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吾人也∣表现《张迁碑》的特点,要学会侧锋线的这两种书写技巧
一、己
这个“己”字虽然结构并不复杂,但是书写时却有一个笔画上的微妙的注意点。为了说明这个问题,让我们先来看看这张图:
左起图一是邓散木先生临摹的“己”字。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到这个字的最后一笔波势上。
从图片上看,邓先生写最后一笔波势的时候,笔画的前半段基本是水平向右行笔的。到了后半段要通过提按造成雁尾,压笔的这一下顿时让笔画的前后两截显现出衔接上的某种不自然。
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这是因为这一笔波势处于整个字形的主笔位置,为了把它写得粗壮,我们需要在运笔的过程中全程保持侧锋铺毫的姿势,而相比于尖锋用笔,侧锋用笔很难在突然之间改变笔画的运行方向即把方向从正向右行扭转为向右下斜行,所以导致邓临本的波势看起来有点儿像在一横的末端强行“栓”了一个雁尾。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只有缩小侧锋行笔时扭转笔锋的角度,也就是说在一开始就不是正向右行而是向右下行笔:
二、吾
“吾”字从“五”取声。书写的难点是它的两条斜行的笔画并不对称。要处理好这个字形,我们得先看看“五”字的字形是如何演变而来的:
左起图一是保存于甲骨文中的“五”字。许慎《说文解字》说字形中的上下两横画分别代表着“天”和“地”。中间的两条斜线则象征着“阴”和“阳”——阴阳交于天地之间,这便是“五”字的元义。
甲骨文的字形比较质朴,对笔画线条缺乏修饰。到了西周金文(左起图二)中,两条很直的斜线都被写成了屈曲的形状,这应该被认为是出于美化线条和字形的考虑。
当字形更进一步演进到简帛书即早期隶书(右起图一)的时候,我们发现,象征阴、阳的两条斜线在姿态上出现了不对称的情况。往左下斜行的一条保持了直线而往右下斜行的一条则改作了曲线。
篆形中的曲线到了隶书中往往会被改造为折笔,这是由篆、隶两种书体不同的运笔方式造成的。
如果说《张迁碑》中的这个“吾”,它的书写与这个简帛书中的“五”字有什么不同的话,那就是它们折笔的位置有一点差异,但这种差异也很可能是作者随机、随兴的选择:
三、人
“人”字笔画非常粗壮,是用足三分笔写成的——说到这儿,讲一句题外话。用足三分笔绝不是把笔死死压下去用笔腹乃至笔根作字,那样的作字法是不可为训的!
古人说“使笔不过腰”,压得太狠,笔毫失去弹性,笔锋不能还原,毛笔就失去了绝大部分的书写功能。那后半截儿写不到的笔毫是干什么用的呢?很简单,储墨用的——这样的笔画最忌肥而无骨,写成“肉虫子”的模样。
写波势,一画须“三折过”,也就是在行笔过程中要两次调整运笔方向(调整的点位如下图所示),做好这一点是避免写成“肉虫子”的关键:
我也试过偷懒的办法,取消其中一个调整笔锋的点位,由此造成的两个字形孰优孰劣,各位朋友不妨自观:
四、也
“也”字的篆形是下面这样的(不要问我这个字形的元义是什么,不方便说。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去查《说文解字》):
这个字的最下面一笔曲线演进到隶书中会逐渐变成波势:
以这个帛书字形为参照,我们书写《张迁碑》中的“也”字,对它的这一笔波势就有两种处理上的选择。我把它们都写出来:
左边的这个“也”字,竖笔和波势之间用圆接,大体上保留了帛书字形的精神,只是丰富了线条的形态和质感。而右边这个“也”字则把圆接改成了折笔,也就是将篆形“隶化”了。甚至为了突出折笔,书写的时候还可以把左竖从外拓改为内擫。
至于这两个字形哪一个更贴近《张迁碑》的原拓?我很难做出选择。只能说从我自己的书写习惯出发,右边这个写起来好像更顺手一点。
— THE END —
文字|晋公子
排版|奶油小肚肚
图片|张迁碑&晋公子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