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酒内服治疗增生性或肥大性关节炎 跌打刀伤 关节疼痛风湿麻痹 风湿性关节炎 外用治疗网球肘陈旧性脚腕关节扭挫伤 扭伤劳累损伤筋骨酸痛 扭挫闪伤及跌打损伤
1、骨质增生酒
[配方]岩马桑、钩藤根、四块瓦、见血飞各30克,野养麦、威灵仙根、五香血藤、鹿衔草、凤仙花根、地龙、土瞥虫各40克,水冬瓜根皮、淫羊蕾各60克,川红花、青藤香、三七各20克,55度白酒2500毫升。
[制法]将前16味洗净,切碎,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7-10天后即可取用。
[功用]舒筋活络,散瘀止痛。
[主治]增生性或肥大性关节炎。
[用法]口服。每次服15-20毫升,日服3次。
[附记]引自《百病中医膏散疗法》。
2、三七跌打酒
[配方]大田七、血竭、琉珀各120克,大黄、桃仁、泽兰、红花、当归尾、乳香、没药、秦艽、川续断、杜仲、骨碎补、上鳖虫、苏木、无名异、制自然铜。马饯子(炸黄去毛)各150克,七叶一枝花90克,三花酒(白酒)15千克。
[制法]将的20昧切片,置容器中,加入三花酒,密封,浸泡两个月以上,过滤去渣,即成。
[功用]口服。每次服15-30毫升,日服1-2次。外用。若肿疼者,擦患处,每日擦2-3次。创伤破口者,用消毒纱布或棉垫浸透敷之,绷带包扎,每日换药1次。
[附记]引自《正骨经验汇萃》。孕妇忌口服。
3、追风活络酒
[配方]红曲、紫单、独活、红花、天麻、补骨脂(盐制)、血竭、川芎、乳香、没药、秦苞谷20克,当归、防风各30克,木瓜、杜仲(盐制)、小膝、北刘寄奴、制草乌、土鳖虫、白在各10克,麻黄30克,白糖800克,白酒1500毫升。
[制法]将前21味.除红曲、紫草外,血竭、乳香、没药共研成细末,过筛混匀,余16味酌予碎断。上药各药与白酒、白糖同置罐内,于水浴中加热煮沸后,再入缸中,密封,浸泡30天后,滤取酒液,残渣压榨后回收残液中的酒液,合并滤过,贮瓶备用。
[功用]追风散寒、舒筋活络。
[主治]受风受寒、四肢麻木、关节疼痛、风湿麻痹、伤筋动骨
[用法]口服。每次服10-15毫升,日服2次。
[附记]引自《药酒汇编》。孕妇忌服。
4、跌打风湿药酒
[配方]勒党根、小棵蔷盛根各25克,山花椒根24克,三花酒(50度白酒)500毫升。
[制法]将前3味切碎,置容器中,加入三花酒、密封,浸泡15天后,过滤去渣,即成。
[功用]散风祛湿、活血止痛。
[主治]急性扭挫伤及风湿性关节炎、腰肌劳损。
[用法]口服。急性扭挫伤,首次服100毫升,以后为每次服200毫升,日服2次。同时取适量药酒外擦患处,日擦3次。余为每晚临睡时服100毫升,或每服50毫升,日服1次。20天为1疗程。
[附记]引自《中药制剂汇编》。病重者可连续服用l-2个疗程。若服酒过程中,出现咽喉燥热,停药数天后,可继续服用。
5、伤痛灵擦剂
[配方]三棱、莪术、三七、红花、制草身透骨草各15克、血竭生大黄(急性用9克)、板子(急性用9克)各6克,白兰12克,冰片30克,白酒适量。
[制法]将前11味烘干,共研细末,备用。
[功用]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主治]急慢性软组织损伤、网球肘、纤维组织炎及陈旧性躁、腕关节扭挫伤。
[用法]外用。每取药未适量,用白酒调成稀糊膏状,外涂擦患部,每日涂擦3次。药层干后洒白酒,保持湿润,促使药力透入。
[附记]引自《百病中医熏洗熨擦疗法》。本方系笔者祖传四代秘方。验之临床,用于上述各症,皆有良效,尤以软组织损伤、扭挫伤效果最佳。通常用药、急性3-7天,慢性7-10天均茯痊愈或显效。
6、舒筋药酒
[配方]生丹参、生半夏、生南星、生川乌、大黄、独活、川椒,桅子、木瓜、羌活、路路通、樟脑各40克,蒲黄、苏木、樟木各30克,红花、赤芍各20克,60%乙醇20.48千克(留少量溶解樟脑)。
[制法]将前17味,除樟脑外,粉碎成粗粉,混匀,用60%乙醇,密封,浸渍40小时后,按渗渡法进行渗施(每分钟3毫升),收集波液;再将樟脑用少量60%乙醇溶解,与渗洗液混匀,滤过即得。以20毫升瓶分装。
[功用]舒筋活络、祛风息痛。
[主治]扭伤、劳累损伤、筋骨酸痛等症。
[用法]外用。取此药酒涂擦伤处,或先热敷后再擦,每日3次。
[附记]引自《山东省药品标准》(中成药部分),外用药,避光保存。
7、外用扭伤药酒
[配方]肉桂2.4克,川乌36克,红花2.4克,草乌36克,苏梗、麻黄、白附子、伸筋草、舒筋草、海风藤、威灵仙、蔓荆子、土牛膝各60克,防风、木香、乳香、没药、台乌、本通、荆芥各36克.当归、川芍各48克,五加皮96克,白酒7000毫升。
[制法]将前23味捣为粗末,置容器中,用白酒分2次浸泡,第1次以淹过药面少许为度,7天后过滤;所剩白酒全部加入药渣内浸泡3天以上过滤,合并两次滤液混匀即成。在浸泡过程中。应密封,并随时振动,以加速药性释出。
[功用]活血散瘀、行气止痛。
[主治]扭挫闪伤及跌打损伤。
[用法]外用。每取药酒适量外擦患处,日擦3次。
[附记]引自《中药制剂汇编》。忌内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