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辨证分型用药
骨质疏松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其中,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包括绝经后骨质疏松症(Ⅰ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Ⅱ型)和特发性骨质疏松症(青少年型)。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的脆性增加为特征并且与增龄相关的全身性骨骼疾病。骨质疏松症是以骨强度下降、骨折风险增加为特征的骨骼系统疾病,骨强度反映在骨骼的两个主要方面,即骨矿密度和骨质量。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生与内分泌因素、营养状况、遗传因素、物理因素、免疫因素以及生活方式等因素有关。多见于绝经后妇女或老年男性。
临床表现
(1)疼痛:患者可有腰背或周身酸痛,负荷增加时疼痛加重或活动受限,严重时翻身、坐起及行走有困难。
(2)脊柱变形:骨质疏松严重者可有身高缩短或驼背。椎体压缩性骨折会导致胸廓畸形、腹部受压,影响心肺功能等。
(3)骨折:轻度外伤或日常活动后发生的骨折为脆性骨折。发生脆性骨折的常见部位为胸、腰椎,髋部,桡、尺骨远端和肱骨近端。其它部位亦可发生骨折。发生过一次脆性骨折后,再次发生骨折的风险明显增加。
西药治疗
1、双膦酸盐类药物
能抑制破骨细胞功能,促进其凋亡,从而抑制骨吸收。双膦酸盐类药物总体安全性较好,需要关注的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症状、一过性'流感样'症状、长期应用存在下颌骨坏死及非典型骨折等风险,并应注意肌酐清除率<35 ml/min的患者慎用或禁用。
2、地舒单抗
是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的特异性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可减少破骨细胞形成、功能及存活,抑制骨吸收。
3、甲状旁腺素类似物
甲状旁腺素间歇小剂量应用可增加成骨细胞活性,促进骨形成。目前国内仅有重组人甲状旁腺素氨基端1~34活性片段。
4、活性维生素D及其类似物
传统药物包括骨化三醇及阿法骨化醇,有助于增加骨密度、改善低骨量人群肌肉功能、减少跌倒风险。
5、降钙素类
通过减少破骨细胞活性及数量,抑制骨吸收,增加腰椎骨密度;还可缓解骨痛,适用于骨质疏松及其骨折导致的骨痛。
6、维生素K类(四烯甲萘醌)
是维生素K2的同型物,促进骨形成,具有一定程度抑制骨吸收的作用。
中成药治疗
中医学将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归属为“骨痿”“骨痹”“骨枯”等范畴,主要是由于肾精不足、骨失滋养导致的全身骨骼的慢性退行性疾病。
基于中医“肾藏精”、“肾主骨”理论,肾精亏虚是本病发生的基本病机,并与中医肝、脾等脏腑功能密切相关,病性有虚有实,然总归于精亏髓减,骨失所养而致。各种原因若导致肾精不足、肾阳亏虚、肝肾阴虚、脾胃虚弱、脾肾阳虚、肾虚血瘀以及血瘀气滞等,则均可导致该病的发生与发展。
1、肾阳虚证
症状表现:主症有腰背冷痛,酸软乏力。次症有驼背弯腰,活动受限,畏寒喜暖,遇冷加重,尤以下肢为甚,小便频多,舌淡苔白,脉弱等。
治则:补肾壮阳,强筋健骨。
常用中成药:淫羊藿总黄酮胶囊、右归丸。
2、肝肾阴虚证
症状表现:主症有腰膝酸痛,手足心热。次症有下肢抽筋,驼背弯腰,两目干涩,形体消瘦,眩晕耳鸣,潮热盗汗,失眠多梦,舌红少苔,脉细数等。
治则:滋补肝肾,填精壮骨。
常用药物:芪骨胶囊、六味地黄丸。
3、脾肾阳虚证
症状表现:主症有腰膝冷痛,食少便溏。次症有腰膝酸软,双膝行走无力,弯腰驼背,畏寒喜暖,腹胀,面色白,舌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无力等。
治则:补益脾肾,强筋壮骨。
常用药物:补中益气丸合右归丸或济生肾气丸。
4、肾虚血瘀证
症状表现:主症有腰脊刺痛,腰膝酸软。次症有下肢痿弱,步履艰难,耳鸣。舌质淡紫,脉细涩等。
治则:补肾活血化瘀。
常用药物:仙灵骨葆胶囊、骨疏康胶囊(颗粒)。
5、脾胃虚弱证
症状表现:主症有形体瘦弱,肌软无力。次症有食少纳呆,神疲倦怠,大便溏泄,面色萎黄,舌质淡,苔白,脉细弱等。
治则:益气健脾,补益脾胃。
常用药物:参苓白术散。
6、血瘀气滞证
症状表现:骨节刺痛,痛有定处。次症有痛处拒按,筋肉挛缩,骨折,多有骨折史,舌质紫暗,有瘀点或瘀斑,脉涩或弦等。
治则: 理气活血,化瘀止痛。
常用药物:活血止痛散。
联合用药
轻度骨质疏松:中成药+基础治疗(钙剂+维生素D+二膦酸盐+运动疗法)结合降钙素和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治疗;
中度骨质疏松:中成药+基础治疗+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RMs)如雷诺昔芬,或双膦酸盐类如阿仑膦酸钠、唑来膦酸,结合降钙素和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治疗;
重度骨质疏松:中成药+基础治疗+SERMs+激素替代疗法如甲状旁腺激素,或双膦酸盐类,结合降钙素和TEAS治疗。
轻度骨质疏松症:中成药+基础治疗(钙剂+维生素D+运动疗法)结合降钙素和TEAS治疗;
中度骨质疏松:中成药+基础治疗+双膦酸盐类如阿仑膦酸钠、唑来膦酸,结合降钙素和 TEAS 治疗;
重度骨质疏松症:中成药+基础治疗+双膦酸盐类,结合降钙素和TEAS治疗。
日常基础措施
建议摄入富含营养的均衡膳食,以钙质和维生素丰富、蛋白质适量的饮食为宜。推荐蔬菜、水果、低脂牛奶、奶制品、鱼类、全麦、坚果及橄榄油等膳食。
建议规律运动,以改善机体平衡、肌力等,降低跌倒风险。抗阻力运动及负重运动能够维持甚至轻度增加骨密度。
由于大量酒精摄入与老年男性骨丢失、骨折风险升高相关,男性吸烟与骨折风险的相关性较女性显著,故应戒烟、限酒。建议避免过量饮用咖啡或碳酸饮料,避免或减少应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
充足的钙和维生素D的摄入对于获得理想峰值骨量、延缓骨量丢失、改善和维护骨健康有益。可通过饮食摄入充足的钙,如饮食钙摄入不足,可补充钙剂。不建议骨质疏松症患者补充超大剂量的钙剂;高钙血症及高尿钙症患者应避免使用钙剂,以避免增加肾结石和心血管疾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