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论千年的“大衍之数”

“大衍之数”出自《易经》的系辞,大衍之数的那一段被认为是后世易占的粗略模型,不过奇怪的是,先秦的古籍里并没有任何关于“大衍之数”的争论,而到了秦汉后,却被争论了千年不休,直到当代也没有一个统一的定论。

我的结论是:“大衍之数”为汉初左右的时间被人窜入《易经》原本。下面将解释这一段。

“大衍之数”的原文如下:

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 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于扐以象闰,五岁再闰,故再扐而后挂。 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

解释这段绝对不能再用说文解字的老套路,尽管离了说文解字,中国的文化研究者大部分得下岗。

先不管“大衍之数”和用数,先看后面。

这是古代蓍草占的方法,操作步骤就不再说了,只说原理:“归奇于扐以象闰”,四年为一闰,三变出一爻,一变为四年,一爻12数,取数48,历经48数(年)周天差数无余(成12数一爻代入系统),与天地准,加1为用数(阴或阳开始动),加2为体数,不置闰前的状态(48+2);12又为阴历月亮和回归年太阳的周年差,“分而为二以象两”,为月亮和太阳,一顺一逆,又可视为阴阳,当运动(占卜)开始后,各减1(挂一);“挂一以象三”,挂一的目的是置闰,一变2次挂一,所以三变历经一次置闰,出一爻,对应12数;“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于扐以象闰”,将两边人为划分的数字除以4所得,类四年所行余数;“五岁再闰,故再扐而后挂”,五岁不能仅译为五年,有些大师翻译“五年2闰月”,那古人图什么,为什么要差异的指出2闰月来?这里的意思是4年后一闰,一变完成,第五年(数)开始重复这个过程,故再扐。

由上可知:大衍之数并非由河图得来,而是48数后太阳的误差得出一爻12,代入系统,则没有余数,48数后重新开始纪年,为周期之始,临五爻,所以号九五之尊。当开始变动后,即减去一,为数49,这就是为什么用数为四十九,当未开始计算时,为混沌状态,加2为50,这就是大衍之数。而后指出的河图天地之数其实对于蓍草占来说,没有使用价值,如果硬要生拉硬扯,那么可以解释天地之数包含大衍之数。当然河图表一周阴阳(日月)所行,自然有很大作用,并非否定河图作用,只是将河图总数放在这里,颇有迷惑人的味道,使得其后千年的人都照着河图凑大衍之数。也许这就是古人想传术却又有心防着人的心思。

我们来看看后世的人如何解释的“大衍之数”:

西汉京房说:“五十者,谓十日、十二辰、二十八宿也,合五十。”东汉马融说:“太极生两仪,两仪生日月,日月生四时,四时生五行,五行生十二月,十二月生二十四气,合五十。”东汉郑玄他“天地之数五十有五,以五行通气,凡五行减五,合五十。”东汉荀爽说:“卦各有六爻,六八四十八,加乾坤二用爻,合五十。”北宋邵雍说:“天数二十有五之倍数,合五十。”南宋朱熹说:“盖以河图中宫天五乘地十而得之。”清杭辛斋说:“勾股自乘合大衍数,既三三见九,四四一十六,五五二十五,巧合五十。”当代金景芳说,“大衍之数五十”应为“大衍之数五十有五”,古书可能脱“有五”二字。

一目了然,都在凑数。另外大衍之数的起源必定产生于四年一闰的历法制定的时间上下,所以现在大家知道为什么先秦之前没人讨论什么大衍之数了吧,那是因为后人窜入,时间大概在汉初。

注:假如你认为有不同解释,请在跟帖指出,但务必要使蓍草占的模型能符合日月周期,这样才有理有据。不与天地准,无法进行下一步,请不用使用各种玄幻语录和以讹传讹的神话故事来附会,请演练易数变化。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