、大理石、石灰华。可于岩石内找到。动物背壳和蜗牛壳的主要成份。同时,它还是重要的建筑材料。
汉白玉碗有着与生俱来的优雅,既秉赋天地之灵,又承载智慧的结晶。从古至今,它自然流畅并含蓄深刻地记录着中华文化每个继往开来的历史阶段。此藏品清雅纯净,却富有贵气,以独有的魅力触动了世人的神经,颇受藏友喜爱。
汉白玉虽质地较为坚硬,但却脆弱易碎,所以汉白玉雕刻的艺术品极其稀罕。因为能称得上艺术品的,都必须用顶 级的汉白玉,因为只有用顶 级汉白玉才可以上数千万年不风化。关于汉白玉名称的由来,人们众说纷纭。相传从中国古代起,多用这种石料制作宫殿的石阶和护栏,被历代人人墨客诵吟诵唱,所谓“玉砌雕栏”华丽如玉,所以称作汉白玉;也有一种说法是,从我国汉代起就用这种宛若美玉的石材修建宫殿,装饰庙宇,雕刻佛像,点缀殿 堂。因为是从汉代 开始使用这种建筑材料故称汉白玉;还有一种说法是汉白玉的“汉”字本应就是流汗的“汗”,汗字代表了汉白玉最鲜为人知的一个特征,真正的汉白玉,并非真的洁白无瑕,而是洁白中隐藏着浅浅的纹路,就像是出汗的印记一样。当然,最为大众接受的说法是我国从汉代 开始就使用这种洁白无瑕的美玉来做建筑材料,人们就顺口称之为汉白玉。
清代琢玉的规模、产量、种类,在中国古代玉雕史上是空 前 绝 后的。其工艺水平集历代工艺之大成,掀起了中国古代后一个造玉高潮,它艺术成就中有代表性的便是“乾隆玉”。乾隆时期政治局面的稳定,国力昌盛,财富的空 前积累为奢 侈享受提供了充足条件,精美艺术品受到皇 室贵 族的垂爱。
不是科考出土的民间乾隆汉白玉碗之鉴定,通常是根据材质、工艺、造型、沁色等,由专家进行目测,即所谓“掌眼”,因个人主观性太强,其断代的准确性就无法揣测了。经常出现围绕一件乾隆汉白玉碗,有几个专家就有几个断代意见。专家为维护权 威名誉,常以馆藏的所谓标准器作参照,与标准器相似者,就说是仿造品,与标准器不同者,便说是臆造品,为免引起争议,宁肯错杀三千,不敢认可一件。但即便是馆藏品也难免有误,如早年清宫流传下来的一件“乾隆汉白玉碗龙”,故宫博物院专家就曾断为商周之物,直到红山文化遗址出土了类似乾隆汉白玉碗,才改口称为红山文化“玉猪龙”。誉称“中华第 一玉龙”的红山文化“玉勾龙”,命运也差不许多,当年从民间征集来时,因无馆藏标准器参照,就被打入冷库十多年,也是红山文化遗址出土类似乾隆汉白玉碗以后,才被专家们认可,而后作为国宝重器,藏入中国历史博物馆。再细探究,即便是出土的乾隆汉白玉碗,也很难准确断代。古墓出土的乾隆汉白玉碗,只能根据墓室土层年代和墓中的铜器、陶器等物品,间接地推断乾隆汉白玉碗制作年代,而且仅是其下限年代。如商代妇好墓出土了大量乾隆汉白玉碗,证明商王确如古籍所载那样,特别喜欢藏玉,但所藏的这些乾隆汉白玉碗,并非全是商代作品,很大部分为继承前代的藏玉,其中就有类似红山文化和齐家文化时代的乾隆汉白玉碗器。博物馆展出时,将妇好墓出土乾隆汉白玉碗,统统标明为商代乾隆汉白玉碗,明知不大准确,也属不得已而为之。
玉本色是玉材的颜色,古人称玉本色标准为“符”,并提出“赤如鸡寇”,“黄如青靛”之说,也就是说在各种颜色的玉材中,上述标准是最珍贵的。当然,在选择、评品玉料时,除了颜色的深浅,还要看其分布的状态,是否有绺裂,色均匀者优,色变化如图画者亦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