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平的最后一谋,巧妙布局平定诸吕之乱,为汉文帝刘恒掌权铺好路

  在平定诸吕之乱之后,代王刘恒被拥立为新帝,是为汉文帝。本来刘恒没有任何根基,却意外地没有变成铲除诸吕的功臣的傀儡。究其原因,背后是陈平操控三个阵营五股势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第一阵营:大臣集团

  大臣集团为首的主要是陈平、周勃、灌婴,其中陈平是真正的操控者,所有计谋都出自他之手;周勃是名义上的首领,实际的执行者,执行军事行动的领导;灌婴则是周勃的副手,埋伏在吕氏集团中的内应。

  陈平先是策动齐王刘襄从外围兴兵讨伐诸吕,使得吕产不得不应战,派遣大将军灌婴带着朝廷的一半兵权前去应战。灌婴是大臣集团三首脑之一,得了兵权直接倒戈,解除吕氏集团外围的势力。

  接着陈平用计拿到长安城禁军北军的兵权,交给周勃,然后周勃又去协助刘章控制南军,过程十分顺利。至此长安城处于大臣集团掌控之下,诸吕没有武力支持,随即被清算灭族,直至兵变结束。

  论功劳,陈平大于周勃大于灌婴。实际汉文帝刘恒也是这么排序的,但陈平还是将首功让给了周勃。于是陈平被任命为左丞相,周勃被任命为右丞相,灌婴为太尉,物质奖励方面也是周勃大于陈平大于灌婴。

  陈平的这一态度转变,我们可以推断出他已经不再恋权了,所以自然谈不上被汉文帝刘恒忌惮。陈平曾说自己使用阴谋太多,怕遗祸子孙,从这个层面也可以理解他功成身退的动机。再说了陈平在汉文帝刘恒掌权的第二年就死了,年迈的他也没多少机会培植势力。

  与此相似的,灌婴作为老臣虽然受到汉文帝刘恒的重用,但在第四年就寿终正寝了,同样也没有多少机会与心思去跟汉文帝刘恒争权,所以至死都十分忠诚于汉文帝刘恒,也深受汉文帝刘恒信任。

  倒是周勃比较例外,情商不够,没有看明白。后来大权在握,受到汉文帝刘恒的忌惮。在被他人诬告之后,受了牢狱之灾。经历此劫,周勃也开悟了,退出政坛,于汉文帝执政的第十一年病逝。这个过程中,周勃也没有表现出反抗的迹象。

  大臣集团为首的陈平、周勃、灌婴实际都不是贪权恋势的小人,而是正人君子,大忠臣,没有野心。他们的态度决定了朝中的风向,汉文帝刘恒才能稳稳当当地接下皇位。

  不过陈平对第二阵营的布局与谋划,才是铲除诸吕行动中最精彩的部分。

  第二阵营:宗亲集团

  在外围的首功要算第一股宗亲势力齐王刘襄了,他是刘邦的庶长子刘肥的长子。正是刘襄的起兵,分散了吕氏集团一半的兵权,大大缓解了长安城中的大臣集团策划兵变的压力,其重要性不亚于周勃。

  本来刘襄是有机会获得帝位的,但是大臣集团偏偏选择了没有根基的代王刘恒,也就是刘襄的叔叔。不过陈平的布局很巧妙,灌婴带着从吕氏集团骗来的兵权,横在刘襄与长安之间,使得刘襄没法直接带兵攻入关中。如果刘襄硬闯,师出无名,且实力不足以消灭灌婴。所以刘襄只能听凭大臣集团做决定立谁为新帝。

  更何况刘襄还得罪了第二股宗亲势力刘泽,直接坏了他的好事。

  刘泽的辈分很高,是汉高祖刘邦的远房堂兄弟,是刘襄的叔公,刘恒的堂叔。本来因军功受封营陵侯,吕后执政期间,又因为妻子是吕后妹妹吕须之女,受封为琅琊王。

  虽然刘襄是齐王,却未占领齐地全境,因为琅琊这块区域是属于刘泽的。很显然刘襄起兵依靠那点兵力是没信心的,于是想拉刘泽入伙。但是刘泽又跟吕氏集团有姻亲关系,刘襄实在不放心这个叔公,于是便将刘泽骗到自己的地盘,然后软禁起来。接着刘襄就乘机夺走了刘泽的兵权,掌握了齐地所有兵马之后才放心攻向关中。

  刘襄这一通操作,直接惹怒了叔公刘泽,遂结仇了。兵变结束后,刘泽得以脱身跑到长安,便开始阴那个可恶的侄孙了。他先是骗刘襄说大臣们都想推举他为新皇帝,大意的刘襄信以为真便独自跑过去了。

  这里需要注意一下,陈平对灌婴安排再次起了作用。刘襄不能率领大军进驻长安,就只能自己独自跑过去,这样一来,拥立新帝期间,刘襄也不能随便出长安,齐军也因为刘襄成为“人质”也不敢乱来。

  刘襄一到长安,刘泽马上改口,说齐王的舅父驷钧身上有吕氏集团的影子,直接否掉了刘襄的帝王梦。很多史学家都认为拥立代王刘恒是符合大臣集团的利益的,但他们都忽略了明面上的拥立首功还是刘泽这位德高望重的汉室宗亲。

  如此一通作用之下,代王刘恒入京之后,登基为帝,成为定局之后,刘襄也不得不退兵,眼睁睁地看着皇位失之交臂。

  更何况,刘襄安插在大臣集团中的“内应”态度也十分暧昧,帮不到他什么忙。这个“内应”便是刘襄的亲弟弟刘章,就是帮助周勃夺取南军兵权,斩杀吕产的那位。刘章一直是听从陈平指挥的,但很多年后汉文帝刘恒听说了刘章曾支持过刘襄而疏远了他。这些信息串联起来,我认为刘章应该是属于“骑墙派”,游走于大臣集团与宗亲集团之间,亦属于宗亲集团的第三股势力。

  从以上我们不难看出,宗亲集团是不团结的,齐王刘襄野心很大,刘泽实际是偏向大臣集团的,刘章属于骑墙派,这三股势力基本都处于陈平的掌控之下,所以不会对汉文帝刘恒的皇位构成威胁。

  第三阵营:代王集团

  天上掉馅饼的事情,一开始代王刘恒还不相信。包括他的亲信宋昌、张武,也一直犹豫,一度劝刘恒称病推迟。但毕竟皇位还是有诱惑力的,后来刘恒还是派舅舅薄昭去探路,确定没问题之后才放心前去长安。

  但即便这样刘恒还是一路忐忑不安,周勃最初献上兵符的时候还拒绝了,等到皇宫才正式接受兵符。这一举动也表明周勃、陈平等人没有成为权臣的野心,他们是很希望权力平稳过渡的。

  很有意思的是,刘恒住进了未央宫,连夜将禁军的兵权全部安排给了亲信宋昌、张武。这说明刘恒还是有些不信任他们的,但他这么做也没错,这是保障自己人身安全的基本做法。

  前面说过大臣集团当中,除了周勃稍微压制一下,其他人都放过了,刘恒确实没有受到来自大臣集团的威胁,所以掌权很顺利。

  宗亲集团那三股势力,刘恒也做了一系列平衡。刘恒先是重用刘章再疏远,解除这一股势力的威胁;然后将刘泽改封到燕地,变成比琅琊王更大的燕王;而琅琊故地,则划给了刘襄,使得刘襄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齐王。另外刘泽是亲近刘恒的,安排在刘襄的后方,也有钳制刘襄的作用。

  如此一来宗亲势力的内部矛盾也一一化解了,利益分配均衡且巧妙,汉文帝刘恒的皇位更加稳固了,自然不需要对功臣们大动干戈。

  不过话说回来,汉文帝刘恒这些小动作的前提,还是建立在陈平对大臣集团、宗亲集团这两个阵营的布局的基础上。所以也可以认为陈平为汉文帝刘恒代王集团势力铺好了路,也属于他的布局的一环。刘恒没有成为傀儡,最应该感谢的还是陈平。

  能够协调好这五股势力,陈平真不愧是“阴谋家之祖”!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