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图识唐诗(687)刘长卿·穆陵关北逢人归渔阳

                   

刘长卿·穆陵关北逢人归渔阳

逢君穆陵路,与你相逢在穆陵关的路上,

匹马向桑乾。你只身匹马就要返回桑乾。

楚国苍山古,楚国的青山依然保持苍翠古老,

幽州白日寒。幽州的太阳也会令人感到心寒。

城池百战后,城里经历过上百次战乱之后,

耆旧几家残。还能有几家老人没有被摧残。

处处蓬蒿遍,到处都是蓬蒿遍野,

归人掩泪看。你定会流着泪观看。

坦诚倾诉北归客。首联写相逢地点和行客去向。次联借山水时令,含蓄指出当时南方北方的形势。三、四联用具体描述,说明北方何以会“白日寒”。城池经历百战、老人生存无几、到处蓬蒿遍地,不过概括而言,实际上,八年的安史之乱,光是人口,就由5200万减为1600万,减少三分之二以上。此诗是对北归行客恳切的开导、痛心的宽慰,也寄托着诗人忧国忧民的无限感慨。

(0)

相关推荐

  • 和风甘雨丨黄庭坚·题宛陵张待举曲肱亭仲蔚...

    和风甘雨丨黄庭坚·题宛陵张待举曲肱亭 仲蔚蓬蒿宅,宣城诗句中. 人贤忘巷陋,境胜失途穷. 寒菹书万卷,零乱刚直胸. 偃蹇勋业外,啸歌山水重. 晨鸡催不起,拥被听松风. 1.皇甫谧<高士传> ...

  • 通鉴精读:这个故事完美诠释了“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

    刘邦共有兄弟四人,大哥刘伯.二哥刘仲和四弟刘交,其中以刘交的文化程度最高.他少年时就喜欢读书,多才多艺,曾到荀子门徒下学习<诗经>. 当上皇帝后,刘邦待这位四弟也不薄,封他为楚王,占据着华 ...

  • [艺术研究]我画《蓬蒿之间》

    画面不是自然本身的状态,当画家在描绘这个场景时,它是用自己的情调在讲述.这里有一片什么调性的场景,这个调性应来自心灵的体味,然后付诸情绪.如果一个作者真正的是为自己作画,那他笔下再现的状态一定是深刻地 ...

  • 唐诗解读——刘长卿之《穆陵关北逢人归渔阳》

    逢君穆陵路,匹马向桑干. 楚国苍山古,幽州白日寒. 城池百战后,耆旧几家残. 处处蓬蒿遍,归人掩泪看. 注: 穆陵:穆陵关,在今湖北麻城关. 桑干:桑干河,源出山西,流经河北. 幽州:诗中指渔阳.唐属 ...

  • 看图识唐诗(682)刘长卿·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相访

            刘长卿·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相访 荒村带返照,荒凉的村落带着夕阳返照, 落叶乱纷纷.时当深秋落叶正随风飘荡. 古路无行客,偏僻的路上看不见行人, 寒山独见君.寒冷的山中只有你到访. 野桥 ...

  • 看图识唐诗(451)李商隐·九月于东逢雪

              李商隐·九月于东逢雪 举家忻共报,家家户户兴奋地共报好消息, 秋雪堕前峰.秋天的早雪正落在前面山峰. 岭外他年忆,居住五岭之外一年多我常怀念北方的雪, 于东此日逢.走在商于以东的这 ...

  • 看图识唐诗(704)张籍·岭表逢故人

    张籍·岭表逢故人 过岭万馀里,岭表距离五岭有一万多里, 旅游经此稀.旅游经过这里的也是无几. 相逢去家远,在这里与他相逢离家已很远, 共说几时归.彼此都询问对方何时可回归. 海上见花发,曾经在大海之上 ...

  • 看图识唐诗(721)贾岛·京北原作

    贾岛·京北原作 登原见城阙,城阙和炎天是我赶着毛驴登上京北原所见, 策蹇思炎天.名利场中的主子就仿佛高大的城阙和炎天. 日午路中客,追名逐利的人是日当午时还在路上跑的名利客, 槐花风处蝉.不受名利束缚 ...

  • 看图识唐诗(748)杜荀鹤·维扬逢诗友张乔

    杜荀鹤·维扬逢诗友张乔 天下方多事,天下正在多事之日, 逢君得话诗.遇到你就要谈论诗.直应吾道在,确实因为我们的理想存在, 未觉国风衰.才未觉得国风的传统已衰.生计吟消日,生计的困扰经吟哦而消失之日, ...

  • 看图识唐诗(126)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三年谪宦此栖迟,你被贬官于此失意地住了三载, 万古惟留楚客悲.万古只留下你这位楚人的伤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踏着秋草独自寻觅你走后的遗迹, 寒林空见日斜时.搜遍寒林空 ...

  • 看图识唐诗(127)刘长卿·将赴岭外留题萧寺远公院

        刘长卿·将赴岭外留题萧寺远公院 竹房遥闭上方幽,遥见竹林掩映的禅房关闭上方格外清幽, 苔径苍苍访旧游.青绿可爱的苍苔小径更告我是重访旧游. 内史旧山空日暮,建寺人萧内史的旧山冷落在夕阳里, 南 ...

  • 看图识唐诗(128)刘长卿·登余干古县城

        刘长卿·登余干古县城 孤城上与白云齐,往上望孤城的高处似可与白云相比, 万古荒凉楚水西.自古一直荒凉冷落存在于楚水之西. 官舍已空秋草没,官舍已经空置而且多被秋草淹没, 女墙犹在夜乌啼.城垛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