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载祥治疗顽固性失眠经验

失眠指患者对睡眠时间和(或)质量不满足,并影响白天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随着社会城市化进程的发展,生活压力大、节奏快,失眠的发病率逐年攀升,2006年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成都、杭州等6城市普通人群调查显示,成年人在过去12个月中睡眠障碍发病率为57%,其中53%的人症状超过一年。失眠与许多疾病互为因果:可以继发于各类疾病,而长期失眠又会使免疫力降低,并增加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尤其慢性失眠和用药效果不佳的顽固性失眠,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治疗尤为困难。西医的安眠药和抗焦虑抑郁药的现状是有效率低、复发率高、副作用大。史老师治疗顽固性失眠有丰富的经验,缘于对失眠病理机制的深入理解,虽很少应用镇静安神之品,却多能获效。本文收集并分析2012年6月至2013年1月间,史老师治疗的失眠病例,探寻史老师治疗失眠的特点,以及失眠形式与病机、方药之间的潜在联系,共同学习,以飨同道。

1.  病历资料

共收集到慢性失眠的病例51人,男16人,女35人,平均年龄54.6岁。失眠的诊断标准:国际疾病分类第 [1] 十版(ICD-10)入睡困难,持续睡眠障碍或睡眠后没有恢复感,每周3次并持续至少1个月,导致明显的不适或影响了日常生活;慢性失眠为以失眠为病程>6个月。主诉者21人,失眠作为其他主症之伴随症状者30人。失眠为主诉前来就诊的患者以女性占多数,女性18人,男性3人;其他主诉伴失眠的病例中,女性17人,男性15人,性别差异不明显。病程平均6年(10个月~25年),治疗前平均有效睡眠时间2-3小时,平均起效时间3天,治疗后平均有效睡眠时间6-7小时。

所用方剂达23首之多(表2)。单方治疗(升陷祛瘀汤、酸枣仁汤、二仙汤、归脾汤、晕可平、柴芩温胆汤、血府逐瘀汤、一贯煎、吴茱萸汤、少腹逐瘀汤、羚羊钩藤、地黄饮子)的病例数为14,其余37例均为合方治疗。升陷祛瘀汤方应用的频次最多,单独应用3次,与它方合用18例次(合二仙汤、瓜蒌薤白半夏汤、柴胡桂枝干姜、温胆汤、交泰丸、甘麦大枣汤、四逆汤、生脉饮、补阳还五汤)。封髓丹合羚角钩藤汤1例。

由本组病例可见失眠分两大类,一为虚证:脏腑气血津液的虚损,主要涉及心脾两虚、肝血不足、肾阴不足、心阴亏虚,心阳不足。二为虚中夹实:如肝阴肾阴的不足导致内生虚火上炎扰心,伴程度不等的血瘀和痰湿。本组病例虽例数有限,但显示辨证与失眠特点之间存在一定规律,即多梦、眠浅、易醒的患者多属虚证(阴虚、气虚、血虚);入睡困难的患者多伴有痰、火、血瘀之邪。可能的解释是阳气相对亢胜或为邪气所扰,不能顺利转入阴分,从而导致入睡困难;阴分不足,难以持续涵育阳气,导致睡眠轻浅、多梦易醒。辨证分型与失眠特点之间的规律尚需更大样本的研究证据。

2.  典型验案

2.1. 调升降——升陷祛瘀汤验案

刘某某,男,65岁,2013年3月18日诊,诉失眠1年,加重2天。两天来完全不能入睡,伴有自汗,腹泻,5-8次/日,褐色粘痰,咳痰不畅。既往有高血压病。查:血压115/80 mmHg。苔白腻,舌面有白涎,舌质暗,脉细,左寸弱。辨证:气陷血瘀。治法:升陷祛瘀。处方:

生芪30g       柴胡10g       升麻10g        桔梗10g

山萸肉20g     知母20g       三棱15g        莪术25g

法半夏60g     夏枯草30g     炙桑白皮15g    陈皮15g

枳实15g       内金15g       茯苓30g        杏仁10g

炙草10g       14付,水煎服,每日1付,每日两次。

药后当天可安睡6小时,咳痰减少,随访半年失眠未再复发。

【按】此为应用升陷祛瘀汤来调节气机升降治疗失眠的典型案例之一。患者长期失眠,加重两日,史老临证善抓主证,根据血压偏低、腹泻、自汗、左寸脉弱,判断为气虚下陷为之病机,给与升陷祛瘀汤加味,效如桴鼓,且效果持久。咳嗽上气、咳痰不畅,为痰瘀阻肺,妨碍了气机升降,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气不能制下又生腹泻,故给与半夏、夏枯草、陈皮、茯苓祛痰,杏仁、桑白皮宣肺理气,枳实一味降气药,全方有升有降,使气机得以运转。《内经》六微旨论曰∶“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升降出入,无器不有,器散则分之,生化息矣。” 史老师临证最重视调节气机升降,遇失眠病例并不急于用重镇安神的对症治疗方法,而是审证施治,才能使效果持久,病情不易反复。

2.2. 和阴阳——二仙汤验案

赵某某,女,41岁。2012年12月6日首诊,诉失眠、多梦5年余。每夜只能睡3-4小时。伴四末不温,饭后立即要排大便,腰痛、小腹疼痛,心烦易怒、月经量少,色暗,有血块。既往史:盆腔积液,乳腺增生。查:脉细不畅,苔薄质暗,舌下静脉淤滞明显。处方:

仙灵脾10g   巴戟天10g 仙茅3g 山萸肉15g

知母10g  黄柏10g柴胡10g  桃仁10g

红花10g  生地15g当归15g  川芎15g

赤芍15g  枳壳10g桔梗10g  川牛膝15g      7付,水煎服。

2013年1月10日复诊,失眠已消失,每夜安睡6小时;小腹痛、心烦易怒消失,手足温热,腰痛十去其八。仍饭后即大便,加茯苓8g,炒白术5g,14付。诸证缓解。随访半年未复发。

【按】中年女性,除失眠外,主诉甚多而分散在多个器官系统,有器质性的,也有功能性的(躯体化障碍)。而从中医角度看,这些症状都与阴阳不调相关,月经量少、脉细不畅、心烦易怒为肝血虚基础上,阴虚化热扰心且血瘀;腰痛、四末不温、盆腔积液为肾阳不足。因此治疗上首先要调节阴阳,选用二仙汤,合血府逐瘀汤以养血活血祛瘀。方中仙茅、仙灵脾、巴戟天为补肾阳之柔剂;山萸肉、知母、黄柏滋肾阴而清虚热;当归、赤芍、川芎、生地、桃仁、红花养血;柴胡、赤芍、枳壳、桔梗疏肝理气。失眠消失后,还有饭后即便的症状,加茯苓、炒白术、芍药,有有痛泻要方之意,诸证悉除。病机把握准确,用药精当,故效佳。

2.3. 畅气血——血府逐瘀汤验案

郝某某,女,67岁,2012年11月29日首诊,主诉失眠30余年,入睡困难,间断服用安定,每夜间断睡5小时。伴头晕耳鸣,心悸,乏力,易疲劳,夜尿频,3-4次。口干口粘。苔薄腻,舌质紫,脉细弦尺弱。处方:

柴胡10g       枳实10g         赤芍15g          当归15g

川芎15g       桃仁10g         红花10g          生地15g

桔梗10g       川牛膝15g       半夏30g          白蒺藜15g

7付

12月31日复诊,失眠显著改善,入睡快,每夜6小时,夜尿减少至2次。

【按】此例老年女性,失眠30余年,从症状上分析,属气血两虚,加之久病必瘀,故从活血化瘀基础方,血府逐瘀汤入手,加半夏、白蒺藜化痰、理肝气。此患与赵某某都用了血府逐瘀汤,但此患者已绝经,并无痛经、色暗、血块等表现,其实血府不特指子宫,《素问·脉要精微论》说:“夫脉者,血之府也。”中医治病,只要辨证准确、用药对路,病程即使很长,同样可以效如桴鼓。

1.4. 化痰浊——半夏秫米汤

王某某,女,65岁,乏力,气短1月余。1个月前乏力气短,胸闷憋气,不能平卧,尿少,下肢浮肿,以心衰住院,行血液透析治疗。现胸闷和浮肿已缓解,可平卧,仍乏力气短,伴恶寒,纳呆,欠寐,每天只能睡0-2小时,便秘,6-7日1行。既往:慢性肾功能不全2年,糖尿病10年,高血压病20余年。舌苔白腻,舌质淡暗,脉沉细弱。处方:7付

淡附片15g     炙甘草10g       红参10g          干姜10g

生姜15g       茯苓15g         白芍15g          半夏30g

苡仁30g

复诊时诸证好转,睡眠每天已可达5小时。

【按】患者年高多病,现心肾两脏功能不全,属久病体虚之体,现主要症状乏力气短、恶寒、苔白、脉沉细为阳虚之证,阳虚水停而致尿少、浮肿,纳呆苔腻为脾阳不足,痰湿内生,便秘为虚秘。失眠虽不是主诉,但非常严重,每日睡眠不足2小时,甚至彻夜不眠。根据阳虚水停、痰浊内蕴的病机,史老师以真武汤合半夏秫米汤化裁。半夏秫米汤出自《内经》,半夏归脾、胃、肺经,性温味甘能通阳、燥湿化痰、和胃降逆而通泄卫气,秫米性味甘凉能养营,益阴而通利大肠也。故半夏秫米汤是一张作用于脾胃的方剂,半夏通阴阳(收割于阴阳相交之季),秫米能和脾胃,用于脾虚痰湿导致的失眠。因药房不备,以性味相近的苡仁代之。苡仁性微寒味甘、淡,归脾、胃、肺、大肠经。以苡仁代替秫米,更可加强健脾渗湿的作用,另外其甘寒之性可制真武汤中附子、干姜、红参的温燥。

2.  讨论

2.1. 中西医对失眠的现有认识

西医将失眠按病因分为四类:躯体因素、环境因素及不良睡眠习惯、精神心理因素、药物因素引起的。治疗方法包括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以及药物治疗,小剂量短时间使用安眠药最常用的方法,但安眠药有依赖性与成瘾性,由于改变了自然的睡眠脑电活动,次日仍感昏沉疲劳;其他还有心理治疗和物理疗法。

过去的40年来西医对睡眠机制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证明脑内一些关键性结构的生理、生化过程对睡眠具有重要作用:①慢波睡眠的关键性脑结构:缝际核、孤束核和视前区、前脑基底部;②异相睡眠的关键性脑结构:桥脑大细胞区(“开细胞”)、蓝斑中小细胞(“闭细胞”)、外侧膝状体神经元和延脑网状大细胞核等;③与睡眠有关的化学物质:单胺类、胆碱类和多肽等神经递质;(3)下丘脑的视交叉上核与生物钟起着重要的作用。

中医称失眠为“不寐”、“目不暝”、“目不眠”、“不得眠”、“不得卧”等。中医历代文献对失眠病机的认识不一,主要有营卫阴阳论、脏腑论、邪气论和其他。《灵枢·大惑论》:“阳气尽则卧,阴气尽则寤。”《灵枢·口问篇》云:“阳气尽,阴气盛,则目瞑;阴气尽,而阳气盛,则寤矣。”阴主静,阳主动,人体阴阳不能协调平衡,相互变动节律紊乱,或阴偏衰、阴不敛阳,或阳偏胜、阳不入阴,则阴阳失调、阴阳不交,均可导致脑对人体正常睡眠生理活动的失控,不能与自然界昼夜节律性相应,故而失眠:正如《类证治裁·不寐》云:“阳气自动而之静,则寐;阴气自静而之动,则寤;不寐者,病在阳而不交阴也。”

脏腑论认为失眠与五脏俱有关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思忧恐。”《素问·宣明五气篇》云:“五脏所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 《血证论》所云:“寐者,神返舍,息归根之谓也。”心之神志异常而致失眠多为迟寐,甚或彻夜不寐。肝之神志异常而致失眠多为欲寐不能,寐浅多梦。脾之神志异常而致失眠多为睡前多思纷纭,入睡困难。肺之神志异常而致失眠多为睡眠轻浅。肾之神志异常而致失眠多为其特点是早寤,或达旦不眠。但是,由于各个脏腑间存在五行相生相克的复杂关系,失眠的病机往往涉及多个脏腑,所以文献中所述五脏对应的失眠特点往往交织在一起,难以辨识。

2.2. 史老师对失眠的辨治思路

史老师认为失眠是机体阴阳气血失衡的敏感指标,应予高度重视。在治疗睡眠障碍时,首先注意查找病因,利用客观检查排除伴发的器质性疾病,然后从中医理论出发进行辨证论治,不用安眠西药。认为不寐或多寐的病因虽多,但不外阴阳气血失调。为了理解中医关于睡眠生理,史老让我重点参阅《灵枢·邪客第七十一》,经文曰“黄帝问于伯高曰:夫邪气之客人也,或令人目不瞑不卧出者,何气使然?伯高曰:五谷入于胃也,其糟粕津液宗气,分为三隧。……昼日行于阳,夜行于阴,常从足少阴之分间,行五脏六腑,今厥气客于五脏六腑,则卫气独卫其外,行于阳,不得入于阴。行于阳则阳气盛,阳气盛则阳桥陷,不得入于阴,阴虚,故目不瞑。”史老师治疗治疗失眠总以 “法天地,顺自然”为根本原则,以“调”为主,重在运枢机(柴胡类方)、调节升降、阴阳、气血、虚实,和脾胃(半夏秫米汤)寒热承制,若单用镇静安神之品对症治疗恐如隔靴搔痒。而人体的升降关系有3对:肝气升于左、肺气降于右;脾升胃降;心火与肾水,在治疗中均要顾及。所以升陷祛瘀汤是史老师最常用的方剂,此方的优点是照顾到气机升降的调节,平调阴阳,可单独应用,更常用与其他方剂合用治疗多种慢性病。

史老师还强调应用量化指标来评价疗效,总是详细询问、客观记录治疗前后以下变化:患者每夜的有效睡眠时间、入睡困难、多梦、早醒的改善情况,以及对安眠类西药的需求量。

综上所述,睡眠障碍是一种病理状态,既是各种疾病阴阳失调的反应,又可作为致病因素加重原发病,需要重视,及早加以有效治疗。中医治疗睡眠障碍,重在辨证,史老师治疗睡眠障碍的特点是不局限于重镇安神药物,突出“调谐升降与阴阳,兼顾五脏和气血,焉需重镇安神药,明察病机是关键。”本文转载自http://blog.sina.com.cn/u/5246716694

(0)

相关推荐

  • 【黄仕沛】经方辨治睡眠障碍

    [黄仕沛]经方辨治睡眠障碍 接上两期: [黄仕沛]仲景甘草泻心汤的临床应用(上) [黄仕沛]仲景甘草泻心汤的临床应用(中) [黄仕沛]仲景甘草泻心汤的临床应用(下) 睡眠障碍中医称"不寐&q ...

  • 顽固失眠老不好?可能是血瘀!中医1个名方,活血化瘀,助睡眠

    <马王堆医书·十问>曰:"一夕不卧,百日不复."睡眠是我们日常的生理需求,中国睡眠研究会也指出,良好的免疫力来源于优质的睡眠. 然而,在当代,对于很多人来说,睡个好觉越 ...

  • 论夏枯草代半夏秫米汤中秫米之妙

    失眠在临床上是一种常见病及多发病,主要症状为入睡困难.易醒.早醒和睡眠质量低下.中医对于失眠的认识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长期治疗失眠的过程中,总结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药对和处方,这些处方不仅疗效好,而且 ...

  • 【理法方药】谷世喆教授针药结合治疗顽固性失眠经验(下)

    导读 谷世喆教授是国家名老中医,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谷教授师出名门,且家学渊源,从事中医针灸的临床.科研.教学工作40余年,擅长针药结合治疗各种疑难杂病,辨证精微,用药平 ...

  • 张锡纯调气养神汤治疗顽固性失眠经验

    文章摘要:失眠古称不寐,是指经常性睡眠减少而言,或不易入睡,或睡而易醒,醒后再不能入睡,甚至彻夜不眠的一种病证.失眠的病因,主要是由于外感.内伤诸因素导致脏腑功能紊乱,气血阴阳的相对平衡失调,以致心神 ...

  • 张锡纯治疗顽固性失眠经验

    治疗顽固性失眠经验 失眠古称'不寐',是指经常性睡眠减少而言,或不易入睡,或睡而易醒,醒后再不能入睡,甚至彻夜不眠的一种病证. 失眠的病因,主要是由于外感.内伤诸因素导致脏腑功能紊乱,气血阴阳的相对平 ...

  • 【理法方药】谷世喆针药结合治疗顽固性失眠经验(上)

    导读 谷世喆教授是国家名老中医,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谷教授师出名门,且家学渊源,从事中医针灸的临床.科研.教学工作 40 余年,擅长针药结合治疗各种疑难杂病,辨证精微,用 ...

  • 『名医经验』谷世喆针药结合治疗顽固性失眠经验

    『名医经验』谷世喆针药结合治疗顽固性失眠经验

  • 和调督任针法治疗顽固性失眠经验分享~

    失眠,作为常见的一种睡眠问题,越来越引起广泛关注,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快速上升趋势,已成为一种难治性疾病.据有关部门推断,到2020年,全球失眠症患者数预计突破7亿.世界卫生组织(WHO)一项统计表 ...

  • 史载祥教授应用 桂芍知母汤 治疗顽痹经验举隅

    桂芍知母汤出自<金匮要略卷上: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史老师临床常用本方治疗各种痹症表现为关节肢体肿痛痛.活动困难者,根据感受邪气种类.受邪部位.寒热.兼证之不同,加减用药,每每取得良效 ...

  • 『名医经验』史载祥教授应用大建中汤治疗寒性腹痛经验

    史载祥教授是中日友好医院中西医结合心内科首席专家.主任医师,全国第3.4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博士生导师.他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40余载,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史教授尤其擅长运用 ...

  • 史载祥运用复元活血汤治疗外伤性硬膜下积液(血肿)的经验

    发表者:赵东奇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血肿)是颅脑损伤的一种特殊的病理类型,近年来随着CT和MRI 的广泛应用,本病的发生有增多的趋势.临床表现主要有头痛.头晕.有时伴恶心.呕吐,记忆力减退.嗜睡.抽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