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老师吃全聚德的第二天,她在公众号里说我“真惨”

中午12点,全聚德前门店,片好的鸭子盛入小盘,与荷叶饼、葱丝、甜面酱一同上桌。

小k和她来北京出差的大学老师把烤鸭片蘸上甜面酱,再放上几根葱丝用荷叶饼卷着吃。

“太难吃了”,老师脱口而出。

没错,“太油太腻”加上嫌弃表情就是小k的老师对北京烤鸭的全部评价,老师一面开启了疯狂吐槽模式,以烤鸭为切入点,对北京美食、交通、文化等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负面评价。

“你们北漂也太惨了吧。”

此刻的小k觉得,自己就是一只鸭子,被生活高温烤过,又大卸八块,一身油腻。

气氛尴尬,小k习惯性的看了看手机,新闻推送赫然几个大字:全聚德半年净利下降六成。

太扑街了。

 1 

成年人的生活里,疾呼一句“我好惨”是没有门槛的事情。但北漂青年作为基数庞大的群体,哭惨之后需要小心翼翼地发泄,精打细算地缓解,并在最短的时间范围内恢复到正常。

老话说,包子18个褶,烤鸭108片,北漂年轻人似乎也有自己的固定模版。

小K是风骚走位挤地铁高手,任周遭人潮涌动,我自岿然不动;阿甘是7乘以24小时工作达人,笔记本电脑是武器,联网就能随时上战场;文静为了一纸户口忍受了7年的低薪,支撑生活的同时还在苦撑一场异地恋。

以上三者综合一下就勾勒出大家眼中的北漂青年:密闭车箱的拥挤人流,压力大忙不完的成堆工作加上乱七八糟满天飞的信用卡账单……打气、掏膛、洗膛、烫皮、打色、晾皮及灌水入炉的不只是鸭子们,北漂们也在北京这座大工厂的一线流水车间里循环往复的自我鼓励又全盘否定,架构理想又推翻重来,肆意暴露真实又严丝合缝包装……

即便工序这样复杂,烤鸭依旧不好吃,全聚德危机依旧来临;即便北京工厂车间作业这样高效精准,北漂们依旧被感到“真惨”,危机时隐时现。

烤鸭们不行了,在北京的我是不是也不行了?

 2 

“北京到底行不行?”

阿甘的大脑有些紧张,新疆的她自从千里迢迢来到北京后,这个问题就不断地向她内心发问。

最近的一次发问发生在毕业一周年的大学宿舍聚会上,她所就读的首都师范大学是“北京人本地云集的学校”,毕业后宿舍4人有3人都留在北京公立小学任教,是为上一代眼中的“稳定”。只有阿甘一人选择在北京的私立辅导机构工作。

老同学们定时定点轻松的上下班工作,不能理解她996随时随地携带电脑准备开工,而同学们绘声绘色的描写和领导处理“关系”的场面也触及到了她的知识盲区。

“最扎心的是,她们有了稳定规律的生活以后,开始精挑细选恋爱对象了,而我,连谈恋爱的时间都没有。”

阿甘尚未参透“北京到底行不行”的终极难题,但已然笃定“在北京恋爱绝对不行”,即便爱情的火苗正跳跃,在被生活浇湿的她身上怎么能燃烧得起来呢?

做教育行业的她,要无时无刻关注学生的成长,这也决定了她的工作就是要忍受学生家长无穷无尽的“骚扰”

在她的微信记录中,搜索“作业”会跳出2017条聊天记录,大部分都是各个群中家长一遍遍询问作业的提交方式,对应的,阿甘会一次次耐心回答作业的提交方式。

有时周末阿甘好不容易睡个懒觉,清晨8点就有电话打进来询问课程情况,她依然得耐心解答家长的问题。

阿甘没时间恋爱,恋爱中的文静却也因北漂产生了情感危机。她一心想拿北京户口留在北京,异地的男友不断和她起争执。“他问我,为啥不能和他回老家过安安稳稳的生活。”

吵架从激烈的唇枪舌战变成了冷漠的互生闷气,冷战的时间也从一小时、一天再到一个月、两个月,回想起那些来北京之后对自己意义非凡的一些时刻:第一次发工资、第一次被领导表扬、第一次完成大项目……这些本该与男友分享喜悦的瞬间却怎么想都想不起对方的表现,最后变成了承认当时“可能正在吵架”的黑色幽默。

有时被别人问起自己是否单身时,文静都要仔细地思考半天,依然不知道怎么回答,文静也想做个coolgirl,也想潇洒的回答一句“他是谁啊?他算老几?”但下一秒听到同事谈论北京好玩的地方都会下意识的记下来,“想和他一起去玩。” 来北京几年了,文静去的地方屈指可数,她很喜欢《春光乍泄》中的一句台词,“ 我终于到了瀑布,但我却很难过。因为我始终觉得,站在这里的应该是两个人。”

就这样,几年来,朋友圈相册里两人的合照一次次被更改设置。赌气的时候是“仅自己可查看”,情意正浓的时候是“所有人可见”,耍小心思想让对方低头的时候是仅“部分人可见”,这里的“部分人”就是自己的男朋友。

 3 

北漂时“不行”的感受常出现在一些突如其来的虚弱时刻。比如,身体不行了。

从事文字工作的小k人生中罕见的一次噩梦发生在截稿日前一晚,那种“我不行了”的心情一次次在她脑海中冒出来,逐渐蔓延到全身上下,进入了梦境,形成了应激反应。有点拖延症的她在梦中陷入一桩连环杀人案,凶手下一个目标就是她,她在多次死亡又复活中终于找到了真正的凶手,然后突然惊醒。

满身大汗的她感觉下一秒就要心脏骤停,可第一想法居然是去找笔,“这个故事很棒,写出来一定有卖点。”矛盾的是,害怕的她根本不敢回忆这个故事。

比如,热情不行了。

之前每个星期都痴迷于探店打卡、吃喝玩乐等活动,逐渐变成了一月一次,再变成提都不需要再提的奢望。

又比如,现在去上班居然能做到睡眼惺忪、行尸走肉般地穿衣、洗漱、坐地铁,再也没有刚开始闹钟一响就立马清醒的精气神儿了。

对挤了两个小时地铁赶到公司,依然没赶上打卡,想吃的奥尔良鸡肉包还卖完了的小k来说,生活也是在那一刻开始“不行”的。

何况就在今天,老师在她的公众号里详细描述了一起吃烤鸭的过程,忘了是形容北漂还是形容什么,她说“人如蝼蚁,低至尘埃。”

换做小k说,人如烤鸭,一咬就炸开。

北漂生活天平两端“北京不行”和“北京行”本应你起我落、互相平衡,但仅仅是因为一场聚会、一个噩梦、一次争吵、甚至是“你真惨”三个字,“北京不行”砝码指数型增加,以显而易见下沉速度,重重砸在了每个人心头。

 4 

外人们对北漂的了解终归是浮光掠影 ,生活在其中的人们,也有另外一些微妙的情绪。

其实也不是没有“北京行”“我行”占上风的时候呢。

阿甘说自己不爱说这个,是因为中国人谦逊的本质。不知为什么,她每次产生“北京很行”念头的时候,都会有一丝偷偷的得意。

北漂生活确实带来了经济上的底气。每次给家里打钱的时候,每次带弟弟出去玩的时候,每一次一次性付清所有房租的时候,甚至每一次购物不看价格牌就结账的时候,她都会在心里用《延禧攻略》高贵妃般的语气默默说“拿去吧,拿去给皇上看,看看我有多行。”

但下一秒,她又在心里默默督促自己“哎,那还差得远呢,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啊。”

是的,北京就是有这样的本事,让一个处在得意状态的人,马上冷静下来,因为总会出现需要你继续完善的事儿,你想要追赶的人。

当然,每每结束了高强度的授课任务后,阿甘的蒙眼狂奔就告一段落,也会用自己独特的放松方式给自己解压。不是诗意的旅行,也不是放肆的买买买,阿甘的独门秘籍也透露出一股质朴的北漂气息,这项只要躺在床上就能参与还不花钱的活动就是——看虐文。

在教育学和晋江言情中游走的阿甘,工作时看教育心理、班级排课和课程改革指南,休息时读小狼狗、穿越文、反目成仇失忆梗,最近喜欢的作家是匪我思存和大风刮过,跟着主角受尽人间疾苦却“又虐又甜有点爽,胜过韩剧狗血王”。

准备解压时,她会找一部十分虐心的小说开始读,并且调动自己的共情能力全身心去感受书中氛围,感到无尽的悲伤的她痛痛快快哭一场之后,再回归现实就觉得轻松很多。

人生这么苦,大家都不想看掉眼泪的故事,恨不得一头扎进快乐欢喜的温柔乡,但对于阿甘来说,选择看虐文最大的原因反而是想痛痛快快哭一场。说来惭愧,虽然年方25,但欲哭无泪早就是阿甘生活的常态,倒不是有什么生理性疾病,实在是工作的繁琐小事令人压抑可却不值一哭,“总不能为了这点芝麻事儿就哭吧。”

故事终章之后,阿甘将手机扔到一旁,稀松平常又熟悉的屋子里,眼泪才能顺畅地流淌。有时,她自己也觉得那么纳闷,该不会所有人潜意识里都期待着成为悲剧的女主角,大而无当,逆风前行吧。

但逆风前行的日子里偶尔有萤火一样的温情,是生活里的“仿佛若有光”。

那个小k被噩梦吓醒的晚上,舍友没说话默默拧开了台灯,那盏台灯投射出温柔的影子陪伴着小k度过了后半夜,一直到5点钟北京天空早早亮起。原来,和别人合租也是这么温暖的一件事。

小k记得刚来北京时,还很不习惯和别人住在一起,可转眼间半年时间就过去了。房租到期后,舍友就要离开北京去青岛工作了。前几天,舍友把很多带不走的东西都留给了小k , 小k很感谢。但到此为止,两人也仍然算不上朋友。她们之间没有狗血也没有矛盾,只是同处一个屋檐下搭伙的半年里始终是相敬如宾、泾渭分明,哪怕她们两看起来那样合拍。今天你在网页上找房,明天她在朋友圈里转租,在北京这样的关系每天都在发生,每个人都可能是彼此夜里的一豆微光,白天的一阵清风。

不过这个夜晚,小k倒是蛮感谢这阵清风,顺带记住了在北京度过的第一个夏天。

或许,钢筋城市里人越来越多,北漂们依然没有离开北京,不是因为北京有什么传奇色彩,而是因为平淡的人越来越多了。

 5 

北京就像那道烤鸭,有人真喜欢吃,有人嫌他油腻,但是名气再大也不过是一道固定菜式,无论再怎么花样翻出,吃久了还是能吃出同一个味道。

但世界上没有哪一道菜肴永不腻味,没有哪一个地方能确保我们永远不会感觉到很惨,永远拥有无限的“得意”的感觉,永远能斩钉截铁地说出“我很行”。

北漂在众多的“行”与“不行”之间反复思量,北京这座城市让很多问题变得特殊。但有时候在焦灼中,问题被温柔地解开。有人靠坚持和等待,有人靠感情中的共性与本能。

比如文静的爱情。

这个月,男朋友对她说“我们结束吧,结束异地恋吧。”

文静心想,得,这是要分手。

下一条消息“我辞工作了,和你去北漂。”

文静好像依稀看到了未来,她喜欢吃北京这道菜,男朋友就陪她一起吃的场景。

光凭这一点,哪怕北京这道菜已经吃腻了,却也因此打上了平淡又幸福的烙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