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岁博士毕业,32岁成清华博导!他单篇论文引用量接近1.1万次 2024-06-22 16:47:39 设为 “星标”,重磅干货,第一时间送达!来源 | 长沙晚报、湖南教育电视台转载自| 募格学术近期,各校优秀的青年学者喜获杰青的新闻频出,小募关注到在2020年清华大学一位32岁的博导已获得了优青,可谓是青年俊才!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走近他的故事吧~黄高,道林镇华鑫市村人,2005年毕业于宁乡一中,27岁获得清华大学博士学位,随后前往美国康奈尔大学计算机系继续博士后深造,博士后第二年他的研究《Densely Connected Convolutional Networks》就获CVPR2017最佳论文,并被编入多本深度学习著作,单篇引用量于去年已经接近1.1万次。目前在NeurIPS,ICML,CVPR等国际顶级会议及IEEE多个汇刊共计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被引用18000余次。▲黄高曾获2016年全国百篇重大影响国际学术论文、2018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Super AI Leader(SAIL)先锋奖、2019年吴文俊人工智能优秀青年奖等多项荣誉。如今,年仅32岁的黄高已是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2020年,成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同年获阿里巴巴“达摩院青橙奖”。-PART01-27岁博士毕业读完博士后回母校任教“黄高个性强,不服输!从小就有一个上清华的梦。”近日,记者见到其父亲黄星耀,一说起儿子黄高,就神采奕奕,一脸自豪。据了解,其父亲黄星耀中年才得这一满崽,倍加疼爱,在学习上从来不施加压力。但黄高从小学习就非常认真刻苦,坚持自主学习,一步一个脚印,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到大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可以说是一帆风顺。黄高的三姐黄永明介绍,黄高喜欢看姐姐们读的书,不管能不能看懂,他都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黄高的生活照“别人的孩子是玩耍得不记得学习,而黄高是学习得忘记了玩耍,总要我三催四请才出来,一眨眼功夫,又跑回房间看书去了。”黄星耀乐呵呵地说。黄高的姐姐们也都是学霸,都通过读书跳出农门,改变了命运。“我爸常说弟弟是国家培养的,要懂得感恩。无论学到什么程度,最终一定要回国家做贡献。”黄永明说,黄高在美国博士后毕业后,世界500强企业的聘书都收到了十余份,但黄高谨记父亲的教诲,毅然决然选择回国,回到母校清华,从事人工智能和深度学习等科研工作。-PART02-科研最美妙的 就是尝试去拓展知识的边界在黄高刚开始攻读博士学位时,人工智能领域深度学习的工具还在发展中。优化算法等现在看来简单到仅需一行代码的操作,当时要靠一行行编程实现。许多研究者在探索如何通过缩减网络连接来降低模型复杂程度,黄高却另辟蹊径,希望通过增加跨层连接,使信息通道更加通畅,让模型中的信息能更快速地向前传递。“不断摸索新的东西,做别人没做过的事情,与未知共处,才是科研最有魅力之处。”黄高说,做科研最美妙的就是尝试去触碰、拓展人类知识的边界。2016年,黄高提出了密集连接卷积网络的大胆设想。起初并不被看好,但他与合作者始终坚持,最终突破了传统深度网络的单向直链结构,提出全局密集跨层连接范式,使神经网络实现“连接数多而计算量少”,进一步提高了运算效率。这项具有开创性的模型,获得了首届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最高奖SAIL先锋奖,被编入多本深度学习书籍,也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影像处理、人脸识别、文本翻译、语音识别等人工智能应用场景。▲黄高在工作中-PART03-以科研技术 助力抗疫工作黄高的研究大多源于日常生活中的需求,他希望用键盘“搭建”出更多智能生活的美好场景。去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之初,核酸检测还没有广泛开展,肺部CT是重要的检查手段。但由于医生数量有限,读片速度与诊断准确率均受到影响。曾在博士后期间做过医学影像分析方面工作的黄高开始思考,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减轻医护工作人员的压力。收集数据、设计算法、开发系统……研究成果很快落地。黄高与解放军总医院等单位联合开发了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CT影像快速辅助诊断系统,读图快,准确率约为96%,能辅助医生更好地做出诊断。去年2—3月,这一系统在120多家医院完成病例分析3万余例。-PART04-赶上学科发展的浪潮 既幸福又深感压力这些年,关注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者日益增多。黄高坦言:“赶上了一个学科发展的浪潮,对于研究者而言,既幸福又深感压力。”之所以幸福,是因为有很多人朝向同一目标努力奔跑。人工智能领域的很多公司、学者都已开放程序源代码。开源深度学习框架、开源应用软件、开源社区的快速发展,推动了研究互相促进和协同创新。黄高设计的深度学习框架也是开放的,在他看来,“开放的、充满活力的研究环境,能孕育出更多好成果。”▲图片均由受访者供图之所以深感压力,是因为竞争很激烈。一台用支架高高架起的电脑、满屏算法、嘈杂高温的机房,组成了黄高的科研日常。黄高习惯站着做研究来集中精神,“面对学科领域的快速发展,每个人都要跟时间赛跑。一方面要时刻追踪最新的研究趋势,了解学术界的最新动态;一方面要有很强的行动力,一旦犹豫就很可能错失机会。”“发展人工智能的故事才刚刚开始。”黄高介绍,人工智能领域还存在很多未解的问题,从基础理论、技术发展,到构建人工智能相关的伦理规范,都是科学家们面临的挑战。努力突破它们,正是黄高做科研的价值所在。黄高说:“预测未来最好的方式,就是创造未来。人工智能的前景很美好,值得我们为之全力奔跑。” 赞 (0) 相关推荐 机器人划时代对话:王田苗教授与80后博导、97年清华女学霸深度交流 足不出户!看世界机器人大会 8月22日-8月27日世界机器人大会期间,欢迎关注"机器人大讲堂"微信公众号,主页面回复"直播",即可获得"大讲堂小助手& ... “学院派”商汤科技:原创技术价值迸发 https://www.toutiao.com/a6651509438320476686/ 2019-01-28 19:33:43 距离李飞飞离职谷歌已经5个月了. 我们熟识的这位AI圈一姐沉寂了一段 ... 什么水平才能任教清华计算机系? 蕾师师 茕茕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报道 | 公众号 QbitAI 这天,我正在工位上例行做白日梦,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的招聘信息,就正正好好蹦进了我眼睛里. 我不禁好奇胆边生:想去贵系嗑盐,得到达怎样的 ... 32岁已是清华博导的他,单篇论文引用量接近1.1万次! 近期,各校优秀的青年学者喜获杰青的新闻频出.其中有一位32岁的博导已获得了优青,可谓是青年俊才. 黄高,道林镇华鑫市村人,2005年毕业于宁乡一中,27岁获得清华大学博士学位,随后前往美国康奈尔大学计 ... 最顶级的学历与最底层的学术工人,读博,你想好了吗? 今天一大早,朋友圈里各位朋友发了一堆打工人的表情符,纷纷表示自己是打工人,要努力工作,不怕苦,不怕累. 不知道博士们会不会发这些表情符,会不会认为自己是打工人.可能对博士来说,当个打工人已经是件幸运的 ... 2020高校财政决算:清华最高,中科大超预算最多,中山大学降最多 最近,各个学校陆续发布了2020年财政决算.财政预算跟财政决算不完全一样,我曾经写过预算的文章,再写写决算,因为决算表示是真正花出去(拿到手)的,更准确一些. 好几个研究机构做了一张表,我就借用一下. ... 清华最甜女教授冲上热搜!毕业康奈尔的她被哈佛抢着要,却毅然回国任教.... Oct. 15 灼见(ID:penetratingview) 强大且谦虚,这就是当代中国知识女性. 作者 | Esther 来源 | INSIGHT视界(weinsight) 又是仰望学霸的一天! 昨 ... 故事:超级美女学霸哈佛大学博士后回国,29岁成北大最年轻博导 她高考成绩优异,却不进北大.不去清华,执意填报了南京大学生物化学系:2006年她在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留学,获生物化学博士学位:2011年在美国麻省总医院及哈佛大学医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 32岁成清华博导,单篇论文引用量接近1.1万次!这位优青的故事太励志了 黄高,道林镇华鑫市村人,2005年毕业于宁乡一中,27岁获得清华大学博士学位,随后前往美国康奈尔大学计算机系继续博士后深造,博士后第二年他的研究<Densely Connected Convol ... 27岁博士毕业的她(杨雨),仅33岁就已经被评上了教授,45岁也美丽依旧 云天tyf 2019-12-31 关注 杨雨是一位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市,很有气质的女性,他今年已经45岁了,但却仍旧美丽.他的一生非常的传奇,也许很多人不得不佩服,她在七岁的时候就对古诗词产生了浓厚的兴 ... 我32岁博士毕业参加工作,先后给30多位... 我32岁博士毕业参加工作,先后给30多位"大领导"当过秘书,见惯了尔虞我诈,看尽了世态炎凉,最后我总结出50条人际关系潜规则,没人会明说,但都很重要,老实人也能看得懂. 职场上其实 ... 14岁科大少年班,22岁博士毕业,26岁成教授,学生比自己大的博导 我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各个领域都有着奇人异士.尤其是在教育领域内,因为人口基数大.加上改革开放之后的经济水平快速发展,教育质量提升受教育的环境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因而造就了一大批的学霸和神童.神童和 ... 14岁上中科大,23岁博士毕业…如今成网红?这种“网红”请多一点吧 14岁上中科大.23岁博士毕业. 袁岚峰有着天才神童般的过往, 却一朝成了人们口中带有贬义意味的"网红". 有人不解发声: 为何这个时代下, 好多学霸当上了"网红&quo ... 香港新首富诞生,超越李嘉诚:38岁博士毕业,如今靠卖电池身价2233亿 终身成长词典已上线1625/3000词条 今天是精读君陪伴你终身成长的第2771天 月初,根据福布斯全球富豪榜实时数据,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身家现为345亿美元,已经超过李嘉诚,位居香港地区第一,全球 ... 25岁博士毕业!她是南京大学医学院最年轻博导! 魏嘉,16岁考上南大,25岁博士毕业,是南大医学院最年轻的博导,已在J Natl Cancer Inst等国际著名杂志上发表64篇SCI论文.在第24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入围名单 ... 25岁博士毕业、发64篇SCI,南大医学院最年轻博导、每天从死神手里“抢人” 魏嘉,16岁考上南大,25岁博士毕业,是南大医学院最年轻的博导,在国际著名杂志上发表64篇SCI论文.在第24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入围名单中,江苏魏嘉入围个人名单. 生于19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