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忠臣山水画,笔墨氤氲,气韵天成
中国山水画源远流长,流派纷呈,名家辈出,成忠臣先生是一位重视传统,出自传统文化又把历代圣贤笔墨特征内化为自我语汇的大家。他的山水画作品远承宋、元、明、清的传统山水画,特别是八大、石涛、梅清诸家画风,对他影响尤大。他笔下的那种无我境界、文人气息、笔墨技巧都留有古代文人的影子。观他画风,无我之中处处有我,有文人气息,也有士大夫气,讲笔墨但不完全以笔墨为依托。他的画风是由传统进入现代途中的一种形态,浸淫传统而又不迷失在传统中。在当今画坛他的山水画个性鲜明,辨识度高,别开生面,闯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子,这是他在继承前人基础上求变化,求发展的结果。
历来“笔墨”是画家的生命本钱。对于画山水的画家来说尤其如此。这是因为在中国画三大画派中,山水画的笔墨技法是最为丰富多彩的,因而也难于全面掌握和综合运用。从成忠臣先生的山水画作品上看,他的笔墨以鲜灵淳厚、浓淡干湿、体积力度丰富多彩和变化多端。艺术的表现手法也是多姿多彩的。成先生的山水画,以浓笔淡墨并兼施不同干湿、长短的线条来再现峰峦峭壁,墨以泼墨、积墨、皴、擦、点、染等技法交替使用,大面积的施墨与处心积虑的留白形成鲜明而有趣的对比,达到较高的艺术效果。
成先生的大部分山水作品,多以表现长江流域的风光和庐山为主。他的作品,呈现出画家的力量和智慧,幅幅都非常新奇独到,有中国写意画鲜明的理解和独特的敏感。他的作品不管是宏幅巨构,还是盈尺小品,也不论是青绿浅绛,抑或是水墨浓淡,总是充满勃勃生机的。观他的作品,是自然造化的力量之美,给人以昂扬振奋向上的感觉。欣赏他的作品除有一股生命之力外,还可欣赏那令人叹为观止的高超精熟的笔墨技巧,这些成就的取得来源于他广采博收,游遍名山大川,广泛收集素材而来。
长江流域一带,尤以三峡和庐山,历来就是著名的游览圣地,唐代大诗人李白也写下了“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千古绝句。庐山是成忠臣山水画最突出的特色,为什么他专爱画庐山,可能是他受道教文化影响,因为庐山是著名的道教圣地。他是易学高人,他观念里认为庐山与“禄”谐音,做大事业的人挂庐山题材画作为靠山,会有股神秘力量,助你顺风顺水,一飞冲天。庐山是以其雄险与直立千仞的江水,吸引着无数游人,自然造化的鬼斧神工所成就的这一段长江中游雄奇山水,也理所当然的成为历来画家的关注和表现的题材。从古到今有很多杰出山水画家都游历过庐山,并画出无数庐山风景图。一代伟人毛泽东也留有名句“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
中国山水画乃是一种深富文化内涵的艺术。当一个画家对自然美的风景在真正心领神会时,一种不可思议的意境便会如期而至,这就是所谓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成忠臣先生早年在传统人物、花鸟画上追摹古贤下过很多苦功,中年以后探索山水画再加上领略名山大川,自然会悟出艺术的真谛,从而成就出他不亚于人物花鸟画的山水画高度。
成先生以庐山为题材的山水画,气韵生动,章法恢宏,潇洒自如。充分表达出自然造化之美,博大幽深之美,雄伟峻峭之美,钟灵毓秀之美。画家用泼墨和泼彩并用,湿润中有情致,丛树用笔以书法线条写出,干湿互用,流露出浑厚老辣之气。山庄掩映于丛树、迷雾之中,引人遐想,整幅画画面云气茫茫,湿润而厚重。这一题材的作品显示出成先生精深的笔墨功夫和浑厚的艺术修养,庐山风光系列题材画家将庐山明媚秀逸的景致表现的淋漓尽致。远处群山掩映在烟雾缭绕中。如诗如画,近处丛树生机盎然,枝桠虬劲,叶茂花艳,再点缀以明澈无暇的庐江水,整个画面显得明媚绚烂,山川树木,格外壮观而灵秀,浓郁雅致。画中那白墙红瓦的房舍与绵延山势呈映之意境,又不乏点缀之趣。真是一个令人如痴如醉的人间仙境。画家丰润,浑然一体的笔墨把庐山的山川江水表现的栩栩如生。一幅幅情韵神奇而优美动人的作品,显示出画家有容乃大的思想境界,这离不开他在钻研传统上练就的过硬功夫,他的作品能产生艺术魅力的原因也在于此。
可以断言,成忠臣艺术的未来风光无限,这已是众人不再怀疑的客观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