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修三惠禹州
孙明春/文
李敏修(1866—1943年)名时灿,字敏修,河南汲县(卫辉)人。清光绪18年(1892)进士。曾任清政府河南教育总会会长,河南学务公所议长兼优级学堂监督、清史馆协修、中州文献征集处总编辑、救灾总会长等职。
他一生三次惠临禹州,提倡新学,实施教育改革,开创了禹州新学的先河。
李敏修一生著述很多,现存编著30余种。河南省原副省长、郑州大学首任校长嵇文甫说过:“在清代末年,倡导新学驰名中国文坛的有三人,江南是张季直,河北是范严孙,河南是李时灿。”
卫滨九老合影,前排右二为李敏修
初到禹州,宣介新学
光绪18年(1892)年,李敏修中了进士,来禹访友,住在禹州城北犊水沟村田春荣家,考察当地风土人情,搜集禹州文化遗产,并开设讲座,栽培桃李。
除讲经学外,他在尊儒学不以儒学自缚,崇尚船山思潮不以条文照搬的基础上,对明末清初进步教育思潮代表人物王夫之的人性论、理欲与学思关系、因材施教与身教重于言教等教学方法,向聆听受教的禹州学人提出新解。第二年,李敏修赴京上任。
不久,李推荐禹州人田春同到汲县“经正书院”讲学、主持汲县图书馆的工作,并篡修《汲县志》及汲县临近几县的县志。又推荐陈嘉桓到汲县讲学、在中州文献征集处工作。
田,陈二人与王棽林受李的影响,对倡导禹县新学也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被后人称为“禹州三杰”。
颍滨经舍
再到禹州,教化一方
1901年(清光绪二十七年)是“戊戌变法”的第三年,湖南长沙人曹广权任禹州知县,曹是个热衷教育,重视农桑,兴修水利,关爱民生,注重教化,深受禹州人爱戴的州官。
曹广权莅任后,首先视察书院,发现有名无实,恐有碍于兴学育才,便想起同榜进士李敏修,致函邀其来禹助一臂之力。
李敏修来禹后,在城内“丹山书院”主讲,禹州学子纷纷前来就学,书院容纳不下。遂在禹州城外“留侯洞”创建新学馆,名为“颍滨经舍”,李敏修任舍长。又聘新郑县举人闫柳堂做助教,新招师范两班,蒙童30人,共百余人。师范生受教于舍长和助教,蒙童生受教于师范生,课程增加了天算和格致,也就是自然、数学和物理、化学。
颍滨经舍在教学内容、方法、管理及指导思想上,引进了西方的教育理念,禹州出现了熔中西方教育于一炉的新学校。后来,颍滨经舍改为改为初级师范和高等小学堂,为禹州国民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厚实的基础。
李敏修主张实业救国,在禹期间,曾同曹广权共同反对比利时人在三峰山开煤矿,以保护地方民族工业,并参与成立“三峰山煤矿公司”,并开办“三峰实业学堂”,培养工业技术人才。
李时灿《地方志考订》手稿,此节论述许昌历代沿革
三到禹州,共御国难
李敏修第三次惠临禹州是在1937年。
“七七”事变后,当时日寇南侵,危及汲县,已逾古稀的李敏修在儿子陪同下,同家人一道避难来禹,受到门生陈嘉桓等人的热情接待,寓居在长春观内的钧台中学。
他怀着满腔的爱国热忱,很快便组织豫北流亡难友和禹州爱国文人,于是年腊月十六晚在城内“杏花村酒楼”成立“古音学社”,号召群众奋起抗日。李敏修说:“我辈已届耄耋,国难当头,虽不能投笔从戎,但应该有声讨敌寇的精神。”
1938年春天,李敏修移居禹州城北的沙陀李寨上,住在东山中学语文教师田叔豹家里,将其住处提名为“颍上行窝”。
1939年,他同友人经常相聚,宣传抗日,关注国是。他心系国民教育,常说:“能使天下多识字农夫,多庄稼秀才,国家才有幸福。”
1943年11月,李敏修在禹州病故,终年78岁。在禹期间,他笔耕不辍,去世前一年,完成了《钧州循迹纪实》一书。
李敏修签名
孙明春
↑↑ 点击可加关注,浏览更多内容
↑↑ 长按扫码,加入微信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