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凌随笔:华山散记
【张亚凌,《读者》等签约作家,《语文报》等专栏作家。小小说传媒签约作家,数十篇美文被选作中、高考试卷,收录进寒暑假作业及多种课程辅导资料。出版散文集《回眸凝望》《心似花开》《时光深处的柔软》《岁月,芬芳了记忆》《草也有自己喜欢的模样》《有多深爱就有多美好》《为你摇响一串风铃》《努力,只为不辜负自己》《味道》等,散文集曾获“叶圣陶教师文学奖”“杜鹏程文学奖”。】
随笔
曾经,年年暑假爬华山,那时体力充沛劲头十足。那时,我正年轻,儿子尚年幼。
华山散记
文/张亚凌
总忘不了那次陪几位远道而来的朋友登华山的情形:
才上了青柯坪,就已气喘吁吁,腰疼腿疲力不从心。遇见店铺、阴凉,都是诱惑。可又的的确确不需要补给什么,犹犹豫豫就毫无遮掩地逃逸出来,不好意思地爬满脸庞。“不买没关系,进来坐坐。”店铺的女主人笑着开了口,“来人都买的话,我还供不上货呢。”
于是坐下歇息,是有歉意,更多的则是感动。她不漂亮,却很耐看,沉静柔和的美。
休息好后继续前行。
攀上千尺幢,过了百尺峡,看了老君犁沟,直奔苍龙岭。一路走来,竟然觉得店铺的主人们都像在青柯坪遇到的那位:如大山般的朴质,没让“利”漫过心头的平和。
——是不是山在滋养人的性情?
想想看,经年累月与山对视,山的浑厚便浸入心底,性情里自然平添了山的大气。
与那个挑山工相遇是在陡峭的苍龙岭上。
50多岁的样子,黝黑的皮肤,直竖的短发根根劲头十足。让我铭记的不是他那攀援陡壁手不沾担却能悠然平稳而上的高超技艺,也不是他那韵味十足的悠扬笛声,而是一脸平和的笑。那笑,如荡开的涟漪,使整个脸庞都生动起来。
五云峰上,又邂逅了一个特色挑山工。他正坐在台阶上引吭高歌。歌声竟是如此潇洒恣意,绵厚的声音似乎想划破云际,那味儿颇似刘欢在唱《好汉歌》。我是不懂歌唱的,可还是惊讶于他纹丝不动地坐着竟能打开喉咙稳定喉结让气流如此通畅。
一路翻山越岭,有这种闲情逸致的挑山工还真不少。扁担的两头挑着生活的重负,却晃悠出别样的情致,——将一种辛苦或无奈打磨成精致,也成了游客眼里最美的风景。
华山,是你的滋养你的恩赐吗?
下山途中,遇见一位72岁的老人,他竟然不坐缆车,和我们一起从“智取华山路”下山。这是一条很陡峭的台阶,有那么一段,往下看去,竟有种垂直的感觉。
老人家手里拿着拐杖,抓铁索很不方便。我几次要帮他拿拐杖,他都断然谢绝。直到最陡峭时,老人家笑着说:“东西成了累赘,咱就不要了。”将拐杖扔了下去。
“东西成了累赘,咱就不要了。”多么洒脱的一句话,难怪一把年纪还攀登华山,着实是骨子里的华山情结,陡峭而不绵延。
是的,心里装着太多的尘俗奔华山而来,想将华山踩于脚下。殊不知,我们最需要的,是关注的眼睛聆听的耳朵。我们前来,带着朝圣的心拜谒华山的。
当然,华山也见证了我儿子的坚强:从进玉泉院上去直到下山,年仅7岁的他丝毫不让步地一直背着大旅行包,都不让我碰一下。他说,他是男子汉,不能让华山笑话。朋友们都摸着他的小脑袋笑了。
见证了沧海沧田岁月风云的华山,你肯定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