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宝年间,大唐与南诏之战两次败北,是否开启了安禄山的不臣之心

天宝十载和十三载,大唐与西南面的南诏政权开打了两把,这两把大唐方面的微操,历史书上记得是明明白白,那可是相当的糟烂。

十载四月, 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将兵六万讨云南, 与云南王阁罗凤战于沪州。官军大败, 死于沪水者不可胜数。

十三载六月, 侍御史、剑南留后李泌率兵击云南蛮于西洱河…… 为阁罗凤所擒, 举军皆没。

对于大唐为啥要打南诏,咱们在这里先简单介绍一下:

在大唐建国之时,高原之上谜一般崛起了一个战斗力爆表的政权——吐蕃,李世民坐镇的初唐时期,双方短暂接触、武力交流了一番,便立即探出了彼此的底细——不好惹。

随后,文成公主的下嫁,大唐、吐蕃之间的关系一度缓和,但两者之间的区域竞争却从未停歇过,毕竟安西都护府这个地方对于大唐和吐蕃来说,都是不能或缺的一部分。

因此,纵观整个大唐,即便大唐武力超凡,灭高句丽、吐谷浑、东突厥,吊打契丹、薛延陀,然而对于吐蕃来讲,始终互有胜负。

既然战术上征服不了对方,那就从战略高度上来布局,到了唐玄宗时期,大唐扶持西南面六诏中的南诏,培养出一个区域强盛的政权,作为辅助小弟,拉着南诏一起对付吐蕃。

然而,崛起后的南诏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现状,他对打手这个角色,非常不满,毕竟自己虽然是小弟,小弟也是有追求的呀。

因此,这个想要积极进步的小弟便和先前的大哥——大唐,开始变得貌合神离起来,双方的互相猜忌、提防,逐渐演变成了剑拔弩张、最终到了图穷匕见的地步。

天宝年间的两次战争,大唐原本仗着国力强盛,痛殴一把南诏这个不听话的小弟,然而没想到,两次南征,不仅劳民伤财,还落得个全军覆没、铩羽而归的下场。

战败的结局,使得唐朝方面元气大伤,而就在天宝十三载最后一次南征败北之后一年,天宝十四载,渔阳鼙鼓动地来,范阳节度使安禄山举起了反旗,也拉开了那场动摇大唐根基的大叛乱——安史之乱。

有鉴于两者之间间隔时间之短,很多人觉得,天宝年间的两次南征败北,元气大伤的大唐,最终开启了范阳那批野心家们的觊觎之心。

那么安史之乱到底是不是源自于天宝之战的败北呢?

其实在杜佑的《通典·兵典序》当中,有过这么一个观点,比较客观:

禄山称兵内侮, 未必素蓄凶谋。

通俗的讲就是,造反这件事,不一定就是安禄山一直以来的奋斗目标,人家造反,其实也是被时局所逼,没办法,毕竟都想活嘛。

那么安禄山造反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呢,咱们一起看看,他的作乱,究竟跟天宝之战有没有太多的关系?

从开元后期开始,唐朝内部的矛盾,便主要体现在皇帝与太子,宰臣与太子、宰臣与宰臣之间。

开元二十五年,太子李瑛被废,支持太子的张九龄等人相继被罢相,李林甫成为了掌控中枢之人。

而随后,随着被高力士等人推荐的李亨被封太子,朝廷内部的争斗,便始终在皇太子李亨和李林甫之间进行着激烈博弈。

唐玄宗则在两者之间的冲突之间,左右调和,稳坐皇位十余年。

而随着李林甫与皇太子,皇帝与皇太子之间的势力制衡发展,皇宫内的角力最终将各地藩镇大佬们,纷纷拉下了场。

藩镇制度下的节度使们,一方面是朝廷的臣子,另一方面又成为了影响朝廷内部力量,此消彼长的重要因素。

针对与皇太子关系密切的西北军镇,唐玄宗一方面对其打压控制,另一方面大力拉拢、培养安禄山等人,以范阳、平卢制衡西北藩镇。

唐玄宗以优容来换取安禄山的忠诚,他觉得自己对安禄山已经够好了,安禄山必定不可能反。

“朕推赤心待之,禄山必无异志。”

或许当时的安禄山,确实没有太多的想法,毕竟朝廷里面,有靠山,咱怕啥。

但随着杨国忠的上位,最终一切都变了。杨国忠上来之后,就发现,安禄山这边自己搞不定,此时的杨国忠已经顾不上去制衡皇太子了。

为了达到平衡,杨国忠开始打造以陇右、河西、北庭、安西、剑南等节镇来制衡平卢、范阳、河东、朔方藩镇的局面。

西北节镇和东北节镇之间的矛盾,随着时间的推移,越积越深。

然而,此时的唐玄宗,却依然保持着先前的节奏,将主要矛盾放在自己与皇太子之间,不相信太子、杨国忠等人的奏告,最终使得安禄山与杨国忠之间的矛盾,发展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天宝十三载十一月, 杨国忠奏贬吉温; 十四载四月, 杨国忠日夜搜求安禄山阴谋事, 围抄安禄山在京邸第, 捕杀其门客李绍、安岱等。

双方的矛盾,最终激化,安禄山也被逼上了不得不反的地步。

综上可知,安史之乱其实与天宝之战,并无太大的关系,天宝之乱虽然使得唐朝元气大伤,但真正导致安史之乱的,其实是朝廷一直以来的权力争斗。

不管有没有两次南征,也不管天宝之战最终的结局如何,安史之乱,其实最终也是难以避免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