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照一下,你给孩子的是无条件的爱、或是无条件满足,还是溺爱?
许多家长会有这样的疑惑,自己孩子的衣服和玩具已有不少了,他们常常玩几分钟玩具就丢到一边,衣服穿了几次就不想再穿,然后看到新的玩具和漂亮衣服又想要,看到好吃的东西也吵着要买,尽管家里还有很多吃不完的美食。
这时候,是否还要满足孩子的当前要求,家长们就很纠结。满足吧,又怕撑大孩子的欲望,拒绝吧,又担心会不会孩子因此受到伤害,觉得“爸妈不爱我”,或“在爸妈眼中,我还不如一件衣服或一个玩具重要”。
毕竟,很多书上都说了,要给孩子无条件的爱。
要是你遇到这种情形,会怎么做呢?
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要弄清楚两个问题:
什么是无条件的爱,它和溺爱有什么区别?
无条件满足是不是无条件的爱?
什么是无条件的爱?
顾名思义,所谓给孩子无条件的爱,要看家长在爱孩子的同时有没有附加条件。比如在孩子不捣乱、不哭闹才对他们表现出爱意,而孩子表现不如意时,大人就呵斥或打骂孩子,那就不是无条件的爱了。
无条件的爱有以下四个特征:
一、不索取回报
不带目的、没有理由地去爱孩子,而不是为了让获取某种回报,或满足自己的某种心理需求。
二、爱孩子本来的样子
不改造、不期望、不幻想。凡是带有期望、幻想和改造梦的爱,就是带上了条件。比如希望孩子学习好,或希望孩子听话,表现好等,就是有条件的爱。
三、包容差异性
尊重孩子与自己的不同,允许他有自己的个性与行为方式,甚至允许孩子犯错,在错误中学习成长。
四、是爱的行为,而不是爱的感觉
这是家长的一言一行让孩子在内心感受到家长用心的真实之爱,而不是家长自己“爱的感觉”。所以,这种爱不是家长的站在自己角度上的“为你好”。
有些家长可能会觉得:那不就是溺爱吗?
的确,很多家长会把无条件的爱与溺爱混淆在一起,但其实,它与溺爱是有着本质上的区别的。
分清溺爱与无条件的爱
首先,关注点不同。
溺爱更多的是关注孩子行为与情绪的表面,不是孩子内在的成长与心理需求。
无条件的爱,关注的不是孩子表面的行为,而是内心需求的满足,这种满足是有利于孩子成长的。
比如,孩子因为不想上学而哭闹,溺爱就是:“好吧,不想去就不去了,妈妈给老师请个假。”如果这时爸爸非要孩子去上学,妈妈就会说“你不要强迫孩子做他不喜欢做的事。”
而无条件的爱,就是看到了孩子这种情绪,但不会因此骂他,或给他贴上“不爱学习”的标签,而是关注到孩子不想上学背后的原因,理解他的心情。然后用心去解决孩子的顾虑,让孩子放下心结,高高兴兴地去上学了。
其次,解决问题的着眼点不同
溺爱是用最简单的方式来解决当前的烦恼。只关注于当下的效果,而忽略长远的影响。
而无条件的爱,则是用心给予孩子内在支撑与鼓励,不仅重视当下的效果,更关注孩子长远的发展。
溺爱满足的其实是家长自己的心理需求。
比如我们不想让孩子哭闹,只要孩子一哭闹,我们就忍不住心烦或心软,向孩子妥协。比如,我们害怕孩子受伤受累,那样自己会心痛,于是不让孩子乱跑,代替孩子做事等。
当我们溺爱孩子时,孩子真的感觉很享受很幸福吗?
这可能是我们的错觉。感觉很享受的是我们自己,因为我们体会到了被需要、被依赖,体会到我们存在的价值感和重要性。
我们满足了自己的心理需求,却让孩子失去了体验与付出的机会,失去了创造和体现价值的机会。
“无条件满足”是不是“无条件的爱”?
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爱”是不是等于“满足”。
在前面的例子里,有人说“如果不给孩子买玩具,孩子就会觉得在家长眼里自己还不如一个玩具重要”。
这句话成立的前提是,家长平时总忽略孩子的内心感受与需求,常常拒绝孩子的正常要求。
一般来说,如果我们的平时里已经充分关注了孩子的内心需求,给足了孩子的爱与理解,孩子会感受到自己在家长心中的分量的。
这时,如果家长觉得孩子的要求已经超出合理的范围,或家长的预算和计划范围,暂时无法满足,看见并安置了孩子的情绪,孩子是不会产生“我不如玩具重要”这种感觉的。除非家长平时确实没有给到位爱,才会让孩子用过多的物质要求来填补内心的空洞。
因此,满不满足孩子的要求是次要的,重要的是家长是否关注和看见他的情绪和他背后没被满足的需求。关注和看见,本身就是爱的体现。
有些家长对孩子的“无条件满足”里,却可能并不含有“关注和看见”,而只是他们“息事宁人”的一种手段。
“好啦,这就给你买,别吵了!”
“行行行,去玩手机,别再哭(烦我)了!”
这样的满足背后,家长是看不见孩子的,孩子得到了满足,却没有得到爱。
因此当孩子想要买各种东西时,我们不要急于给他们贴一个“奢侈浪费”的标签,而是要关注到了他们背后的寂寞空虚。
有人说,孩子哪能要什么就给什么,这不是溺爱孩子吗?这不是在纵容他们贪婪和欲望吗?
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个问题。
孩子的贪婪欲望是如何形成的?
孩子是否贪得无厌,就在于他们人格形成初期养育者给他们心灵填充的是爱还是占有。
蒙台梭利说:
所有道德上的偏差都取决于在爱和占有之间作出一第一个选择,人们一旦作出了选择,就会沿着其中一条路走下去。
如果孩子得到的是父母无条件的爱,他们感受到就是这个世界的善意、安全感与信任。他们也就学会了如何去爱,内心不会有多余的贪欲。
一个很经典的例子,就是阿甘。他从小就得到妈妈无条件的爱,没有因为弱智而被嫌弃或区别对待,他因此学会了用一颗最简单的心真诚地爱着这个世界,不贪、不争,却拥有了人人羡慕的成功与幸福。
如果孩子得不到来自父母的稳定的纯粹的爱,内心就会因匮乏而充满空洞,他们只有不断地用“占有”东西才能获得暂时的满足和安全感,但是他们很难获得真正的幸福感与内心的安宁。
占有欲,本身是一种内心荒芜的体现。
由于没有得到过真正的无条件之爱,或者说缺乏安全感,孩子的自然能量就被转移。当一个人想支配环境时,内心会生出一种力量。如果这种力量不是心理发展的自然产物,就会发展成为一种贪婪。
当一个孩子知道他能利用成人的能力时,他的力量就会变得强大。他会开始利用成人来帮助自己做一些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得到比通过个人努力更多的收获。渐渐地,他就开始向成人提出一些在成人看来并不合理的要求。
对于一个富有想象力的孩子来说,成人拥有无限的权利,能满足他的任何欲望。这样的欲望是没有止境的。
这就是孩子贪婪欲望的形成。
因此,给孩子无条件的爱,不会培养孩子的贪婪欲望,反而会更有利于消除孩子的贪欲。
“无条件的爱”在本质上是一种“无条件的积极关注”。
当我们真正地去用心关注和倾听孩子的情绪和需求时,可能就会发现,很多我们给孩子预设的行为门槛在不知不觉中消失了,我们会看到他这时的需求是合理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满足孩子的要求,并不会带来“放纵”的后果,反而会让孩子感觉到来自父母的理解与信任。
因为看到了“爸爸妈妈理解我”,因为有了“我说出自己的原因和感觉,就会有人理解我”的感受,他们会把这样的积极反馈带到今后的各种人际关系处理中。
如果我们关注并看见了孩子需求和情绪之后,发现自己仍然难以满足孩子的需求,这时候,我们可以诚恳地向孩子说出自己的困难,清晰地告诉孩子,爸爸妈妈因为自己的原因,没有办法满足他的要求。但我们依然是爱他的。
这就是对孩子的“无条件积极关注”,也是“无条件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