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少将向守志:老百姓为帮八路军抗日,2个月消灭50万只狗

01

 秦基伟的机枪手

向守志,是四川省宣汉县人,早年辍学务农。当时红四方面军路过他的家乡,16岁的向守志便决定参加红军,成为一名红军战士。别看当时他的年纪小,但是在战场上的胆色,一点都不输其他人。这样年纪小又敢打的“红小鬼”,自然是受到上级的欣赏!

时任副团长的刘昌毅对向守志更是欣赏有加,在某次战斗结束后,刘昌毅便找到向守志,想要让他当个排长,带领队伍。不过当时的向守志却选择拒绝,因为自己的年龄太小,担心别人不服气,于是选择继续当战士。

不过随着向守志在战场的表现,还是得到大家的认可,在立下战功后,便将他提拔为班长。对于这个职务,向守志选择了接受。此后他便跟随着部队到处征战,在军中的职务也不断上升,在抗战爆发后,他便被调到129师771团机枪连担任连长!

1938年3月16日向守志带领机枪连参加了神头岭伏击战,当时的向守志下令,让所有人放开手脚打,所有的子弹都不准留。在这次战斗当中,共毙伤俘日军1500余人,缴获长短枪支500余支,打出了八路军的威风。

此后的战斗中,向守志也让日军领略了自己的厉害,打出了自己的威风。当时的秦基伟担任太行分区一分区司令,向守志就是他的部下。在得知向守志的事迹后,秦基伟便高兴的说:“有了向守志,我就有了一把利剑,谁也不怕!”在此后的行动中,向守志所带领的部队,不管是打头阵,还是断后,都表现出强大的战斗力。

因此向守志便拥有了一个绰号叫“秦基伟的机枪手”,成为秦基伟最为看重的将领之一!

02

打狗背景

1938年后,随着日军战线的拉长,这就导致日军兵力不足,只好回军安定后方。这时候的八路军根据地便成为日军的主要目标,为此日军开展多种形式的扫荡方式,严重的压缩中共的活动空间,这时候隐蔽性便成为八路军需要考虑的问题

当时冀中地区的地形条件加上日军的针对,让八路军的行动受到很大限制。为此八路军在夜间的行动也就大大增加,保密问题也愈发的严重。打狗运动的兴起,主要是中共对于隐蔽性的需求,另一方面也跟日军的严防死守有关。

在农村当时家家户户都有养狗,以此来预警、保卫家中的财富。在平时养狗无伤大雅,但是在当前这个节骨眼上,狗的叫声会暴露中共人员的行动,直接威胁到生命安全。当时河南村事件,就是因为敌人通过狗叫声,摸清八路军行动路线,给我们带来血的教训!

八路军也想过其它办法,比如说用棉花包脚,来减少脚步声!可是狗的嗅觉灵敏,我方人员很难保证隐蔽性,如何处理狗叫便成为中共急需解决的问题!

03

 打狗进行时

1939年冬天,八路军正式开展打狗运动!当时冀中地区八路军的最高将领便是向守志,他亲眼看到老百姓为能够帮助八路军战胜日军,亲自将自己家的狗给杀掉,这让他非常感动,哪怕是多年以后,向守志都经常提起冀中老百姓,对抗战胜利作出的贡献。

在打狗运动当中,向守志所管辖的部队,按照上级的要求!非常注重老百姓的情绪和态度,通过各种方式,来做百姓的思想工作,让百姓明白这项运动开展的原因。正是这样,才会得到老百姓的认可,使得这项工作慢慢开展顺利。

根据史料的记载,在这场运动中,老百姓们2个月的时间共计消灭50~60万只狗,使得当时的冀中地区几乎看不到狗的踪迹。打狗运动的成功,让中共人员的隐蔽性大大的增强,使得敌军无法在轻易的发现我军行动轨迹。

当然这50~60万只狗也没有白白的死去,一方面狗肉可以充当粮食,解决当时粮食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狗皮还可以加工当成衣物。当时在士兵中还流传有这样的歌谣,“狗皮好,狗肉香,吃饱穿暖打东洋,浑身上下有力量。”

04

 吕正操的回忆

对于打狗运动,吕正操将军曾在回忆录中提及,他说打狗,也可以说是冀中地区的一种一举三得的特殊运动,也是平原游击战的一种群众性的创举,对反击日军起到很大的作用。据说这场运动一开始是冀中开始的,然后冀南随后跟上,到后来山东也跟着学起来。在当时,狗皮褥子和背心,是最受欢迎的被服!

作者

  乔木衫,历史爱好者,喜欢研究开国将帅,近代史。当年明月在,曾照彩云归,让我们共同领略英雄人物的传奇故事。

微信号|百年人物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