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中介“吃差价”的行为违法吗?
导语:“吃差价”是房地产交易中的普遍现象。“吃差价”的行为违法吗?被“吃差价”了我们该怎么办?
本文作者丨刘路路(北京金诉律师事务所)
“吃差价”是房地产交易中的普遍现象。作为购房者,通常不了解中介公司的市场,也不知道中介公司有什么样的不正规经营。为了避免买卖双方私下交易,中介公司通常不让买卖双方见面,这就导致了信息的不对称、不透明。尽管这可以避免买卖双方之间的私人交易,但这种不透明的交易方法也为非法中介提供了机会。
什么是“吃差价”?吃差价是指中介压低房屋出售人的评估价和登记出售的价格,抬高买受人的买房价格,以赚取中间差价。简单来讲可以理解为中介低价买入高价卖出,中间的利润就神不知鬼不觉得进入了中介的腰包。
“吃差价”违法吗?中介作为居间人应当就有关订立合同的事项向委托人如实报告,吃差价的行为严重违背了诚实信用原则,损害委托人利益,扰乱市场交易秩序,违反公序良俗,与中介机构作为居间方应如实报告交易信息的法定义务相悖。而且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房地产经纪机构和经纪人员不得对交易双方隐瞒真实的房屋成交价格等交易信息,不得以低价购入(租赁)、高价售出(转租)等方式赚取差价,不得谋取非法收益”。因此该行为是法律明令禁止的。
被“吃差价”了怎么办?若中介已收佣金,但又损害了委托人的利益,委托人可以主张中介赔偿其损失。合同法明文规定,居间人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损害委托人利益的,不得要求支付报酬并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因此若能证明中介存在“吃差价”的行为,我们是可以主张其承担赔偿责任的。
但是在司法实践中身为弱势群体的委托人一般很难对中介吃差价的行为充分举证,其诉请一般很难得到法院的支持。因此若通过中介机构进行房屋交易时建议最好三方到场,当面签订。即使不能见面也一定要认真查看委托代理合同,对合同不明确之处及时提出疑问,在对合同条款清晰之后再签订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