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人碧桂园
易简财经
去年年中开始强调提质控速的碧桂园,凭着强劲的发展惯性,业绩依然冲在了最前面。
- 1 -
业绩亮眼
楼市环境大不如前,控速下的碧桂园2018年业绩报告,依然具有稳中取胜的态势。
这份新鲜出炉的业绩报告显示,2018年碧桂园营收3790.8亿元,同比增长超过67%。合同销售方面,碧桂园去年全年实现股东权益销售额共计5018.8亿元,同比增长达31%,增速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碧桂园从去年7月份开始,仅公布权益销售数据,而根据第三方统计机构克而瑞的数据,2018年碧桂园的全口径销售金额高达7287亿元。但仅凭权益销售金额,碧桂园也能坐稳国内房企的前三宝座了。
外界最关注的负债率指标方面,碧桂园的净负债率仅为49.6%,同比下降7.3个百分点。克而瑞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国内170家房企的平均净负债率高达92.56%,其中,60%的房企的净负债率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涨。
现金流方面,2018年,碧桂园销售现金回款达4558亿元,回款率高达91%,并且连续三年实现经营现金净流入为正。与此同时,截至2018年末,公司可动用现金余额超过2425亿元,外加3017亿元的未使用银行授信额度。
相比很大一部分房企以债养债的竭泽而渔式的发展,碧桂园财务的稳健和可持续上无疑又秀了一把“肌肉”。
- 2 -
庞大土储
如果说上述指标大多代表碧桂园过去的成绩,那么碧桂园均衡的土储,则预示了其发展后劲。
业绩报告披露,截至去年末,碧桂园权益土地储备已达2.4亿平方米,可售权益货值约1.7亿,可满足其未来三到四年的销售量。
业绩发布会上,集团总裁莫斌介绍,2018年,碧桂园已经实现进入中国内陆所有省份的成绩。截至去年末,碧桂园项目遍布中国内陆31个省、269个市、1156个区和县,项目总数达2148个。
作为总部位于粤港澳大湾区内的湾区“本地”房企,碧桂园也颇具前瞻性地深度布局了大湾区。业绩报告披露,截至18年年末,碧桂园位于大湾区内的权益土储面积超过2544万平方米,权益可售货值达3721亿元。
业绩报告显示,碧桂园在2018年新获取的土地中,目标一二线与目标三四线地块按金额划分的比例为40:60。在三四线城市有丰富土储的碧桂园,过去几年,得益于棚改货币化政策,踏上了发展的快速通道。而随着棚改货币化红利的退潮,不少人也担心会对碧桂园的未来产生影响。
但业绩会上,碧桂园董事局主席杨国强表示,他坚定看好三四五线。“现在农民工的收入上涨两三千块钱,但是一二线城市房价上万元,购房是比较困难的。中国的未来是,农民工的房子在哪里,是不是生活更好一些,会不会移到县城小镇上。我觉得目前县城五六千块钱的房价他消费得起,我是看好的。”杨国强表示。
也有业内人士认为,碧桂园土储整体分布均匀,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对冲房地产政策不确定性带来的一些发展风险。
- 3 -
巨人责任
无论从哪项指标看,体量巨大的碧桂园都毫无疑问是房企巨人。“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从去年开始,这家巨人房企显然开始越发感受到了肩上的重大责任。
业绩发布会上,杨国强重申,“速度和效益让位于安全和质量。”莫斌也表示,碧桂园要确保安全第一,追求零伤亡零瑕疵。2018碧桂园把控工程质量,2019还将进一步提升质量水平。
除了严控质量,碧桂园还开始跨界投身机器人业务,自行背起了“实业报国”的责任。
据了解,2018年年报中的“研发费用”一栏,在碧桂园历年年报中还是首次出现。年报显示,该项费用支出为12.24亿元,碧桂园对该笔支出的回应为,是对改良建造技术的投入。
虽然对碧桂园全年3790亿元营收而言,这笔投入并不算多,但杨国强表示:“目前机器人业务研发的成本不是很高,不过研发成功之后量产需要投入资金,而量产之后就有效益了。”
目前,碧桂园的机器人业务,主要以其旗下的全资子公司广东博智林机器人公司为主体进行。碧桂园方面透露,这家去年7月才成立的公司,截至目前,人才团队规模已接近900人,其中拥有博士学位的研发人员超过41%。按照规划,博智林将在粤港澳大湾区核心腹地的广东顺德,打造总占地约10平方公里的机器人谷。
机器人业务除了是响应国家号召、推进社会科技进步,还将与碧桂园自身的房地产开发业务产生协同。碧桂园地产板块超过2000个的项目、每年要建的几十万套房子,让碧桂园有着“自带订单”的优势。
- 4 -
结语
在碧桂园2018年业绩报告的开首部分,可以看到“行稳致远”几个字。这与去年中,杨国强在中期业绩报告发布后给投资者的一封信的主题是一脉相承的。
这似乎是这个房企巨人对自我的新要求:即将进入而立之年的碧桂园,以后的每一步会走得更加踏实稳健,行稳致远。
关 于 本 文
请WX搜索“易简财经(ID:ejfinance)”关注我们
作者:简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