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奇丨时过境迁谈“津门十景”
中年以上的天津人大概还都记得,上世纪80年代末天津曾评选出“津门十景”,当时可算得上是津城里的一件大事。天津电视台还把它拍成了电视片在中央一套播出过,电视片的解说词是由天津作家冯骥才撰写的,文采斐然、韵味无穷,一看就是大家手笔。而且景中有情,情中见史,透过画面你能感受到天津人特有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底蕴。就电视风光片而言,它的整体制作水平很高,当属精品。
弹指一挥间,二十多年后的今天人们已绝少提及它们了。虽然这十大景观就像儿时的小伙伴一样,驻足在津门的屋前院后一如既往地注视着我们,只可惜“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即便是喝海河水长大的天津人走到它们身边时,也大都是目不斜视扬长而去,每当我看到这种光景时总是心里一沉,不由得一声叹息。好在还有一些天津人,他们仍然挂念着曾经给他们的城市带来骄傲和自豪,给他们的生活带来过一抹绚丽的津门十景,我就是其中的一个。
虽然我已经迈过了天命之年,但直到现在我还能将“津门十景”完完整整地说出来,这倒不是我的记忆力比别人好,只是因为我曾经在国际旅行社做过日语导游,这“津门十景”和我的工作有关,一定要背得滚瓜烂熟才行,否则怎么工作呢?说来也怪,这些年来大大小小遗忘的事情数都数不清,可唯独这“津门十景”却一直印在我的脑海里,连我自己都感到有些不可思议,这可能就是所谓的“大脑皮层有选择记忆”在起作用吧。
咱们言归正传,先捋一遍当年的“津门十景”都有哪些,之前还要提醒大家一下,这津门十景一个个都被起了充满诗情画意的名字。按照当时的排序它们依次是:天塔旋云—天塔、蓟北雄关—蓟县黄崖关长城、三盘暮雨—蓟县盘山、古刹晨钟—蓟县独乐寺、海门古塞—大沽口炮台、沽水流霞—海河风景线、故里寻踪—古文化街、双城醉月—南市食品街、南市旅馆街、龙潭浮翠—水上公园、中环彩练—中环线。怎么样,看到这些再熟悉不过的名字你是不是感到很亲切?抑或每天都要和它们中间的几个照面甚至连工作都置身其中呢?
我想现在的年轻人看完后一定会有人吐槽:那么一个普通的电视塔怎么会成为“津门十景”之首呢?说起来原因其实很简单,天塔的高度是415米,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的亚洲圈里,这样的高的建筑应该是数一数二的了。当时的亚洲还是韩国、新加坡、香港、台湾——号称“亚洲四小龙”的称雄的鼎盛时期,而那时中国的经济发展才刚刚起步,老实讲当时咱们能在亚洲拿得出手的东西少得可怜。当年郎平那届的中国女排首夺世界杯冠军后,将压抑了多年的中国人的自尊心彻底激发出来,“冲出亚洲,走向世界”就是那个时期喊遍全国的口号,因此当咱们天津卫终于有了亚洲第一高塔时,理所当然地尊为状元排在首位了。不过如今不光是咱们天津,就连国内一些二、三线城市里的高楼大厦也是鳞次栉比,叫人看得眼晕,自己家住在二三十层楼上也是稀松平常事,所以,年轻人感觉诧异也是顺理成章的事。前些日子坐落于西青高新技术开发区的“117工程”已经封顶,大楼共117层有597米高,比天塔还高出182米,据说是目前世界第三高楼。但除了媒体例行公事般地报道一下之外,已没有人去更多关注了。看一看遍布世界各地的中国游客你就明白了,如今咱们中国人的视野开阔再加上资讯发达,再高的建筑也少有人围观了。如果再让市民投票评选一次“津门十景”的话,这状元易主应该说几无悬念的事吧。
再说说南市食品街和旅馆街,这“双城醉月”的名字起得很有诗情画意。不过这“双街”当初可是拆除一大片南市旧平房后在原址上兴建的,而且早先这地方有个外号——“三级跳坑”。“三级跳坑”是指马路比胡同高,胡同比院子高,院子比屋里高,赶上一场稍微大一点的雨,这雨水就由马路流进胡同,从胡同又流进院子,最后又都由院子倒灌进了屋里,这就是所谓“三级跳坑”的由来。“双街”是由当时的老市长李瑞环拍板并主持兴建的,从破土动工到开业剪彩仅仅用了6个月的时间,也打破了当时国内建设速度最快的纪录。“双街”的建成如同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童话故事,极大地满足了当时天津人的心理需求,同时也唤起了人们对今后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所以刚开业那阵子天天都是川流不息、熙熙攘攘的人群,那热闹劲可是今天的人无法想像的。天津人本身讲究吃,下班后或周末全家人一起逛完劝业场、和平路,再一拐弯遛到食品街全家撮上一顿,已成了当时很多津城百姓家庭的一般消闲模式。因此“津门十景”中它占一席也就不足为奇了。只是这“双城醉月”对天津人来说只是“一城映月”,那旅馆街明摆着是给外地人准备的,天津人吃饱喝足就奔家走了。但是如果遇到外地人打听旅馆的话,天津人都会不约而同地把旅馆街介绍给对方。不过近些年来,“双街”似乎失去了往日的容颜,已变得门前冷落车马稀,尤其是旅馆街好像这些年关门比开门的时候还要多,食品街倒是一直开门纳客,而且里面的摊位不减反增,都齐刷刷地摆到路中央来了,只给游人留下了窄窄的通道,游人只能在店铺和摊位间的狭窄过道中迂回前行。现在除了为数不多的外地人还慕名而来之外,在这里已很难听到地道的天津话了,这里也逐渐成了被天津人遗忘的角落。
接下来咱再看看“古文化街”,古文化街位于东北角东门外的海河西岸,离三岔河口不远,说起来这一带才是天津卫的真正发祥地。印象中古文化街的建成要比“双街”晚两年,其实它就是一条长约700米的商业街,之所以冠以“文化”二字,是因为无论其建筑风貌、店铺风格以及经营商品都带有旧时天津卫的浓郁生活气息。当年我做导游时,往往第一站就是带客人去古文化街,一来是让刚到中国的外国游客能立刻感受到地道的中国元素,二来是上午游人少带团比较方便。这些年虽然已很少涉足古文化街,但还是经常从它身边路过,凝望着那街口耸立的彩绘牌坊和古色古香的仿清建筑,宛如穿越时空回到了大宅门的那个年代。天津卫的发祥地,传统的民族风情和典雅质朴的文化气息,让我们没有理由将它排除在“津门十景”之外。
如果把蓟县(现已改名为蓟州区)看作是天津后花园的话,那么建于50年代的“水上公园”则可以视为市区里的“御花园”了。“水上公园”占地125公顷,大约相当于125个足球场大小,是天津最大的综合性公园。这里除了有风景秀美的“三湖五岛”之外,还有津城里唯一的动物园,无论大人小孩,与狮子、老虎、熊猫、大象、猴子、河马等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就在这里,它俨然是天津人的公共课堂,孩子们的第二课堂。假日里人们湖上泛舟、朋友约会、学校郊游、赏菊观景、春节灯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已成了天津人的集体记忆。近年来公园里又添置了很多游乐设施,还被国家旅游局评为“4A”景区,不但吸引了众多的游客,还引来了不少影视剧组在这里拍摄,我想这“水上公园”在津门十景中应该还有它的一席之地。
号称“中环彩练”的中环线恐怕需要我们重新审视一下了,这条长35公里的环城线1986年建成通车后,曾极大地改善了市区交通状况,街道两旁的建筑当时也全部进行了粉刷和修饰,令人耳目一新,也让来到天津的外地人感受到了津城巨变。可惜如今的中环线早已车满为患,尤其是早晚高峰时堵车严重,限号令出台后虽略有缓解,但“中环彩练”早已失去了光环,变成了名副其实的“肠梗阻”。当然,这不是中环线本身的过错,只是因为我们的城市人口急剧增长,汽车保有量太多的缘故。放眼全球将一条街作为景观的并不少见,如法国巴黎的香榭丽舍大街、英国的唐宁街等,但那些街道除了交通以外,作为文化或地标象征的意义还在。而20多年后的今天,如果我们再把中环线作为“津门十景”之一,就不禁让人哑然失笑了。
至于大沽口炮台,显然把它放到“津门十景”中的政治意义要大于旅游层面上的意义。因为按照旅游景观定位的话它未免有些单薄,也缺乏旅游的基本要素。如果按照文物定位的话,它的历史又太短东西又太少,激发不起游人太大的兴趣。但如果将它定位于历史博物馆,将其作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基地倒是比较贴切,不过是否非要在“津门十景”中占一席就值得商榷了。
号称“古刹晨钟”的蓟县“独乐寺”,相传建于一千多年前的辽代,可惜因为没有相关史料而无法考证,如果确是辽代所建那应该是现存的天津最悠久的古建筑了,独乐寺行宫还是清朝皇帝去东陵谒陵途中小憩的地方,也是咱们天津仅存的一处行宫,“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4A”级景区的标志,已经充分说明了它的价值,值得保留。
至于盘山和黄崖关长城,两个都是国家“5A”级风景区,也是咱们天津人的镇山之宝,唯有继续好好地保护它才行。贯穿市区的海河风景线近年来更是越变越漂亮,尤其是到了晚上乘游览船浮波而行,在波光灯影的映衬下两岸的旖旎风光尽收眼底,可谓美轮美奂、蔚为壮观。天津人的母亲河被装扮的越来越漂亮,她也见证了天津这几十年发生的巨大变化。
总的来说,“津门十景”是在上世纪80年代评选出来的,其评选还带有一定的官方色彩。如今时过境迁,随着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近几年我们又建设和修复了许多新景点,如果能让市民自己投票重新评选一次“津门十景”的话,也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2016年8月2日
作 者 简 介
陈奇,男,服务于唐山某机电有限公司。对于中年以上的天津人来说,大都亲身经历并见证了“津门十景”的诞生、发展和逐渐被人遗忘的过程,成了这一代人的一个集体记忆。在重新唤醒津门人脑海深处记忆的同时,提醒大家关注一下陪伴我们走过多年的伙伴,这就是我写这篇文章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