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贵州·安顺】追寻大明王朝遗落的历史足迹
天龙屯堡古镇位于黔西安顺平坝县大山深处,有天台山、龙眼山两山脉,是西进云南的必经之地。距今约600年明朝洪武年间,朱元璋派遣大军平定了云南梁王反叛后,为了巩固西南边疆,命令军队就地驻扎,屯军为民,垦田为生。
在元代这里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顺元古驿道上的重要驿站,名“饭笼驿”。明初这里的大量屯兵,多来自江浙汉族,上世纪初被当地儒士改名为“天龙屯堡”。
我们沿主干道乘电瓶车穿过新修建的大明商业街和屯堡食坊,到达一座石头寨门之前,才算是走进了真正的天龙古镇。
因为缺乏文献记载,学界曾经将这种独特的文化体系误认为是当地某些少数民族的分支,直到20世纪80年代随着屯堡研究热潮的兴起,人们才逐渐认识到屯堡文化是明朝时期汉文化的延续,这里的服饰、饮食、住房、文娱方式等都带有600多年前江南人生活习俗的特点。
村口一处明代驿茶坊异常引人注目,一位身穿“凤阳汉装”的中年女子正在烹茶,“茶驿”亭中有免费的茶水提供,这种古时的待客风俗一直延续到今天。
茶驿中有老式茶坊灶具和几条方凳、粗陶碗,颇有乡野间质朴的亲和意味。
小镇里有一条小溪,横穿而过,两岸都是建筑,明时代江淮特色,显得特别厚实。河的一边是一条青石板路,沿岸多是商铺,现在多是传统手工艺品河民族服饰供游人选购。
一泓溪水贯穿了古镇的座座小桥,无心地营造着江南小桥流水的灵动
在衣着方面,屯堡妇人的衣服以蓝色、绿色、白色和粉色为主,表现为大襟长袍,在领边、袖口缀以花边,着彩色腰带;在头饰装扮上,屯堡妇人以银索绾发髻,分三绺,长簪大环;腕戴银手镯,耳配银质、玉石耳坠;脚穿尖头平底绣花布鞋;所绣图案大多为农作物花卉、吉祥鸟和常见的鱼类、蝴蝶等。与古时汉族风俗不同,妇女们不缠足,不紧身,是随军简洁性的体现。
屯堡妇女的装饰用一句顺口溜来概括,“头上一个罩罩,耳上两个吊吊,腰上两个扫扫,脚上两个翘翘”。
明朝大商贾沈万三作为名人文化品牌,成为屯堡文化的一个亮点,赢得了眼球。据说沈万三的后裔仍在天龙屯堡,这位江南首富留下了许多传奇故事,在老百姓中广泛流传。在这些传说中,最为离奇而又十分有趣的便是他的聚宝盆。如果你对民间的传奇逸事感兴趣,可以花些时间去拜访一下看似破落的沈万三故居,那里是这位传奇富商的人生终点站。
“中华财神万三祠”,听沈万三发家故事,其成功经历对于今人还是有很多启发的
屯堡人的住房主要是石板房,基础稳固,墙壁较厚,到了一定的高度留有观察孔,屋顶用薄石板覆盖,整栋房屋以石为主,村落的围墙也是用石头砌成,各幢民居用石头砌就高高的风火墙,构成了一座座坚固的城堡,这也是屯堡得名的原因之一。
石板路两侧的建筑多为石头搭建的传统民居,大多较好地保持了明清时期的原貌,正应了当地那句顺口溜“石头的瓦盖石头的房,石头的街面石头的墙”。
在古镇一众灰色的石头房舍当中,最古老的几栋集中在九道坎巷口,已经略微歪斜的石砖石瓦仿佛诉说着这里的沧桑岁月。
而最为惹眼的莫过于顺河边走至尽头的天龙学堂
清末进士陈延荣为天龙学堂题写匾额“敬业乐群”
石坊门楼前是一个“天龙屯堡人口文化园”,有几座人物雕像
天龙学堂建于1907年,清末武举陈日瞻所创办。陈日瞻虽系武人,但并不因武荒文,他既是南一区区长,又是“南一区化行两级小学”的校长,他在主持学校期间为家乡培养大量的有识之士。
风格独特的图书馆兼收中西之长,包括教学楼、宿舍楼及伙房等建筑。 天龙学堂让屯堡人引以为骄傲,也是屯堡人崇文尚武,重视教育的最好的佐证。从一个侧面展现了旧时古镇居民对于教育的重视。
图书楼为多棱形,犹似一古堡状
位于郑家桥附近演武堂内的院落,过去曾是屯堡子弟习武所在,如今是有着“戏剧活化石”之称的地戏主要的演出场所。
地戏顾名思议就是以平地为舞台围场演出的戏剧,源于明代的军傩,军傩这一种军队专司的仪典,它是由征南大军带入黔中的。屯堡人的祖先跳军傩不是娱人,更多的成份是娱神,用这一种傩仪作为出征的祭典,振奋军威,恐吓敌人。
地戏演的全是忠臣义士,演的全是报国杀敌的英雄故事,因此地戏是武戏。“桃园结义”刘关张的脸谱
至今每天小剧院演出传统剧目“三英战吕布”等三国故事,还有说岳传、封神榜、杨家将,群英脸谱大联展。小镇里弘扬的还是六百年前的汉文化,传承至今的就是地戏表演。屯堡人是一个“尚武”的汉族群体,最能体现这一点的是地戏,
其来源是中原一带的傩文化,唱腔为弋阳腔。地戏的伴奏也往往是一锣一鼓,节奏强烈,体现了军旅生活的烙印。
地戏最主要的表现形式是唱和舞,演员头戴精美的“脸子”,腰围鲜艳的彩裙,身背战旗,持戈扬戟,在一鼓一锣的伴奏下粗犷、原始、拙朴的跳跃,间杂高亢嘶哑的唱腔,远古战争的场面历历在目,演员由人而神,观者的思绪飘向历史的空间。
屯堡文化已经传承了数百年,也曾在绝迹的边缘徘徊。如今随着旅游开发的兴起,屯堡人和地方政府都在传承和弘扬这种特色文化上表现出了很大的热情,古建筑得以修复,几近失传的传统表演也被重新组织起来,人们也因此有机会体验仿佛从明朝穿越而来的古风古韵。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