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韵基础讲义摘选【凝樱子】

音韵基础讲义摘选——凝樱子以下为辞赋班讲稿中有关音韵基础部分之摘选,今帖于此,乃冀望规范评章,稍益后来。音韵之术,若深入其中,审辩读识,非口耳相授不能及。今录于下者,皆概念性通学初解,使之为诗赋者,能资一用即可。音韵学,亦称声韵学,主要研究汉字的“声、韵、调”三大组成要素。音韵学在古代是与文字、训诂合称为“小学”的一个专门学科。而我们在文学作品的创作中,特别是在创作那些需要讲究声韵应用的文体时,或多或少是要应用到这些知识的。一、上古音系我国家古代汉语音韵体系分为“上古音系、中古音系与近古音系”。而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中古音系”。反切注音法的出现是“中古音系”的发端,其代表作品为陆法言所撰的《切韵》。而反切法虽在东汉末初见端倪,但真正昌行是在六朝时期,成熟在隋朝。而在反切、四声出现与被归纳之前的时期,则归为“上古音系”——时间上是先秦两汉。那时因缺少科学而准确的注音方法,四声未定。上古音系时期,汉语的声调到底有几类,至今尚无定论。如那会的《说文》《字林》之类,主要是区别形体字意,虽有拟音,亦是以字代音(直音法)。也就是说,在六朝“反切注音法”盛行之前,在归纳“平上去入”声调之前,是不可能在“声律”上做到校解“骈对”的,大不了只能按字意对偶。实事上,汉赋及其以前的对偶句,也确实是如此。上古音系由于隔代久远,我们知道的并不详细。我们目前作赋,或者诗词对联,不可能再去依据上古音系,所以对于我们创作者而言,对上古音系的相关知识,我们仅需要掌握一些必要的常识即可。上古音系的研究,比较有趣的是利用形声字的谐声声符,来归纳上古韵部,与民间所说的“读字读半边”相似。比如“其”,以“其”做谐声声符的形声字有“淇期欺旗祺琪骐”等。这些形声字,学者们认为在远古造字之初,读音应是相同或相近的。所以这些形声字,可系联在一个韵部。这就是清代段玉裁所说的“同谐声者必同韵部”。再如“之”字,除“芝”外,还可根据“之”的读音归纳出“寺、时、士”等等,再以此得出“志诗持时侍待”等字。在上古音系中,这些字的韵部皆在同一部之中。而如“待”字,学者们则认为是古今读音变化所至。上古音系中,大抵有30个韵部。关于上古音系中的“声”与“调”的部分,其研究成果比“韵”的研究而言,则相对落后并有更多的分歧。关于上古声母的分析,其研究方法更加复杂。比如“祺”,从其声。即可推断“祺”与“其”声母相同。再如“勇,踊也”。即可证明“勇”、“踊”同声母。上古声母具体有多少?至今难以定论。而上古音系的声调部分,有人认为上古无“去”声;有人认为有“平上去”而无入声;有人则认为上古无上声;还有人认为当分“舒促”两大类,然后经过演变而有四声(舒声演变为平、上;促声演变为去、入)。诸家观点,各据其理。不过较为统一的看法是——上古音系的声调系统,实际使用时,多“声调互用”,即押韵时不分声调用韵。从大量的先秦诗歌与韵文来看,亦确实如此。于是可以定论的是,上古音系中,押韵时可不区分声调混押。同理,先秦两汉之偶对时,亦无声调相对的概念。这与中古音系的押韵完全不同了。中古押韵,必声调相同。推究起来,上古时不重视声调问题,其中之一的原因是当时的诗,多是用来唱的,谓“诗歌”。唱时,其字发音的舒缓皆可起到调剂声调的作用。若一句中的字有因声调问题,而出现拗口情况时,亦可用唱音的缓急高低自行调剂,实际影响并不严重。中古时期的诗,多是以“吟”为表现方式,就音节而言,有相对稳定的吟读节奏与声调要求。若再不区分声调用字,则很容易使整句不能顺畅吟读,甚至是拗口。另外中古时期,四声被确定归纳,音韵学得到长足发展。音韵学上的研究成果,遂为实际创作使用。于是汉字的“声韵调”三大部分逐渐分明精细,并由此衍生出创作上的具体要求。从“八病”到诗词格律,亦随之生出。而赋,虽说从诞生之初就是“不歌而诵”的文体,也就是说,赋不是用来歌唱而是用来朗诵的。但先秦两汉,受音韵学上认识不足的制约,也谈不上押韵与偶对时的声调问题。迨至中古,六朝赋在押韵时,声调上已与诗同步。而一句之中用字的“声韵调”问题,亦逐渐得到重视。到唐宋,则已基本形成共识。总而言之,对于作赋,上古音系初步了解即可。而中古音系,则非深知不可。至于上古音系的实际押韵,使用上很多讲究,比如同韵部押韵之外,还有旁转、对转、旁对转押韵以及通转押韵等等。哪些可以旁转押韵、对转押韵,是先可旁转还是先对转等等,皆有学问。由于我们实际创作并不需要使用到上古音系,所以我们这里不做深入讲解。由于古今音变的关系,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当我们在阅读先秦两汉的韵文时,若见以今音甚至是中古音去校比,皆不能押韵时,千万别盲目下“此不押韵”或“此不合平仄”的结论。一定要以上古音系统去衡量,才能得出客观的结果。不仅仅是音韵上,包括其他技法上,都不能盲目的用“错代”之观点去辨识。吾之师长曾言:“一代之音审一代之文,一代之法辨一代之技”,我想是颇有道理的——这也是严谨于学问的态度。二、“中古音系”“上古音系”之后是“中古音系”时期。时间上是六朝到唐宋,但在文学史上的影响则一直延续到晚清甚至今日。关于中古音系,这里有些专业术语,我们一定要注意,否则以后在讨论与研究之中,极易混淆:1、专业术语中“韵”与“韵部”以及“韵类”、“韵摄”的区别。我们都是学习过汉语拼音的,知道韵母是由韵头(也称介音)、韵腹(也称元音)以及韵尾三个部分组成,韵母是不区别声调的。虽然“韵母”的叫法是现代语音学上的概念,古音韵学中不直接说“韵母”,在研究时,只讲“韵”——但古代在研究领域这个语境下的“韵”,是大纲性质的,不是下面要细说的,区别了韵腹韵尾与声调的,诗赋押韵的那个韵。大纲性质的“韵”,实际是指汉字的“声、韵、调”三大部分中,除开声母、声调研究部分的那个韵。实际与现代所言的韵母概念是相同的。所以要注意,古代音韵学中,“韵”这个概念要看使用语境。笼统概念上的语境,是指韵母。细分使用的语境上,比如“押韵”的“韵”,是指韵腹、韵尾、声调相同的字。“韵摄”:指元音大致相同,韵尾必须相同。这是中古有关于韵的最大概念。比如《广韵》206个韵,归纳为16个摄(通江止遇蟹臻山效果假宕梗曾流深咸——16个),“韵摄”是不区分声调的。“韵摄”的本身含义,大抵是总摄于韵尾的意思——即韵尾相同的、元音大致相同的归纳在同一摄中。“韵”:是指韵腹、韵尾、声调相同的字。诗文中的押韵即是指这个概念。比如《广韵》206个韵,《平水韵》106个韵。“韵”的概念是不区分韵头,只管韵腹、韵尾、声调相同。“韵部”:比“韵”的概念要大,比韵摄的概念要小。指韵腹、韵尾相同但声调不同的字。诗文押的是上面说的“韵”,而不是韵部。实际应用中,韵部也称为“大韵”、“韵系”。《广韵》206个韵,韵部仅是61部。比如“东董送屋”,皆归纳在“东”部,在“东”部之下,再按“平上去入”分为“东”韵、“董”韵、“送”韵、“屋”韵。“韵部”与“韵”的区别是,“韵部”不区分声调,“韵”需声调相同。具体说,如果作诗赋押韵是押韵部的话,就等于是平仄混押了。“韵类”:指同韵但韵头不同的分类——即韵下的再分类。比如“东”韵之下,就细分为“红东公”和“弓戎中融宫终”两个韵类,他们的区别在韵头不同。由于古今关系,中古韵类的系联,今人已很难说清细微差异。“小韵”:即同音字组。此也是同韵字下的概念,故可详细解释为“同声母、同韵母、同声调”。不同的“小韵”字组之间的区别是声母不同或韵头与发音部位不同。比如“东”这个韵部下(注意是韵部),我们上面讲过,“东”韵部 有“东”韵、“董”韵、“送”韵等等。其中“董”韵之中的“懂、董”,他们的声母都是“端”母,所以属于同一小韵。而“董韵”下还有其他字,如“总”字,因他的声母属于“精”母,所以与“懂、董”不同一小韵。再如“东”韵之中的“红、洪”, “红、洪”就同属一个小韵。因为他们的声母都是“匣”母,并且都是开口呼、一等韵。但“东”韵之下还有其他字,如“中”字,却是三等韵,一等韵与三等韵的发音部位不同,并且“中”字的声母是“知”母,所以“中”与“红、洪”亦非同一小韵。通俗点说,反切上字与下字皆相同的字,就是小韵字(同音字)。如,“红、洪”的反切都是“户公”切。还有如“庚”与“羹”等等。这里讲一讲小韵,是因为知道之后,我们以后在做诗赋押韵时,就需要有选择了。同一小韵的字,因为读音几乎完全相同,所以尽量不要在相隔较近时用于押韵。比如“红”与“洪”或者“庚”与“羹”,这样押韵,虽然不算过错,但因为缺乏细微变化,故不能算是最好。最好的办法是选择有些变化的字来押韵,比如在“庚”韵中选择,可选择“精”与“轻”相押韵,他们的声母不同,这样押韵的话,读来的感觉就会好些。同样一个原理,鉴于当代读音变化,也不宜选择现在读音差异太大的字相押韵。比如选择“精”与“争”押韵,虽然也在同一韵中,虽然也不算错误,但因为现在的读音相差较大的原因,也不是最好的押韵选择。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古人诗赋作品中,用小韵字(同音字)押韵的非常少。我也见过有不持此见的,他们认为李杜的诗皆有同音字押韵的情况,所以我们不必讲究如此。但细细分析他们所举的例诗,许多是不正确的。比如常举例的杜甫诗“水槛温江口,茅堂石笋西。移船先主庙,洗药浣花溪”。认为“溪”与“西”是同音字。其实,“溪”与“西”在中古音中不是同音字,“西”字的声母是“心”母;“溪”字的声母是“溪”母,两声母的区别在全清与次清,牙音与齿音。既然声母不同的就不是小韵字(同音字)。另外还有“岱宗夫如何”诗中的“晓”与“小”,也认为是同音字。其实“晓”与“小”的声母也不同,一个是“晓”母,一个是“心”母。在中古音,“晓”与“小”也不是同音字。这样举例分析,其实就是犯了不以“一代之音审一代之文”的错误。至于唐宋诗中,小韵字押韵的确实是有,比如“香、乡”押韵的。但这样的例子确实是非常少。所以我们这里提倡,争取不要使同音字相隔太近押韵。当今同音字的定义,应以当今拼音的定义去衡量。比如现代拼音声母、韵母、声调相同的两个字,就是同音字。但如果是分析唐宋作品,则不能以拼音衡量,当以中古音审中古文,才是严谨的。“韵目”:在一个韵中选一个代表字出来,这个字就是“韵目”,比如《平水韵》的“上平,一东”,这个东字,就是韵目字。而“上平”与“一”字,本身没有学术含义,只是表示一个计数区分而已——“上平”、“下平”都是平声,没有区别。再如《广韵》中的“东、董、送、屋”等字,就是《广韵》206韵中,其中4个韵的标目。“韵目”代表的是可用于诗赋押韵的那个“韵”的概念。另外,中古音系关于韵母的研究与分辨,还有“等呼”的概念。“等呼”的概念是对韵母的结构加以区分。有“开口”与“合口”两呼(明清衍变后增加齐齿、撮口),以及发音部位不同分为“四等”。简单点说,“合口”呼相当于有 u 做韵头或做主元音的韵母(圆唇),其余的都是开口呼(不圆唇)。具体再根据主元音的发音部位,分为四等。一二等的发音部位靠近舌根,发音“洪大”;三四等的发音部位靠近舌尖,发音较细。再另外,还有针对于韵尾的研究,为阳声韵与阴声韵,入声韵再独为一类。用国际音标表述,韵尾是[m、n、?]的叫阳声韵;韵尾是[p、t、k]的叫入声韵。其余的皆是阴声韵。入声韵在当今普通话中已经消失。我在学习这些知识之时,家父曾经传过一些启蒙歌诀,对于初涉音韵的人,有一定的帮助。比如有一个《韵类歌》:“韵尾是其宗,总分十六摄。韵系混其声,诗赋不可叶。认韵腹尾同,四声需妥帖。小韵乃同音,相近不宜涉。”——这近乎于儿歌的歌诀,其大意很容易理解。这个歌诀是押的入声韵,我们现在的普通话没有了入声韵,但将中古入声读“去声”的话,是与入声最相近的一种读法。因为从音韵流变理论上来说,去声是由入声衍变出来的。所以去声是与入声最相近的一种声调。简单解释下这个歌诀:韵尾是其宗,总分十六摄——韵摄分有16个,韵尾相同的,韵腹相近的是一摄。韵头与声调不论。韵系混其声,诗赋不可叶——这是说韵系(即韵部)是没有区分四声的,诗赋不能用来押韵。这里“叶”读“协”音。这里是押韵的意思认韵腹尾同,四声需妥帖——就是说押韵的韵,韵腹与韵尾是相同的,并且声调要相同,妥帖的意思,这里指相同。小韵乃同音,相近不宜涉——这是说小韵字组的,也就是同音字在押韵时,不宜相隔太近。这个小节要强调的是:诗词赋押韵,是押的“韵”,而不是押的“韵部”。“四声相承”的“韵”归纳在一起的,才叫“韵部”,比如“东董送屋”——四声皆有,归纳为“东”部。“东”部并不是“东”韵——区别在于“东”部是包含了四个声调的大概念,而“东”韵仅仅是韵腹、韵尾加声调相同的小概念。说到这里,许多言谈中的不严谨就很明确了。比如常见有人说“我押的是'东’部韵”,这是不严谨的,其实应该说“我押的是'东’韵”才准确。另外还常见有人说,《广韵》有206个韵部——这也是错误的说法。应该说:《广韵》有206个韵。实际上《广韵》的206个韵,经四声合拢之后,仅有61个韵部。随口闲谈,将“韵”与“韵部”混淆而称,没有什么关系,但如果在较正式的场合,就要注意不能犯这些概念性的错误。我们知道这些术语与韵书的分韵规则之后,当需要押韵或者检查是不是出韵时,通常仅需要在脑子中过一遍需要押韵字的韵腹、韵尾与声调(韵头不论,声母不论),只要是这三者相同,就是可以押韵的。但如果是使用中古韵者,前提是需要较为了解中古韵母,才能快速得出结论。当今新韵的分韵规则,亦是一个原理。所以用拼音过一遍韵腹、韵尾与声调,就很容易得出结论。这也是新韵比中古韵更易掌握的原因之一。但新韵中的ong韵母与eng韵母之“开合”呼不分,纳入一韵之中,以至于“庚、公”同在一韵,读不能协,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2,中古音系的声母部分。在传统音韵学中,声母叫“声纽”或“字母”。叫“声纽”是因为古人认为声母是读音的关键,是纽带作用。叫“字母”是因为古代没有拼音,是以一个汉字代表一个声母,所以叫“字母”。中古音系的声母在唐代大抵30个,至宋代大抵有36个。声母的研究分发音方法与发音部位。“清、浊”概念主要是从声母的发音方法来分辨。分有“全清、次清、全浊、次浊”四类。大致区分来说,发音时声带颤动的是浊音,不颤动的就是清音。从声母发音部位来分类的古名称就比较复杂了,有五音、七音乃至九音的说法。五音指“唇、舌、齿、牙、喉”五个发音部位。另外还有用音阶名称“宫、商、角、徵、羽”,或者是“金、木、水、火、土”五行来比喻“唇、舌、齿、牙、喉”的——这仅仅是一种比附。3、中古音系的声调部分。平仄概念:平仄是声调的两分法。即根据声调有无升降变化来定义。“平”声调,即指声调平直,“仄”声调与之相反,即指声调不平直。这“不平直”之中,再有升降调与短促声调的区别,其对应的是“上去入”三个声调。这三个归纳在“仄”中的声调,加上平声调,即为中古音系的“四声”系统。声调的平仄区分法,大抵在隋末初唐出现。在之前的六朝时期,虽然也是“两分法”,但名称不尽相同。刘勰称其为“飞沉”﹑沈约称其为“浮切”。 沈约提出的“浮切”较刘勰略早。其原理是根据声调的不同,归纳为“浮”声调平直,“切”声调切响。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出的“飞沉”,则是根据声调的不同,以“清浊”区分。“飞”声调为清类,“沉”声调为浊类——这里要注意,此处之“清浊”与声母发音方法的“清浊”概念不同。声母之精细研究大抵开始于唐代,刘勰的“清浊”概念仅等于后代出现的“平仄”概念。至于声调上的具体应用理论,刘勰所言“沉则响发而断,飞则声扬不还”,其大意即指连用浊声调字过多,则读起来必然断断续续不能连贯;若连用清声调字过多,则读来易使人之气息不能得续。沈约的声调应用观点是“低昂互节,若前有浮声,则后须切响”其大意即是说,平直声调与切响声调要搭配使用,不宜连用过多。从他们的应用观点来看,皆与后代所谓的“平仄”应用观点并无二致。说简单点,即六朝提出的“飞沉”与“浮响”与再后的“平仄”所指,其本质上是相同的。无论是“飞沉”﹑ “浮切”还是“平仄”,皆是根据声调特性而作的两分法。叫法固然不同,实质并无不同。了解平仄术语的流变之后,就有可能少一些误解,特别是对六朝骈文骈赋的声律应用要更通明一些。曾经有人在电话中与我讨论过,他说:“做骈文骈赋,是不管声调平仄的,是可以随便写,随便对的。因为骈文骈赋起源于六朝时期,那时根本没有平仄一词。讲平仄是后人强加上去的!”——其实啊,那时虽没有平仄这个名词,可有与平仄概念等同的“飞沉” 与“浮切”啊!如果完全不顾及声调应用,那刘勰何必说“沉则响发而断,飞则声飙不还”? 沈约何必说“低昂互节,若前有浮声,则后须切响”?至于具体详尽的声律规则,肯定不是六朝定型的,但不能说六朝就不讲声律应用。他这样认为的原因,就是因为对一些术语不了解,不了解它的流变而引起的。4、反切原理中古音系其标志是“反切注音法”的出现。汉字的读音由“声韵调”三个部分组成。反切法即是利用两个汉字中的声与韵相切读(反也做“翻”解),而反推出被切字的读音。因古时书籍为竖排版式,反切中的第一个字称为“上字”,第二个字称为“下字”,两字相切得出读音的字称为“被切字”。具体运用时,取上字的声(声母),取下字的韵(韵母)相拼切,“被切字”的声调则因循于下字。简单来说,比如要给“天”字注音,他的反切字是“他前”切。就是取“他”字的声母,取“前”字的韵母相拼读,得出被切字“天”的读音。声调与反切下字相同。用现代拼音的话,就是tiān ==天。当然,这是当今普通话的读音了——这里所用的,仅是反切的方法举例,没有考虑音变的问题。古代没有拼音字母,学习与掌握反切,是非常困难的。加上中古声母韵母系统非常复杂。所以自古因为有了韵书之后,就出了不少查找反切的工具类书籍来配合。等韵图就是用来查找何呼几等以及声母的工具书,比如《韵镜》《切韵指掌图》等等。知道反切原理之后,在我们以后的实际创作中,有个好处。目前市面上流传的《平水韵》,多是简行版本,一些字不见收录。而若我们又想使用这个字押韵或对仗时,就可以去查他的反切字,反切下字就是韵母,声调也与下字相同。比如“捈”字,这个字平水韵中没有,那可以去查康熙字典,知道他的反切是“同都”——那这个字就应读“tu”,因为反切下字“都”是平声,那这个“捈”字也就是平声了。同时,因为“都”字在平声“虞”韵中,那这个“捈”字,也就可与“虞”韵中的字押韵了。这里需要附带几句题外话,诸如以上的“小学”学问,一旦沉迷进去,可是要皓首穷经的。记得家父曾大致说过——非心细如发,非家财巨万,非口耳相授,非清闲一生者,不可深入其中之类的话。其大概的意思就是说,如果不是法财两便的话,最好不要去深入研究音韵学,否则到老无成就。这些知识,我们知道一个渊源流变,知道一个大概也就可以了。何况真的研究“小学”到一个高度,恐怕就不能写辞赋了,自古小学名家,少有文章大家。不是没有,是很少。三、韵书的传承与流变以反切法为汉文字注音,相较之前的“直音法”,无疑要先进很多。因为他涉及并细化到了汉字的音节根本——“音韵调”三大部分。反切法出现,以及对声调部分的归纳,使韵书有了成形的基础。汉文字的韵书,在六朝时期开始出现。因反切法的盛行,期间各类韵书不下十数种之多,如《声韵》《四声韵林》《韵集》《文章音韵》《五音韵》《群玉典韵》《韵略》《音谱》《四声指归》《四声切韵》等等。这些早期的韵书,至今几乎全部亡佚,仅余书目。其后到隋朝,陆法言著《切韵》五卷之后,很快终结了六朝时期“有韵并杂”的现象。《切韵》是有划时代意义的,既承六朝之先声,亦启千年之后调。随之其后的《唐韵》《广韵》及后的《集韵》与《平水韵》等等莫不是根据《切韵》而来。《切韵》的出现,开启了真正的“音韵”时代。从《切韵》的序言来看,陆法言编著《切韵》之前,已深知《韵略》《音谱》等等前代韵书的优劣。深感南北取韵复殊之不便,于是觉得应该“更捃选精切,除消舒缓”。《切韵》与六朝韵书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应是可信的。但《切韵》综合与裁鉴了南北方的分韵习惯,这是与早期六朝韵书的最大不同。《切韵》所反应的语音系统,并不完全代表当时任何一个地方的方言音,而是协调南北发音之后的一种综合读书音。它兼顾了当时南北语音的一些特点。正因为有这个基础,《切韵》在问世之后,迅速得到了普及。在中古音系之中,后世的韵书,从《唐韵》到《平水韵》甚至是清代的《词林正韵》,皆不出《切韵》的樊篱。后世韵书,不过是在《切韵》的基础,并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对韵部进行增减与合并。《切韵》→《唐韵》→《广韵》→《集韵》→《平水韵》→《词林正韵》,这是中古音系的传承关系。这些韵书,都可称之为“切韵音系”。在这个音系传承中,还贯穿着使用习惯上的传承。比如《唐韵》中,“阳”与“唐”,“虞”与“模”,“清”与“庚”分属不同的韵,但唐人作诗赋时,已习惯将其合并同使用,这个习惯也随之传承下来,并在下一部韵书中得到继续。到宋金时期出现的《平水韵》中,则将“阳”与“唐”,“虞”与“模”,“清”与“庚”这些在唐宋已可并用的韵,直接并为一韵,而无需要再分开标注。正因为有着如此紧密的传承关系,所以即使直到今天,我们用《平水韵》去度衡唐人诗时,亦不会在音韵与平仄上出现什么偏差。而《平水韵》到如今仍然为诸多的诗赋家使用,其强大的生命力,亦与历史上的紧密传承关系有着莫大的干系。《唐韵》《广韵》与《平水韵》做为官方认可的韵书,主要是用为朝廷科举以及做诗与韵文时,音韵部分的考核标准。除此之外,还做为雅言正音在读书人与官场中流通。这与现代的普通话有很大的不同,古代没有拼音字母,要想读正音说雅言,需有相当的音韵学知识做基础。全民性推广殊不可能,它仅仅在士人层面流行。所以又叫读书音,即读书时或读书人说的语音。说到读书音,这里要插几句。《论语· 述而第七》:“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这说明,孔子读《诗》、《书》以及在需要“执礼”的正式场所,皆是用的雅音,即周朝当时的正音官话,而不用鲁国乡音。《骚》应与《诗》大抵相似,也当是以雅音为准,无非在楚国乡音的影响下,或有变化而已。从这里应可知道,《诗经》虽采自各诸侯国,并与原始于民间有极深的关系,但最终成书,无疑是经周朝史官与乐师整理加工后而成。否则各国乡音杂乱,民间百姓能说周朝雅言者极寡,民间做歌,其韵必在乡俚之间。至于填词时,唐宋人并无专门的韵书,不过是在诗韵的基础上,将韵加以更大范围的合并使用而已。清人根据唐宋人填词时的韵的合用习惯,总结归纳之后,编有《词林正韵》。至今日,已成为填词时的主要音韵标准。从使用情况来看,几乎除元曲之外的所有韵文体裁,其用韵标准,皆在《切韵》的衍生范围之内。可见影响之巨大。中古音系之后就是“近古音系”。“近古音系”的韵书以《中原音韵》为代表,由周德清成书于元代。《中原音韵》主要是为规范北曲的用韵,亦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元代的语音变化走向。其时蒙古入主中原,河洛一带,语音较唐宋已渐有不同,最明显的变化是入声已渐渐甄亡,《中原音韵》即以当时的中原语音为主要标准。在《中原音韵》中,所有入声皆派入其余三声。平声则分为阴阳两调。计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这与现代普通话的声调系统已趋于一致。注音上,亦弃“反切”而改用同音字分组的方法。在文学史上,《中原音韵》的使用并不广泛,主要用于北曲韵。关于元朝中原一带入声是不是已彻底消失,至今也难有定论。《中原音韵》的“正语做词起例”中说:“入声派平上去三声者,以广其押韵,为做词而设耳,然呼吸言语之间,犹有入声之别。”这段话言下之意是,当时的说话音中应该还保留有入声,但做词(北曲)时,为使韵部更宽,才取消入声。从这些说法来看,元代入声在北曲中已无是实事,但日常语音中应尚有一些保留。元代之后的明朝,出现过一部在当时很有影响的韵书——《洪武正韵》。《洪武正韵》的韵部划分方式与《中原音韵》相似,但保留了入声,平声不分阴阳,依旧是按“平上去入”。注音亦用“反切法”,但反切字并不完全依例于平水韵。这些皆与《中原音韵》有明显不同。两书成书时间相隔五十余年左右,亦皆是以中原地区的语音为主要标准,其中差异何以如此之大?大抵原因是《中原音韵》以实际口音为主,因为曲,主要通行于民间。《洪武正韵》则是力图在当时的中原民间语音之上,恢复与树立中原雅音,即图恢复中原读书音。并且作为一代王朝官方颁布的韵书,不得不顾及当时的南方读书音中尚存的入声问题。《洪武正韵》终明一代,是官方颁布的唯一韵书,屡次翻刻,其影响甚著。这也说明,在明朝,官方使用的雅音,并不以北京方言为基础。总而言之,《洪武正韵》对于当时来说,是存古融今的一部韵书。《洪武正韵》在清代受到冷落。这与政治上的因素有莫大干系。清代撰《佩文韵府》辞典,关于字的音韵部分,皆以《平水韵》为准。《康熙字典》中,亦不引例《洪武正韵》的反切。除《平水韵》外,只用《唐韵》《广韵》等等。终清一朝,凡诗文用韵,又复轨于平水。四、我们今日做诗赋,到底用什么韵书?是中古的平水韵?词林韵?还是当代的《中华新韵》?当代属于古韵与新韵并行时期。所谓古韵,是指中古音系统,即《切韵》一系之韵书。目前古韵使用较多的韵书是《平水韵》与《词林正韵》。新韵主要指从近古音系发展变革而来的《中华新韵》与《诗韵新编》。《切韵》一系的韵书其读音并不完全代表当时任何地方的区域口音,它是一种在较正式的场所使用,并主要流通于读书人之间的雅言正音,是综合了南北与中原口音之后的一种读书音,并有重南轻北的倾向。而新韵一系的韵书,其读音有明显的地域代表性,即代表北方地区的实际口音,甚至可将区域范围寻定于以北京为轴心的北方地区。新韵一系的韵书有较明显的重北轻南的倾向。也就是说,新韵一系是由地方口音发展而来,并借助强大的政治力量而得以推广至全国。在普及与应用上,自然接受的因素要弱于政治因素。《中华新韵》及《诗韵新编》与当今普通话的读音相通。按照常理,雅言最易受当时首都方言的影响甚至是同化,但《切韵》音系的读音是个卓然的意外,这颇有点读书人傲凌于政治之上的意味。这亦与中国的历史发展亦有干系。凡中国受到外来的袭扰时,多是由北而至中原与江南方向,多数时候,中原与江南诸省是汉民族最后的抗击堡垒,而北方则常常沦为其他民族的统治地区。两千年中,此事常有。当北方被其他民族统治时,其语音极易受到统治民族语音的影响,这在汉族读书人心中,容易产生汉语读音北方不为正统的想法。在这样的情况下,认为《切韵》一系的读音才是汉语正音的想法,亦在情理之中。而《切韵》一系的读音,是由中原音与南方音系为主。朱元璋灭元建明后,颁令发行《洪武正韵》之目的,亦是力图恢复汉民族的纯正读音,虽然并不成功,但其苦心孤诣在此。新韵一系的韵书与元代用于北曲的《中原音韵》,在特点上相一致。这说明在元代时,中原地区的口音已受北方音的严重影响,此时中原之音,已非隋唐宋中原之音。迨至大明王朝,朱元璋极力主张恢复汉语的雅言正音,图以汴洛中原古音为正音。而实际上编纂者在具体编写中,关于声调与声母系统,多是承袭《切韵》音系一脉,只是在分韵上接近当时的北方音系。而《切韵》音系本是裁衡了中原与江南甚至是西北音的一种综合音。于是《洪武正韵》做为明朝的官订韵书,其实际发音与北京音大不相同,并与当时的首都南京口音以及当时的中原音亦不尽同。明王都北迁之后,依旧以《洪武正韵》为官话正音,亦非首都北京话。至到清代前期,大抵如此。待大清鼎及天下之后,《洪武正韵》为政治原因被废止。取而代之的《佩文韵府》是以元代的《韵府群玉》和明代的《五车韵瑞》为蓝本。而此两书,又是依据宋代《礼部韵略》而成。清中期之后,官话正音逐渐变为首都北京话,但做诗文时,依旧以《平水韵》,即《切韵》系的中古音系为标准。中古音系强大的生命力可见一斑。实际上即便在元代,除北曲用韵是用《中原音韵》之外,诗文用韵多是依据《切韵》系。元代科举断断续续且不考诗赋,故朝廷对韵书亦无特别要求。而明代进士亦不考赋,所考以经义为最重,形式为八股文,此亦是属于非韵文的范畴。民间作韵文或诗词,亦多用中古音系。大抵而言,自唐宋以降,官话与诗文用韵的雅言已有渐分之势。到清代中后期乃至近代,官话(北京音)与诗文韵语的差别已非常明显,此与朝廷科举不重视韵文亦颇有关系。此时的读书人与士子,通常掌握着三套语音系统,即官话(多用于官场与应酬)、方音(同乡之间日常交流)、读书音(亦称雅言,作诗词或韵文时用)。迨后新文化运动兴起至现代,古代思想与哲学乃至音韵小学等等,曾几临万劫不复之地。读书音的代表,中古音系遂知之者绝少。在此情形下,官话(普通话)替代中古音系而成为读书音即成大趋势。当今诗赋渐有,属于再次复兴时期。效法古人使用中古音系的这种恋古情结,实在是无可厚非。何况哪怕是仅仅在字面上掌握了中古音系,亦对欣赏与学习古人的作品有莫大帮助。诗赋复兴之初,最需要的是学习与传承。这是当今诗赋界的主流思想,也是当今中古音系依旧倡行的原因之一。无可否认,中古音系的具体读音,今人难以展现其原貌,但大部分喜好古代文学的人,其骨子里那种仰古尊故的情结,似乎是与生俱来的。特别是在这古典文学断代之后的复兴初期,此种情结愈发浓烈。而这对诗赋传承上来说,也无疑是利大于弊的。另中古音系于今在诗赋界盛行的原因,与当今的普通话缺乏南北综合性而至南人学习掌握困难,亦有一些关系。若非经过专业培训,南方语系中的普通人,极难掌握较标准的普通话。以北京音为基础的普通话,自推广近百年间,至今仍有不少南方人对说普通话感到别扭。而当今的诗赋创作者,南人不在少数。若从音韵在诗赋中的具体应用上来看,中古音系在操作上更具微观性。“平上去入”四声应用于诗赋,在讲究骈对声律时,具有较大的实用空间。在“对”这个环节上,仄字相对时而讲究声调相异,于中古音系而言,则有“上去入”三个声调的空间。而今韵无入声字,仄字中声调仅余“上去”两声。若除开需骈字的声调,实际可使用的仅仅便剩一个声调。如“需骈字”为上声字,那“相骈字”在仄字中仅余去声字可选择。而此时中古声韵中,则有“去入”两个声调的字可以选择。对于作赋而言,仄声字相骈求声调相异的情况,时常可遇,故四声的完整性显得尤其重要。这不是仅仅掌握了“平仄”两个声调大类即可应用的事。虽然自古到今,汉字并没有多少增加与减少,也就是说,没有因为入声的消失而导致汉字减少。但那种少一个声调即缺乏一个对比调值的影响,却是实实在在的。具体表现在吟诵时的抑扬顿挫感降低了很多,这是不争之事实。我们作赋用仄韵时,此刻四声的精微调用,唯中古音系可办。此点与近体诗仅用平声韵,通常掌握了平仄声调大类即可基本应用有些不同。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虽然这或许仅仅是字面上的应用范畴,但“知其有”亦是应该的。且对于传统赋学的音韵精义学习,亦有莫大帮助。就现实来看,在当今这个阶段,用古韵还是新韵,皆各有利弊。新韵便于掌握,有拼音基础的人,掌握起来非常便利。读音上与普通话相通,但对一些南方人来说,要读标准亦非易事。中古韵需要专门学习才能熟练使用,初期使用较困难。但对于体会与学习古人的作品而言,较新韵不可同日而语。但中古韵因历史原因,以至尚无标准读音可参鉴。就当代人读音习惯而言,无论是中古韵还是新韵,都有分韵不合理而至读音不协的地方。比如上面说到的,中华新韵中的“庚、东”韵合在一个韵里,读音的实际差异也很大。比如“庚、晶、功”三字在一个韵,以当今的普通话来读,也是难尽和谐的。所以当今的语言环境下,无论用什么韵书,我们都要争取选用一些与当今读音冲突小一些的字来押韵,用中华新韵者,特别要注意“庚”韵目下的选用。而中古音读音不协的原因,多是历代自然音变所至。特别是历元朝之后形成的音变。个人而言,虽是倾向于使用中古韵者,亦不应排斥新韵使用者,反之亦然。具体使用何种,可根据个人喜好决定。但为了方便别人欣赏作品,可在作品注释部分对所用韵书加以说明。并要忌讳新韵古韵在同一篇作品中混用。从学习与打基础的角度看,即便是使用新韵者,还是应对中古音系要有必须的了解。习赋之前,宜先学中古音韵。具体来说,做诗用《平水韵》,做赋除《平水韵》外,还可用《词林正韵》——因为在唐宋人赋中,用仄声韵时,合用的例子已非常多,其具体合用之准绳,与唐宋人填词时用韵是一致的。——于癸巳年丁巳佳华辛苦矣,该“关于赋用韵”之文章写得大好!与吾之用韵观一致也。吾之用韵观简单归纳便是以下三点:1、“限韵题之八韵赋章”,其用韵法度当以平水为是耳。盖“普照之阳,不关乎长江之浪”;“东郎之牖,难锁住大海之龙”也。况既限韵题,作者与其赋,便成周瑜黄盖,打挨自愿耳;欲负重锁而翩跹,一同秦武之举鼎,绝膑与否,岂敢怨他人乎?2、不限韵题之赋章,词林大可,乃最实用之选择也。盖以长短句之合尺,犹用词林,况无须演唱之赋耶?再者,韵略放宽,则词汇倍增,腹中珠玉,滚滚而出,更易于达意耳,吾侪何乐而不为?况无论何种体裁之文,立意者,乃第一要务,乃“里”也;韵律技巧诸般,乃第二要务,乃“表”也!表里之辩证,犹为重要,断不可买珠还椟,亦不可茅台美酒投诸夜壶也。然苟吾汝兄弟,同场较技,所成之赋,立意文采,旗鼓相当,而吾以平水,弟以词林,则恐弟屈居榜眼矣!此理亦不可不知也。3、至若新韵,本非洪水猛兽,更非魑魅魍魉也。然其终难与古贤接轨,无利于借鉴继承,取法已入下乘矣。此皆“秦皇焚坑”,导致当时韵书稀缺,老辈文人无策取法乎上,遂将就凑合也。老辈人如此习文多年,已成习惯,令其“迷途而返”已不现实,吾侪后生当哀其不幸也。后日文场厮杀,吾侪后生若不幸逢昔日之骁将,礼当先退兵三舍以敬其老,然苟其以老卖老、自负其名、给脸不要、穷追猛打,小弟汝效孔明骂死王朗老匹夫可也!

(0)

相关推荐

  • 中国音韵学入门——读刘晓南《汉语音韵研究教程》笔记

    吴老师 醍醐讲学 2018-05-24 吴老师案:本文主要节录自刘晓南老师<汉语音韵研究教程>,并加以组织.中国音韵学历来难懂,号为绝学,乃古汉语中最有难度的学科.我曾遍读诸家音韵学教程, ...

  • 《音韵常识(1): 音韵学的内容》

    <音韵常识(1): 音韵学的内容> 转载 2015-10-15 18:23:39 ​ 一.音韵学的内容 (1)什么音韵学 音韵学,也叫"声韵学"."汉语音韵学 ...

  • 《音韵学要略》绪论

    汉语音韵学,又称声韵学,是研究汉字的历史读音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或者说是研究古代汉语的音节结构.语音系统及其历史演变规律的科学.音韵学通过分析汉字的读音,归纳出汉语各个历史时期的语音系统,包括声母系统 ...

  • 声律

    声律 冯梦龙<古今谭概>中记载一个小故事:一家请家教,老师好饮,女主人教下人斟酒时把酒瓶倾斜着倒,意思是告诉客人酒不多了,意其自已提出来不要再饮了,但是老师不识相,女主人在内面大声叫&qu ...

  • 韵图的由来

    今现存最早的韵图<韵镜>的作者尚未考明,所以对韵图的由来只能根据历史背景推断.一般认为,韵图的起源跟佛教有关,一个比较合理的推测是这样的: 来华传教的僧人为了学习汉语的语音,他们很自然地会 ...

  • 音韵基础讲义摘选

    音韵基础讲义摘选                         --凝樱子[赵薇]     以下为辞赋班讲稿中有关音韵基础部分之摘选,今帖于此,乃冀望规范评章,稍益后来.音韵之术,若深入其中,审辩读 ...

  • 凝樱子赋

    ​电梯直达1#  发表于 2021-4-21 22:09:3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大气磅礴,辞赋雄浑:中正清韶,诗词隽远.开显学而阐弘,著微义而广衍.晖丽万有,存技法之高深:照烛三才 ...

  • 凝樱子辞赋微义好{内嵌

    巾帼佳丽凝群雄, 闭月羞花英姿呈. 天降才女子膜拜, 敢释归去辞来风. 屈原含怨赋离骚, 宋玉谏君微风骋. 李白遭谗义膺愤, 赵薇椽笔好传承.

  • 凝樱子

      凝樱子赋 [  朝颜  电梯直达1#  发表于 昨天 22:0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大气磅礴,辞赋雄浑:中正清韶,诗词隽远.开显学而阐弘,著微义而广衍.晖丽万有,存技法 ...

  • 儒商赋【凝樱子】

    儒商赋 夫民乏仁义不立,物无流通不昌.儒济于民,乃道乃德:物兴于市,为贾为商.文教若滋,当敷华于千载:生资若达,则周利于四方.是以物产丰而民即富,人文盛而国必强. 至若业曼百流,商分数类.尽物于私,其 ...

  • 凝樱子论赋系列【一】

    一.赋的体式及其划分 关于"骈文.骈赋.律赋.散体赋.文体赋"这些名词的一些具体解释,其实"百度"一下亦就大体知道了,这里就不再重复.我一一去看过,按" ...

  • 凝樱子论赋系列【二】

    一,赋的起源浅说 赋的流变关系到赋的起源.赋的来源大抵3种说法,有说是源于"古诗",所谓赋者,古诗之流也.这个"古诗",是指<诗经>.也有说赋源自楚 ...

  • 凝樱子论赋系列【三】

    骈赋.律赋句式的分类与举例说明(壮.紧.长.隔漫.提引等句式的详说) 骈赋,骈文,律赋的基本句式是四言与六言(简称4,6),及后衍生出来的如"三五七八九言句"等等,皆是4,6为基础 ...

  • 凝樱子论赋系列【四】

    辞.赋之别 辞亦指楚辞,说宽一些,也可包涵一些其他的韵文类.早期辞的特点是用"兮"来调和整句或上下句的语调,因为那会没有用平仄控制音调的说法,而"兮"这个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