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封家书:老池的认知论
孩子:今天这封家书,说真的易稿了三四次,每次都是写一半就觉得没嘛意思,今天正好想借一个点来写写自己的一个认知论,那索性当做给你的家书吧,让许多年后的你笑一下爸爸此时此刻的幼稚和了解一下这个时代的一个微小侧面。
这段时间经历的事情比较多,各种这样那样的想法一会一个,今天突然想起了去年写的这首《卜算子》,当时看这个纪录片的时候引起了一些闲的蛋疼的思考:现今人类社会包括过往宏观历史,都是“负逆向淘汰”!一种牺牲局部(个体)正向,而促进全局(整体)正向进化的模式~
今天就着这个思路继续胡乱写写。
什么叫“负逆向淘汰”,这个我胡编的名词解释起来其实挺复杂的,这是一种好像违背经典经济学理论的正向促进机制。
这么解释吧:
在一个公司,一个人不断的晋升,直到晋升超出他能力范围,他的晋升通道就此关闭了,所以他在这个位置上是不称职的,既然不称职为什么还要晋升他呢,因为需要给底下人腾地,所有晋升通道所在位置的人其实都是不称职的,如果晋升这个人在新的位置上做的也很好,那这个人就会继续晋升到他不称职的那个位置上就此停止。如果这个人的能力超过了这个公司所有晋升位置,那这个人终究会离开这个公司,不全是这个公司满足不了这个人的发展,而是这个公司不容这个人的存在了,因为他挡住了后面人的希望、冲劲。
那为什么一个人不能在一个公司合适的位置上一直做下去呢?因为那样的话,公司管控力对这个人将会越来越弱,带来的负面效应会越来越明显,不如将他提升到上一层职位做契合度不是太高的事或者是加大任务量继而淘汰掉,把这个人原来的下属提上来,只要能做到这个人的60%就算合格。当下面的人也锻炼到契合度很高了,继续晋升下面的人,不断的提升公司主力人员素质,也不断促进公司不断的正向发展。
其实看中国宏观历史里的一件件事,基本都遵循这个机制运行。运行的好则王朝强盛,反之则玩大了。牺牲局部(个体)正向,而促进全局(整体)正向进化。
说到这想起,经典经济学理论中关于通用资源和专用资源的问题。上面概念说明是拿一个企业公司与员工举例,而“通用资源和专用资源”也经常拿企业公司与员工举例。
关于“通用资源和专用资源”我在《从“市场应该允许淡奶存在”说起》里聊到过:专用资源是企业中专属人才,这种人才只适应该企业,而且在该企业作用巨大,这种人一旦去其他企业就没有什么价值存在。所以这种人才在该企业中的薪资待遇非常丰厚。通用资源是企业中的一般人才,属于来了没什么建设性,走了没有什么损失。这种人才技能适应性广,可适用大多数同行业企业,所以这种人才在该企业中的薪资待遇就一般般了。
记得当时在《得到》听完这节课后,许多同学留言:誓要成为专用资源。
可是当今中国社会情况下,专用与通用真的高下立判么?
我还记得广东一个大型企业辞退一位年近四十的中层干部,这位中层的彷徨无助,高不成还可以理解,但是去一般企业他的工作能力也暴露出不济的一面,这位中层可算是专用资源吧!但是呢。。。。。。,这种存在于欧美国家中的理论见解,真的适用于现在这片土地么?
这个“负逆向淘汰”概念,结合我对“专用资源和通用资源”这个理论的反思考,每个人心里都有各自的答案。
其实“负逆向淘汰”也不是完全违背经典经济学理论,它从一定程度上跟“边际效应”理论契合。
认知论其实是一个人的基本三观表述,将不断的左右影响一个人的行为思维,同时行为思维不断的重塑一个人的认知论,其中的互训加强还是破立重塑都是不可预知的,需要看各个方面的影响。
一个人认识世界的过程是不断的简化归纳认识这个世界,进一步提升需要不断的还原世界的纷繁复杂性,然后在不断的简化归纳。。。。。。周而复始的螺旋形上升。
不同人有不同的认知,维度不同、境遇各异,具象化表现相差悬殊,不断地去观察不同维度,学习不同领域,不断的提升自己。
我的理念里“一个人的认知虽说维度不同见解不同,但是维度是分层次的”。学习多年周易哲学,我个人粗略的把维度分为六大层次,每个层次九大维度,其中详释非外人能解。
在我个人层次维度里是这么看待沟通外界的:我不会因为你的不完善而去否定你的意义,同样我也不会因为你的意义而去忽视你的不完善。(爸爸原创哦)
前些日子看过这么一段话:自学任何一门手艺(学问)之前你都不会去问有什么用,而是清楚地知道,无论什么只要学会了就只能也必然天天去用,如果你质疑学一个东西有没有用,那只证明一点,就是你压根一点也不会。
孩子,认知是具有极端复杂性的,对付他的方法有两个:第一,认知升级,用你的智慧,把握它;第二,认知缩窄,用一个迷信,屏蔽它。
叔本华说过:每个人都把自己视野的极限当成世界的极限。
孩子,视野所及既是格局边界!!!
不断的学习是你一生的主题!!!
最后用一句话来收尾这封乱七八糟的家书——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分有一分的欢喜~~~
诸般色彩归于墨,遁藏本真化万形。爸爸的笔名叫墨遁化,就是这么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