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唱片没有死,只是在演变
CD唱片没有死,只是在演变
原载 /2月23日《Fast Company》杂志
原文作者 / Jared Newman
翻译 / 林楠
上个月,洛杉矶一家乐队Sure Sure 开始全美巡演,出发时,他们把热门节目做成了黑胶唱片带上,还带了少量以前做的CD。
接下来的事情是,虽然黑胶卖得不错,但老CD很快被一抢而空。四月份,乐队还要进行第二次巡演,他们决定把全部节目都灌成CD,不仅在演出现场能卖,网上也能卖。
“我们都以为现在的文化潮流都不买CD了,而是买黑胶,”乐队成员凯文·法尔扎德说,“所以我们都很惊讶,竟然还是CD卖得更好。”
乐队之前如此悲观地估计CD销量,并不是没有道理。根据美国唱片业协会(RIAA)的数据,美国的CD收入从2000年132亿美元的高峰,到2016年下滑到仅有12亿美元。随着听众迁往线上流媒体服务平台,CD下滑的趋势并没有放缓。
本月早些时候,Billboard 报道说百思买将会在今年夏天下架实体店的CD唱片,塔吉特(Target)也打算只按CD的实际销量来支付经销商货款。一些观察家认为,这些消息对当前衰落的CD唱片格局是一记致命打击。
然而,音乐产业界最新发布的情况则有新的说法,本周早些时候,线上音乐商店发布信息称,2017年度CD销量同比增长了18%,而在2016年这个数字是14%。
Atomic Disc是一家波兰的CD唱片制造商,拥有13,000多家下线客户,它说,目前未见任何销量的放缓。该企业联合持有人西尔弗·索伦森(Silver Sorensen)说,公司的整体收入每年增长约30%,其中CD大约占90%。
事实证明,即使在流媒体时代,CD仍然有其存在的价值,特别是对于那些想为粉丝做实体产品的艺术家团队,这可能也是黑胶唱片复苏的原因之一,但CD相比于黑胶,对买家来说价格更低,对商家来说利润更高,客观上讲,CD的声音效果也更好一些。
“我们等CD死去已经等了十五年,”索伦森说,“现在,Atomic唱片公司预计还能在CD产业中再发展5年,甚至更久。”
CD的复苏,确切地说是在独立音乐团体中复苏,一部分原因要归结于技术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生产商做CD要投入数百万美元的设备,通过精密的注塑技术实现大批量生产,一次订购量少于1,000张几乎不可能,所以对独立音乐团队来说这是一个阻碍。
现在,像Atomic这样的小公司可以采用一种完全不同的生产流程,生产造价更低、更环保的CD唱片。比如生产几百张 CD只需要几个工作日,每张的成本并不比大厂生产上千张的高。
“就音频光盘制造本身而言,现在达到了唱片技术的顶峰。” Atomic另一位联合持有人杰森·卡特(Jason Carter)说,由于这些进步,现在发行一张CD专辑变得轻而易举,即使是很小的发行量也没关系。艺术家登录到唱片公司的网站,上传音频和封面,付款下单,一周之内就能拿到CD唱片成品了。唱片公司可以直接将唱片发到演出地点,免得乐队亲自携带了。这些乐队一次只订购几百张,卖光了可以再订,没有库存压力。
相比之下,做黑胶唱片就麻烦多了,制造过程需要至少一个月,造价比CD贵,在一场音乐会后买了一张黑胶唱片的乐迷,都不能在回家路上就在汽车里听。
Atomic 的人非常清楚,CD的春天难以永久维持,随着CD唱机逐渐从日常消费品中退出,最终,这种模式的音乐载体会越来越难以销售。“我认为,当终端消费者手里再也没有CD唱机时,CD唱片的衰退真正到就来了。”索伦森说:“这个现象就像收音机,现在的家庭都不再专门购买收音机了,听电台音乐的人就会越来越少。如果哪一天,满大街跑的汽车都不带CD播放器了,越来越多的人也不给家里买CD唱机了,这种载体的生命终结期就到来了。”
然而,2016年HIS的一项调查发现,75%的受访者认为CD唱机是一种理想的车载功能,而不是蓝牙、语音识别和触摸屏。去年9月份,尼尔森(Nielsen)的另一项调查发现,仍然有33%的受访者使用CD播放器在车内听音乐,而从手机或其他设备往汽车音响里传送音乐的人则比较少,仅有14%。
调查公司尼尔森旗下的分析和客户开发高级副总经理大卫·巴库拉(David Bakula)质疑CD唱片是否真的面临危机。因为根据尼尔森的研究,51%的整张专辑销售额依然来自于销售CD。纵观整个音乐行业,CD在不同种类的音乐中都占据消费大头,包括节日音乐、宗教音乐、爵士乐、古典音乐等。即使在流行音乐领域,CD和流媒体点播的销售额分别占据33%和40%,差距并不很大。“我认为,仅仅是看百思买的动作可能并不完全准确。”巴库拉说。
美国唱片业协会的战略数据分析高级副总经理约书亚·弗里兰德(Joshua Friedlander)也同样对CD持积极态度。他说:“现在没有什么消费者群体是单一的、只做一件事的,唱片公司会以人们想要的各种方式来制作音乐。”
如果说CD有什么真正的长期危险,那就是现在的生产太便宜、太容易了。这是一个潜在的破坏性因素。因为一旦未来CD唱机的数量持续萎缩,使CD变成了一个小众爱好,那么CD的原材料成本会越来越高,厂商生产CD就不会拿到今天这样的回报率。这时CD才会真正踏上死亡之路。
巴库拉说:“即使CD死了,黑胶却有可能复活。CD或许没有黑胶的那种‘暖意’,也不要求人们耐心把一张专辑从头听到尾,但CD是惟一能提供接近原始音频质量的主流实体音乐模式,可以拿来听,也可以拿去转成电子版音频,在任何地方使用。”他说:“对于那些十分在意音质的铁杆乐迷,目前你找到不到比CD更清晰的声音。而那些听着CD长大的艺术家们,也许已经对CD产生了怀旧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