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化泉春杯”全国散文大赛--征稿作品展示

“青海拉面”,耐人回味的舌尖记忆

每个人的记忆中,都会有一些过往让人难以忘怀,或是割舍不去的恋情,或是萦绕舌尖的味蕾。

——题记

古人说,食色性也。吃是人之本性,不吃不会有人之繁延,不吃不会有人之生长,不吃不会有人之强壮。所以,鲁迅先生说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没有温饱,也就没有了生存和发展。自古以来,我国在舌尖上的发现、发明、创造很多很远,而且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态势。单就面食而言,我的原籍山西和青海,是两个对“面食”有着特别感情的省份:在老家晋南,一碗手擀面可以承载满满的母爱乡愁;在青海,一碗牛肉面足以包含人生百味。

舌尖上的文化是厚重的。任何一种食品的产生都是有缘由和故事的。作为地地道道的北方人,对面条偏爱有加,与所处的地理位置、自然要素和人文因素有很大关系。北方很多地方气候干燥,水源不足,种植不了水稻,而只能种植小麦,小麦能够适应北方的气候,种出来的小麦要经过加工成为面食才能够使用,所以北方人喜欢吃面条。比如,陕西传统的特色面食油泼面,就是在周代“礼面”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据元代韩奕所著《易牙遗意》记载,秦汉时代称之为“汤饼”,属于“煮饼”类中的一种;隋唐时代叫“长命面”,意为下入锅内久煮不断;宋元时代又改称为“水滑面”。作家陈忠实先生的名著《白鹿原》里,黑娃最喜欢的就是田小娥的做的油泼面,吃起来劲道,也香;克死了六个老婆的白嘉轩有幸遇到了贤惠而又极其能干的仙草,她以一碗油泼面抓住他的胃,进而俘获他的心,为自己挣得上一个好“前程”,也是她陪着白嘉轩走完后半生的路。

我出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儿时身体十分虚弱,时常感冒生病。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全家人一日三餐主食玉米、高粱面窝头和咸菜疙瘩,平日难得吃上一顿白面饭食,能吃上一碗面条,委实是梦寐以求的事了。

母亲总是在我卧病在床时,想尽办法做一些好吃的面条,让我调养身体。可以毫不夸张地讲,是泛着温暖母爱的手擀面条,滋养着我的一世一生。记得那时我裹着被子爬在炕沿,看着面条煮熟后,母亲一边开始熟油,一边把煮好的面条捞到碗里,上面放上葱花、盐、花椒、辣椒面等,将烧好的油泼在上面,一时之间沁人心扉的浓香在屋里蔓延开来,当那一碗飘着油花、浮着芫荽叶和生葱丝的面条端上来时,我不管三七二十一,端起碗来“哧溜哧溜”一股劲吞了下去,那滋味,回想起来真是胜过山珍海味!以甚于后来“吃嘴虫”作怪、馋涎欲滴时,经常恶作剧卧床装病,骗吃母亲的手擀面。如今忆起此事,还真的深感歉疚羞赧。

饱经沧桑的岁月业已过去,如今美好的生活让我足矣。餐食面条几十年,由最初的滋补养病到一年四季的饮食习惯,品出的不仅是红尘世味,更多的是悠悠的母爱和时代的变迁。诗人余光中说,他的乡愁是一枚窄窄的邮票,而我的乡愁则是母亲的一碗手擀面。那长长的面条一头连着我,另一头牵着慈母怜子的心……

我对青海拉面的情有独钟,还得从那年西安之行说起。

退休后,趁着腿脚尚健,精力尚旺, 正好去捡起在职时无暇外出旅游的遗憾,好好去享受生活,抓紧践行“行万里路”的夙愿。旅途中我不仅观赏了祖国的大好河山,更是对异乡面食的恋恋不舍。在每年三次的游历中,每到一地,尤其是北方城市,总会关注当地的面食。一旦发现面馆,始终保持着童真的兴奋,定会欣然前去品尝。从青海拉面、兰州拉面、河南糊涂面、武汉热干面、陕西油泼面、岐山臊子面、四川担担面、北京炸酱面到我们当地的空心挂面、刀削面、平陆油面都一一品尝过,在体验博大精深的中华面食文化和品尝不同地域的特色面食之后,“青海拉面”牢牢抓住了我的胃,成了我回味无穷的舌尖记忆,以至于常常忆起最初在西安旅行时的那一碗拉面,泛起的味觉来回在舌尖酝酿。这一味觉承载的不仅是味蕾上的感官刺激,更是一种历久弥新、经久不衰的渴求,熟悉而顽固。

那年暮秋时节,金色的阳光温馨恬静,古城西安秋风和煦轻柔,蓝天白云飘逸悠扬。我随运城一家旅行社游完当天预定的景点后,趁下午自由活动时间,就近赶往西安电影制片厂拜访朋友老王。老友久别重逢,一边喝茶,一边交谈,回首往事话无边。不觉外面已是华灯初上了,我和朋友索性走出他的办公楼,漫步在西影路上,踏着脚下沙沙落叶,我们谈兴不减,边走边聊,穿过大唐不夜城,来到高新步行街。正当我感到饥肠辘辘时,他热情地说:“走,请你吃青海拉面!我知道你喜欢吃面。”

我不解地问:“到了西安,应该吃油泼面,咋吃起青海拉面哩?”他笑道:“到了你就知道了,保证有特色,保证你爱吃!”

大约10分钟后,我们终于到了要去的那家面馆。

面馆灯箱字号牌头以蓝天白云绿草衬景,上书“青海化隆牛肉拉面”,旁边注“清真”二字,还印有几样面食的样品照,店面虽不算很大,生意却出奇地火爆,推开玻璃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写在粉白墙壁上的一副草书对联:

亲思情思人尽思丝丝入面

礼客迎客入门客恪恪留香

满屋都是大口大口吃拉面的食客,空气里弥漫着欢快的咀嚼声与特有的浓香味。

循香而左顾右盼,见左侧有一个玻璃围着的作坊,想必就是面馆的后厨作坊了。但见一位身着干净整洁的白色工服、约莫50多岁的男人,站在靠墙搁着一张大案板前,像变魔术般抄起一坨像蚊香一样盘起来的面团,呼啦一下拉成一根长长的面条,他双手上下翻飞,面团如水袖飞舞,来回一拉一扯之间由粗变细,且粗细匀称、丝滑连贯;而在出条的过程中融入各种娴熟优美的夸张动作,面条在他手中好似银蛇狂舞,抻细后抖动时又如惊涛骇浪,令人拍案叫绝。尤以抻至最后一下,他将面的一端放在铺着桌布的地上,另外一端拉过头顶,不停抖动,如瀑布般“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呈现在食客面前,中华面食技艺的博大精深被被他展现得淋漓尽致

我和朋友被师傅精彩绝伦的拉面工艺所震撼,竟然忘记报饭,直到服务员提醒时,方才回过神来。

不一会儿,我们的面端上来。

古色古香的青花瓷碗,罩上了一种特殊的氛围,把人带入一种如梦如幻的境地,晶莹剔透的汤汁,滑利爽口的拉面,翡翠似的蒜苗香菜,散发着浓香的牛肉块,红红的辣椒油,一碗清白红绿银丝面顷刻间勾起了我的食欲……

单看那汤,润泽闪光,热气袅袅。上面浮着切碎的翠绿蒜苗,几片牛肉露出来,令人赏心悦目。我先试着喝一小口吧。撮口一品,汤才入口,立即化为异香。那香味沿着舌头,向齿颊,向喉嗓,向肚肠蔓延。——香!真正的香!我们山西人离不开醋,我顺便往碗里倒进适量白醋,摇摇头,挺挺脖子,再咪一口,闭上眼,猛一睁开,——还是香!

朋友瞧着我的吃相,感到非常满意,急忙问我:“好吃吧,品出特色了吗?!”

我正挑起一缕拉面送到嘴里,既筋道又滑溜,用牙轻轻一咬,稍一吸,拉面便和着香味,直冲喉咙而去,我由衷地感叹道:真的有特色,人世间竟有如此美味!

吃完饭走出这家面馆,回望周围的环境,我深思着:这条巷道并不繁华,加上有一排法桐树的遮掩,拉面馆就更不容易被人发现。但是,后来我才感觉到,只要在这里吃过一次,就肯定会成为回头客,恰好印证了“酒好不怕巷子深。”这句名言。

在这次西安之行的后三天里,我每天晚上都特地来到这家面馆吃面,且很快与面馆老板,也即最初在这家面馆拉面作坊见到的师傅混了个熟脸,在后来的交谈中更加深了对青海拉面的了解。

这家面馆的老板姓李,出生于1967年,是青海省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甘都镇一个穷山沟长大的农民。  

谈及化隆拉面的特色,李老板如数家珍:“青海化隆牛肉拉面”是清乾隆年间回族名厨马保友在前人首创的基础上改进而成的,迄今已有百年以上的历史。“一清、二白、三红、四绿”是化隆牛肉拉面的特点。一清是汤要清;二白是面要白筋,三是辣油红润;四绿是香菜、蒜苗鲜绿。品种共有:大宽、二宽、荞麦楞、二柱、韭叶、二细、毛细等八种。”做拉面,除了揉、捣、抻、摔、饧娴熟的技术外,选料方面也不可忽视。“化隆牛肉拉面”选用富含面筋,韧性强的优质面粉,还有淳香清汤的制作不可忽视。当地人吃牛肉面,首喝一口汤,便知是不是地道,可见这清汤的制作也有秘密配方。“化隆牛肉拉面”以青藏高原牦牛肉、牛油、牛骨熬汤,再配上三十多种天然佐料,肉汤气香味浓,清亮澄澈,食之味美可口,清而不腻。

当我问他,生意这么火,一年收入有多少时,一般人对此类问题,第一反应应该是回避,毕竟这个问题还是很私密的,可当这个朴实的西北汉子在听到这个问题后并没有多想,不经意就做出回答:“其实一年收入的具体数目我也不知道有多少,钱都在老婆的卡里保管……感觉还可以吧。”

“回想起30多年前,我起早贪黑,加班挣工分,想把这个家理料好。结果呢?到头来连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老李一边操作拉面一边向我述说着。为此,他曾经外出当过泥瓦匠,给人开过大货车,高强度的体力劳动和风餐露宿,尝遍了艰辛,但收入远远不足以支撑一个家庭。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他和妻子在兰州一家工厂打工时,当听说家乡有人在广州白云机场附近开拉面馆挣了钱时,他来不及结算本月的工资,当晚就和妻子偷跑回家,第二天便搭乘南下的火车去深圳开面馆。 

初到深圳,人生地不熟,语言不通,加之天气炎热、水土不服,体弱的妻子难以适应。面馆开业不到一个月,妻子就住了医院。不得已他联系西安的亲戚,在其帮助下,1990年夏天,他和妻子辗转来到西安,开了一家拉面馆。

从拜师学艺到开店的一年时间里,虽然困难重重,但老李和妻子还是咬着牙坚持了下来。经过10年艰难打拼,他在西安淘到了人生第一桶金,儿子结婚后和儿媳也加入拉面行列,随着生意拓展,又在闹市区开了一家规模较大的面馆,由小夫妻经营。至此,老李家的拉面产业由最初“一台炉、两口锅、四张桌”的夫妻店,发展为拥有员工28个、硬件设施一流的“老字号”品牌店。后来他们在西安买了房、添了轿车、雇了保姆照顾孙子在西安上学。在他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化隆人在全国各地外出务工开面馆,一人带一人、一家带一家、一村带一村,因为有了拉面产业,家乡化隆人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现在我们村90%的人家在外面开拉面馆,家家户户开上高级小轿车,不少人家还在县城、省城买了房子,还有几家在首都北京买了房子。这都是一碗碗面给拉出来的啊。”李老板自豪地笑呵呵向我夸赞着、炫耀着。“不仅这些,过去我们村生活贫困,好多青年到了结婚生子的年龄,娶不起婆姨。这几年一碗拉面让乡亲们脱贫致富,富得流油,新鲜事多了,有几个在北京开面馆的青年,居然娶了京城的漂亮姑娘做婆姨,还有前段时间听表哥讲,这两年我们家乡的拉面展示会都开到了迪拜、莫斯科了……一碗拉面虽小,却让我们过上了好光景,这光景就像是吃着甘蔗上楼梯——节节甜来步步高啊!”

愉快的西安之行结束了,十六朝古都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积淀以及周边生态人文景观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在这座历史沧桑感和都市现代感和谐共存的城市里,我静静地走过那些古老厚重的城墙,穿梭于古迹犹存的街道,在众多中华美食荟萃的街巷品尝了肉夹馍、凉皮及泡馍之后,有幸邂逅独具特色的青海化隆牛肉面,当是此行最大的收获。

返回运城的当天晚上,我打开《创作素材笔记》,边回忆边补录四天来所有与“化隆牛肉面”李老板的访谈内容。上网时,搜寻到“中国拉面网”,通过网页上的文章对以李老板为代表的青海“拉面大军”,从贫困地区大胆走出去,敢为天下先的创业历程、“拉面产业”的规模状况以及当地政府对“拉面经济”发展所做的不懈努力,有了一个更深层次的了解。

据报载,2002年11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专家在青海喇家遗址考古发现了一碗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古老的面条,它的历史足有4000年。而4000年后的今天,青海省以化隆回族自治县为主的“拉面大军”,以数以万计的“拉面馆”为载体,将“牛肉拉面”从“面文化”的发源地“拉”向全国,逐步发展成为贫困地区的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模式—— “拉面经济”。

青海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拉面产业”的健康发展,在助推拉面产业化发展过程中,主动当起“店小二”,先后出台了相关促进发展意见,扶持政策,实施了拉面高级管理人才千人培训计划。从多层面、多方位给予拉面产业发展的有力支持。力求使青海拉面品牌的影响力更加深远,确保拉面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

“农民外出做拉面,练了胆子、挣了票子、育了孩子、换了脑子、闯了路子,整个人都得到提升。”化隆县一位副县长如是说 。

如今,化隆拉面店遍布全国271个大中型城市,数量达到1.5万家,仅化隆从事拉面行业的人数近11万人次,超过总人口的1/3,占劳动力的60%,“拉面经济”年产值100亿元。在已经脱贫的12万贫困人口中,有近10万人通过拉面产业走上了致富路。

一碗青海化隆拉面,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

一碗青海化隆拉面,生动诠释了我国劳动人民勤劳质朴、自强不息、勤劳致富的创业精神;

一碗青海化隆拉面,为我们提供了推进精准施策、脱贫攻坚的特色经验;

一碗青海化隆拉面,浓缩了70年来青海各族群众挥洒汗水建设祖国的追梦故事;

一碗青海化隆拉面,凝聚起亿万民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的正能量。

啊,这碗不同寻常的拉面将永远珍藏在我的舌尖记忆深处!

编号008

一面之缘

上次在长沙办事,我又吃了一回拉面。

那天还没到吃午饭的时候。我刚好经过一排专门卖吃的地方,那有好几家开饭店的商铺。无意间,我瞥见店里有一位女子用一条围巾裹着头部。不知不觉,我走了进去。

店主问我吃什么?我当时并不饿,但顺了店主的意思随口说,来一碗拉面吧。这也是事隔多年之后,又一次吃上了青海拉面。虽然吃起来没了当年那种兴奋的感觉,但也算是满足了一次记忆的留恋吧。

在我们湖南,能常见到回族同胞的时间并不太多。没与回族人打过交道的人可能还分辨不出来。但我到过青海,见惯了裹头的回族女子,知道用围巾裹着,就是回族女性的象征。并且,我对回族同胞人口甚多的青海省印象还特么深刻、美好。曾为一位回族女子写过一首小诗——《致一位回族女孩》:

我似乎觉得你离我很近/就在头顶/你清纯的眸子/让人想到了高原的蓝天/一条如白云般洁白的围巾/把俗尘挡在外面/把纯洁包裹于灵魂/我又觉得你离我很远/我在鲍鱼/你在芝蘭/我飘荡在无边的风沙/四处是干燥和喧嚣/你有真主的庇护/我们的距离/隔了一本古兰经。

人是一种爱回忆的动物。一个人对一个地方留下过好感,多年后见着那地方上过来的人或其地方特色,脑海中仍会装着满满的、美美的记忆。反之,一个人在一个地方曾吃过亏、走过“麦城”,一生见着那地方过来的人,虽多次接触,仍会提防。

说起那首小诗,是当年给我南国文学社一位编委写的。第一次在一个文学群里招编辑。一张头像的头部裹着围巾,只留一张漂亮的脸蛋露着,又大又清澈的眸子如两泓泉水,我很快就想到了青海,想起了在青海见过的一些回族姑娘。她很快成了我文学社的编委。她是回族人,但不是青海人。但在我心中,一直总把她当作青海人。一次在编委群里因大家聊得热络,一时来激情,也为了鼓励她,就把她当作写作的原形,诗是为了表达自己对青海回族女子的赞美之情。

她后来说生病了要请假。我又号召大家捐款,但她自收到我打去的钱后再没为文学社编辑过。直到半年后,别人告诉我她办了一个诗歌平台。我找她理论,她不久便删了我。这事让我打击很大,后来我便将这诗在平台推出了,还写下一段话——后记:这首诗是曾经写给平台一位回族编委的,今日才发现,诗犹在,人已远,她已退出编委很久了。仍记得她原来的头像就是用一条围巾包着,给人一种朦胧美。我忽然感慨,人啊,微信一删,就是天涯。因我与青海化隆有过“一面之缘”,因我心中装着一个美丽的青海湖,硬要把不是青海人当作青海人去想象,才有了这个伤心事。

还是说吃面吧。按现代人的风俗,正餐点一碗面来吃,感觉有些寒酸,若让熟人撞见,心里虚荣在作祟时,还得尽力去解释。近十来年,人们习惯了千奇百怪的吃,特别把重点放在正餐,只有早餐比较忽略,于是形成了一个固化概念——正餐吃面条太简单,特别是正餐用一碗面来招待客人显得有失礼节。说到正餐吃面不体面这事上,有一事顺便提一提。去年在陕西一个文学活动,几十号人还真吃过一次正餐面条。活动是一家女老板的企业提供的赞助,赞助方没有按之前的承诺来对待,让我们这些天南地北的文友上了一堂忆苦思甜的课。这事过去了许久,有人提起来还义愤填膺的。

其实正餐吃面条并不足为奇。去听一下五六十年代的老人忆苦,哪有吃“面”不体面这回事——用老人的话叫作,只要有能吃的,“鬼都吃”。那年头,面条连个影子都见不着。到了八九十年代,我可有记忆了,南方人要吃到一碗面仍是很稀罕的事。只因如今生活水平普遍高了,人们才对那事耿耿于怀,有的人爱把这事无限上纲。

说到九十年代,我正值婚姻年龄。在那个时代找对象多以介绍为主。特别像我这种“书呆子”,在社会上很难混得开,相对同龄人显得是个另类——外面基本上没有朋友,若不靠说媒牵线,只怕到现在仍是光棍一根。甚幸那年头说媒的人多,有时媒人牵着我一个晚上要看上两三家的女孩。女方中与不中,从一个细节便可得出十有八九的答案——那就是“下面”。

面,在北方属于主食,不足为奇,而对于八九十年代的南方农村却是极其稀贵的物品。一般情况下,家里不来贵客是很难下面条吃的。要说家里没面吗?基本上家家会拿得出一二卷面来(那时的面都是用纸包着成卷的,大约九两多的样子)。家里有面不吃,是用来做什么的呢?送人情。记得小时候,我妈常把家里的面放得很谨慎,到哪天,哪家邻里、亲戚家生了小孩,或得了大病等这些大事来了,我妈便用一条小手帕包着这一卷面,慎重其事地去看望人家。有一次我顽皮,用铅笔在一卷面的纸上画了一个小图画,我妈虽然骂了我一顿,但还是舍不得打开纸包留着家里吃,后来她将这卷面送了人情。半年之后,这卷面不知嫁了多少人家,却又回到我妈的手里。这事,是我妈亲口对家里人提起过的一件好笑的事情。

在我的记忆里,从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那二十多年间,农村变化不大,虽然人们不那么愁吃愁穿了,但生活水平并没有多大的变化。一直到九十年代中晚期,我二十多岁开始要讲对象了,唯一的变化是逐渐普及了电灯,大部分人家有了自行车及十四英寸的黑白电视机等普通电器。所以说,在九十年代,能吃上一碗面仍属很稀罕的事,面里若再放上一个荷包蛋,那更是喜鹊在叫,贵客来临了。

记得有一夜去看亲,我一连吃了两家的面,回来的路上肚子都撑着。那媒人六十多岁,讲话本来有点结巴,“不要钱”的酒,他拼命地喝,到回去的时候,说话舌头都已经打卷了。结巴加上舌头在打卷,可想而知有多搞笑,真像家乡唱“老戏”里的一个十足的“三花”角色。一路上,他喜得跟个小孩子一样,像小孩过大年时从外面才辞年回家,满载而归了。路上,他还摔过两次跤。我仍记忆犹新,他一手夹一把“冒柄伞”,一手拿个电筒,嘴巴不停,饱嗝不停,放屁不停……

说起“冒柄伞”和电筒这两桩东西,可有规矩来历的。我们那对说媒人还有一个雅号叫作“打冒柄伞”的。“冒柄伞”就是那种有一个长长的柄竿、顶端带个弯钩的老式伞。而说媒人的伞却不要那个长柄,至于他师从何人,理从何来,我也不得而知。关于那“电筒”的放法,我可略知一二。媒人一进女方家门落坐,首先会把电筒竖着放在一个明显的地方,一旦带去的男孩同意了女方,媒人赶紧把电筒放倒着横放。一般年轻人是不懂其中的奥秘,但做父母的人大多都能懂。女方一旦也相中了男方,女方母亲便会扯着嗓子喊“下面去,下面去啰,大家都别走,ⅩX来帮我去烧一把火吧。”当然,那些看热闹的人都知道面的珍贵,会知趣地一个个溜走。

我讲的这些都是九十年代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如今二十几岁的年轻人可能听都没有听到过,连我不写有关“拉面”的文章,也早忘得一干二净了。

如今在南方吃一顿面已是家常便饭了。我们现在称吃早餐仍叫作吃“早饭”,可能就是源于很久以前人们吃早晨一直是吃饭的缘故吧。但如今吃早餐普遍改成吃面条或其他杂食了,有几个人会去做一顿早饭呢?

我养成了吃早餐的习惯。不论刮风下雨,反正要去外面吃个早餐,并且一般又以吃面条为主。一个地方吃久了,便会生腻。每每到了早晨,脑子里跟翻书一样会潜意识地把所有街道上的早餐店来个回放,不知要到哪儿去吃为好。我有时几条街都跑遍了,仍找不到一处让我感兴趣进去的早餐店。但人终究要吃,就如同需要完成一个任务一般,便只能在两个烂苹果里选其中一个。若碰着熟人边吃面边扯谈,我会不由自主、无数次不厌其烦地回忆起在化隆县吃过的一回拉面。

记得那次也是参加一个文学活动。我之前对拉面一无所知。早晨,大家都在讲“吃拉面”的事,我倒觉得好笑,面谁没吃过?我在家天天吃,这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

到了会场,前排摆了一个很大的阵势——几口大锅热气腾腾,旁边布置着一个很大的台子,四五个人正站在台边从容地忙活。台子下面已经排起了一条长龙般的队伍,大家都在等着去盛拉面。我以凑热闹的心态,也跟着大伙排起了队。

在排队时,我留意上了那个做面人手里的活计。明明是一砣灰面,他在门板上几挪几挪,越挪越长。他把长条形的灰面搬离板面,用双手握着,一拉就直了。这动作跟我小时候见过农村妇女织毛线衣一样,开始本是一团团的毛线,女人用双手来回几下用力一拉,便理顺了。才一眨眼的功夫,那拉面人手里的灰面变成了几根长条,再拉几下,长条越来越多,越来越细,直至最后变成了无数的细条……我才忽然明白了这么多人好奇的原因。待轮到我盛了一碗面回到桌边。我先试试地吃上一口,那个好吃的感觉无法形容。我三下五除二,几口便吃了个精光,肚子还没过足瘾,又偷偷排进了队伍里。

关于食物,青海还有一大特色,就是大块大块的羊肉。在我家乡吃羊肉也是比较稀罕的事情,但到了青海每餐可见,羊肉可当饭来吃。这也与南方相较甚殊,但并未给我留下太深的印象,而唯有这回族同胞做出的拉面让我终生难忘,只要见着,我便会毫不犹豫地去吃上一碗。

一碗面,一面之缘,让我记住了头戴小白帽的男人,颈裹白围巾的女子。他们裹着的是圣经,是一个民族装在心里的圣洁。这圣洁应只有青海湖才那般明澈,而这心灵手巧的工艺,是来自他们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让后人赖以生存的方法和智慧。

化泉春杯全国散文大赛

征稿启事

化隆黄河清,儿郎闯四方。为展示享誉国内外“青海拉面”的风采,探讨黄河百折不挠、永远向前的精神对化隆改革开放思想观念的启迪和影响,谱写“铸梦小康·青海拉面”脱贫致富新时代的崭新篇章,由青海省作家协会、中国西部散文学会、化隆回族自治县人民政府主办,化隆回族自治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承办,第二届“化泉春杯”全国散文大赛,特发布征稿启事如下:
一、组织机构
1.主办单位
青海省作家协会     《青海湖》杂志社
中国西部散文学会   《西部散文选刊》杂志社
化隆回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化隆扶贫》报
2.承办单位
青海达杰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化隆回族自治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3办单位
化隆回族自治县地方品牌产业培育促进局
化隆回族自治县扶贫局
化隆回族自治县工业商务和信息化局
青海伊麦佳餐饮服务有限公司
二、评委会组成
1.主  任
梅  卓:青海省文联副主席、省作家协会主席
刘志成:中国西部散文学会主席
马占奎:化隆回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县长
2.副主任
当  智:青海达杰实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李成虎:青海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化隆回族自治县文联主席
3.评委
邱华栋:著名作家、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
文清丽:著名作家、《解放军文艺》杂志主编
胡学文:著名作家、河北省作协副主席、鲁迅文学奖获得者
刘亮程:著名作家、新疆作协副主席、鲁迅文学奖获得者
钟求是:著名作家、浙江省作协副主席、《江南》杂志主编
武  歆:著名作家、天津市作协副主席、天津文学院院长
石彥伟:《民族文学》编辑、南京大学文学博士
陈玉福:国家一级作家、甘肃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延安文艺学会副会长、《西部人文学》杂志主编
余述平:湖北省电影家协会驻会副主席、作家、编剧、诗人
任  立:《文学高地》主编、著名诗人
贾一心:青海省文联文学创作与理论评论中心主任、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龙仁青:青海省作家协会副主席、《青海湖》杂志主编
刘晓林:青海省作家协会副主席、青海师大人文学院院长
马  非:青海省作家协会副主席、青海人民出版社总编
邢永贵:青海省作家协会秘书长
、合作媒体及公众号
《作家网》《中国旅游文化网》《人人文学网》《中诗网》《中国西部散文网》《青海新闻网》《青海在线网》《现代作家文学》《中国拉面网》《化隆扶贫》《化隆宣传》《微化隆》《化隆文联》
四、征稿要求
1.征稿时间:自启事发布之日起至2020年12月31日为止。
2.内容形式
(1)作品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歌唱、赞美您眼中的全国各地“青海拉面”,进行“脱贫致富、铸梦小康”为主题,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2)要求:必须写“拉面”脱贫,除此外的任何题材的作品,一律视作无效投稿。
(3)实名(本名或常用笔名)参赛,作品需注明“化泉春杯”投稿文章字样。
(4)散文字数不限,同一作者最多可投两篇。
(5)稿末注明作者简介、粘贴个人照片、真实姓名、邮编、地址及联系电话。
(0)

相关推荐

  • 为什么兰州拉面都是新疆人开的?奇怪!

    不少网友感到很疑惑,兰州拉面应该是兰州人开的,至少是甘肃人来开的才对,为什么兰州拉面店都是新疆人开的?这是怎么回事?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要纠正一下,兰州拉面店并不是新疆人开的,绝大多数是青海化隆人开 ...

  • 第四届“新芽杯”全国征文大赛一等奖作品展示

    在<快乐学习报>举办的全国第四届"新芽杯"征文大赛中,麦穗老师作文精品班李彦旭的作品<拆家大王哈士奇>荣获一等奖(有证书),这是一篇自述体作文,很有参考价值 ...

  • 邓集明艺术馆荣获第二届湖南长沙“金鸡杯”全国赏石艺术精品展金奖

    6月5日上午,由长沙市芙蓉区袁家岭中央文化商务区建设指挥部.湖南省收藏家协会.长沙市芙蓉区文艺路街道办事处主办,湖南大德昌文化交流有限公司.湖南大麓珍宝古玩城.上海方野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承办,上海.北京 ...

  • 第七届《才子》杯全国文学作品大赛402号作品 小燕子​诗歌两首

    华人.华语,中国作家讲中国故事 第七届<才子>杯全国文学作品大赛402号作品 小燕子诗歌两首: 天眼 晚霞炫出眼眸的模样 笑赏秋水天长 一眨一眨的 闪耀着柔和的光芒 天眼炫丽了霓裳 那是梦 ...

  • 写给“水南腐竹杯”全国征文大赛的作品

      开心把歌唱                                                              刘述涛                             ...

  • “南湖杯”全国诗词楹联大赛征稿启事

    万里长江呼日出,千年绿岛应潮生.美丽富饶的扬中岛,不仅是闻名全国的河豚岛,也是久负盛名的中国诗词之乡,诗词创作活动十分活跃,新人辈出,硕果累累.为打造好家门前的"诗与远方",进一步 ...

  • 2021年厦门杯全国文学大赛征稿通知

    2021年厦门杯全国文学大赛征稿通知 文化软实力,是民族精神的吸引力和感知力,是国家建设的重要战略.值举国欢庆新中国成立72周年际,为积极响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号召,推动当代文学事业的发展与繁 ...

  • 3-1截稿奖金67000元丨“中国马镇”杯全国征文大赛征稿启事

    中国马镇旅游度假区(China Horse Town)位于北京正北260公里,丰宁满族自治县大滩镇,是距离北京最近的天然草原.北倚内蒙古草原.西接冬奥会赛区崇礼.东临承德避暑山庄,距丰宁县城86公里, ...

  • 全国征文大赛一等奖作品展示

    在<新作文>杂志社举办的第十九届全国"新作文杯"小学生放胆作文征集活动中,精品班小作家魏琪轩的写事作文<传小纸条>在众多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一等奖,并刊 ...

  • 全国征文大赛三等奖作品展示(小高组)

    在<小星星>杂志社举办的全国第十四届"作文100分杯"新思路公益征文大赛中,麦穗老师共指导12名同学获得了不同级别的奖项:这次大赛规格高.参赛人数多,获奖实属不易: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