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即位后疯狂屠戮有功之臣,为何偏偏不敢动程咬金?

“明哲保身身更康,高风可仰不可量。”——《送颜希圣尚书守泉南》

滔滔历史大江,为汉唐最令人神往。汉代强盛百年,文人武将各领风骚;唐代风气开放,社会繁荣国泰民安,然而后者却出现了万代都无法媲美的现象——女性当皇帝。武则天为千古一帝,只因中国只此一名女皇帝。

对于这名千古女帝,后人的评价可莫衷一是,其中最让人诟病的就是她登基之后对于有功之臣的处理,更是让人恨得牙痒痒,然而程咬金却能够在武则天执政时活得好好的,这是怎么回事呢?难道武则天害怕程咬金吗?

武则天的AB面

西安大地上伫立着的巨大的无字碑,仿佛一个卫士一般忠诚地守卫着逝去的武则天遗体,向后人宣示着一代女皇的飒爽英姿,同时这块碑也在用无声的文字昭示着这名传奇女子的传奇一生,无字碑到底寄予了武则天怎样的想法?唯一的女皇到底有怎样的AB面?

武则天生活在唐太宗时期,父亲从最开始的一个小官吏做到京城小有名气的将领,凭的是精准的投资眼光,而武则天的母亲嫁给父亲则是历史转折的开始,否则不会有武则天的曲折童年,更不会有唐太宗召武则天进宫这一说。

从15岁进宫开始,武则天在后宫经历了千变万化的斗争形势,尽管唐太宗没有对武则天投来太多的关注目光,但是却为后来的唐高宗——李治——创造了和武则天接触的机会,以致于武则天后来得以从尼姑庵中脱身出来。

从尼姑庵出来的武则天早已品尝到了权力的滋味,自然不会让唐高宗脱离自己的控制,此后的武则天更是将自己的艺术细胞和政治头脑运用到极致,让唐高宗对其欲罢不能。唐高宗最初并无防范之心,任由武则天在朝政和后宫自由学习,最后发现控制不住局面。

武则天趁着唐高宗久病缠身的间隙,渐渐把权力分割到了自己手上,逼得唐高宗不得不承认“二圣”,在这种情况下,武则天的登基大业只待唐高宗去世。

公元690年,武则天摆脱了众人的控制,正式临朝称制,改为武周。登基之后,武则天提倡“政由己出,明察善断”,破格任用能人志士,还在国家经济方面尤其是农业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为李隆基的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

然而,伴随着武则天的功绩美名远播的,还有武则天的翻脸不认人,那就是滥杀功臣,为世人无限诟病。同样身为李唐的开国奠基人,为什么程咬金没有受到武则天的迫害呢?

程咬金的AB面

翻阅史书不难发现,程咬金和武则天虽然都属于长寿之人,二人都存在着一定的历史重合期,但实际上二人真正有交集的时间并不长。据史书记载,武则天登基之年为690年,而程咬金的逝世时间是公元665年,这25的空档期并没有完全阻挡二人。

实际上,武则天在公元655年就已经成为了唐高宗的皇后,而此时的程咬金还没有进行西征,因此还是逗留在朝廷之中的,但后宫与朝廷之隔差的是十万八千里,武则天还没有任何正当的理由干涉朝政,程咬金便免遭武则天的毒手。

然而谁知到了第二年,唐高宗受到西线战场的突厥人来犯,严重影响了唐朝边疆安全,便又集结起一支军队向突厥人反扑过去,身经百战的程咬金被任命为葱山道行军大总管,随军队一同前往西线,就这样又一次离开了宫廷争斗。

可以这么说,程咬金属于典型的在外将军,平时只管领兵打仗,皇帝下命令了就打,没下命令就乖乖在兵营里面练兵,再怎么说都是军队内部的事情,而真正把握天下大权的仍然是朝廷,因此武则天对于程咬金的仇视程度也不像长孙无忌等人。

尽管影视剧中喜欢把程咬金塑造成像李逵、张飞一般的人物,但他绝对不像后者似的有勇无谋,相反,程咬金是一个相当有谋略的人。西征时,副总管王文度一不让程咬金深入,二教唆程咬金屠杀怛笃城,致使二人班师回朝后被罢官,这给了程咬金全身而退的好机会。

要知道,此时的武则天已经是和李治共同治理朝政的二圣之一了,程咬金对于宫中的气味变化极其敏感,当被问及是否愿意出任岐州刺史时,程咬金一再推脱,表示自己的身板已经不支持自己报效祖国了。

大智若愚,程咬金的伴君之道是在一点一滴中学习得来的。

达也独善其身

遥想隋炀帝统治时期,民不聊生,人民皆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彼时各路农民军纷纷揭竿而起,想要在隋朝倾颓之际分得一杯羹,程咬金半路出家,一开始也投身于这场浪潮之中,不过很快便认清楚了形势。

当我们挪开历史赋予程咬金的滤镜,我们发现程咬金不过是一个强盗匪徒而已,充其量算是一个地方恶霸,虽然名声是臭了点,但至少能过得有滋有味。然而,随着李家父子在讨伐杨广的路途上越走越宽,程咬金转变了思路,干脆投诚李世民。

就这样,凭借三板斧抢占一方山头的程咬金入了李世民的伙,开始了自己不一般的人生。程咬金虽然是半路出家,但胜在有勇有谋,他帮助李世民破宋金刚、降窦建德、杀王世充,屡建战功,的确称得上是唐朝的开国名将,被封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唐朝建国后不久就迎来了历史上著名的玄武门之变,这一事件直接将李世民送上了皇位,而程咬金也因此而升官加爵,但已经功成名就的他选择了遮掩自己的锋芒,不邀功,不炫耀,这是他从唐太宗时期便养成的好习惯。

唐朝国运昌盛,战事已经少了很多,程咬金认识到了这一点,武将的生命安全必然会收到政治斗争的影响,因此他选择了避开。就这样,即使是唐高宗在位也没有办法找程咬金的麻烦,反而还为他提供了保护罩。

程咬金真正做到了达也独善其身,一生免遭政治陷害。

小结

文天祥曾经写道:“铁石心存无镜变,君臣义重与天期。”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本就是中国古代封建儒学的一个美好向往,当然也在日常生活中得到运用,君主要做好君主自身的工作,而臣子就就得像一个看门犬似的为君主是从,君要臣死,臣能抗命吗?

自打天下不为公之后,皇帝们就要想方设法地保证皇权能够在自己家人的手中传承下去,为此诞生出了一批又一批的护驾使者,这个集团不能容忍半点异端存在,否则就会引发地震一般的警报,这是历代皇帝都逃避不了的问题。

身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女皇帝,武则天比吕后等人更加小心翼翼,因为她明白自己暂时革了李唐家的命,还差点将李家的人灭了种,为了斩尽杀绝,李家用过的人当然是要备受关注的,即使已经告诉了我们这个规律,难得的是老臣程咬金看得很通透。

程咬金从最初的土匪逆袭到骠骑大将军,靠的绝对不仅仅是一身蛮力,否则只能在职场上死一百遍一千遍,怎么会有终老的那一天呢?古语有云:大智者若愚,说的恰恰就是程咬金这种人,别人是“穷则独善其身”,而他真正做到了“达也独善其身”。

名利场上的争锋已经在程咬金的眼里烂成了一颗臭苹果,早已没有了多咬一口的必要,事了拂衣去的潇洒。恐怕只有这个“大老粗”才能明白吧。这么说来,程咬金还颇有一番李白的风姿。

参考资料:《旧唐书》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