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寡老人300万财产托付给水果摊主,谁才是幸运的人

“墓地已经买好了,小游只要把我放进去就好了,不要买好的骨灰盒,不要多花钱,给小孩买糖吃好了。”

上海孤寡老人马林,做了一个让亲戚邻里都无法理解的决定,他把自己的后事,连同价值300万的房子等财产,全部托付给附近的水果摊主小游(化名)。

GIF

2012年妻子去世后,就剩下马林老人和患有精神疾病的独子相依为命。三年后,独子也在家中猝死。亲戚无人相问,只是催着他写遗嘱,在爱子的葬礼上,只有萍水相逢的小游抱着骨灰盒跟着他。一次意外,老人在家摔倒,电话打给妹妹,对方却拒绝照看,最后还是小游伸出援手,精心照料。出院后,老人请小游一家住到自己家里,两家人变成了一家人。

2017年,老人和小游到上海普陀公证处办理了意定监护,让这段“陌生的亲情”获得了法律的保护。意定监护,简单来讲就是人们可以在意识清醒时,根据自己的意愿,预先选定自己未来的监护人。小游由此获得了老人遗产的继承权,也负担起了照料老人、处理后事的责任。

小游说,遇见老人是自己的幸运。老人却说,幸运的是自己。

网友们却说,善有善报,所有的幸运,都是理所当然。读完这则让人胸中暖意涌动的新闻,长安君有三句话想说:

一、守护老年人的心灵

关爱老年人,在需要时伸以援手,是社会的温度。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短暂,忽而迟暮,给“银发”一族的温暖,是个人道德品质的外化,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表征。

马林老人先失爱妻,又丧爱子,孤苦无依。正是来自小游一家的真情,让他找回了久违的温暖。一切的缘起,也不过是人与人之间微小的善意。小游对老人的关爱发自内心,这份真诚无关乎物质,却最终让他收到了意料之外的馈赠。而读到这则故事的人们,心中那份温暖却又是情理之中的感动。

一个美好的社会,不会把“降速”的人们遗忘在时光中。高速发展的时代里,每一双温暖的手,都不吝于为他们停留。

二、守护陌生人的真情

人间有真情。以法律守护真情,是法治的温度。

老人和小游一家在共同的经历中建立起了亲如家人的关系,并以“意定监护”的法定形式将这种关系进行固化认定。一段善意之举,得到了情感和法律上的双重认可,也将觊觎者拒之门外。面对世间纷扰,一段“陌生的亲情”自此有了更强大的力量去守护自己的安宁与幸福。

法律尊重个体对自己人生的安排,以法律文件的公信力确保每一段真诚的关系得到妥善的安放,让因情感连接到一起的双方得到更稳固的保障。老人交付出去的是信任,得到的是安心。

法治之善与人性之善在此交融,守护美好是共同的使命。

三、正视老年人的需求,是大国应有的担当

中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解决好老年人的问题,是社会治理精细化的必然课题。

人不是为吃米而活着,正视人的多层次需求,是文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时至今日,仅仅让一个老人吃饱穿暖,而无视其精神需求的做法,越来越难以适应时代的变化。空巢、丁克、失独,岁月走到沉暮,脆弱与伤痛都爬上心头,在有质量的生存之外,更需要有意义的生活。

将社会治理的触角伸展到那些本无人问津的角落,用脚踏实地的作为去触及本已冰封的心灵,需要政府与社会互补互动、携手而行,将精细的力量、温润的关怀加持到每一个社会个体身上。我们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老人们不必一定要有遇上“小游”的幸运,才能收获幸福的晚年。

珍视人的个体价值与需求,是一个崛起中的大国应有的担当与雄心。中国梦的画卷,不仅宏阔壮美,而且细微动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