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醪饮河(投醪劳师)
那是在春秋中国时期,吴国与越国交战。越王勾践被俘回国以后,立志发愤图强,艰苦奋斗。他惟恐自己贪图安逸,消磨了报仇雪耻的志气,使睡在柴草堆上,还在室内挂上一只苦胆,每天睡觉前都要看看它,吃饭时也先尝尝它。这就是有名的"卧薪尝胆"。就这样,越国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兵强马壮起来。这时他决心报仇雪耻,收复失地。当越王勾践将要伐吴,大军启程之日,越国父老送了一坛"黄酒"为越王饯行,预祝越王旗开得胜,凯旋而归。勾践接了酒后,心想:要打败吴国雪耻复国,必须和兵士同甘共苦。为了激励兵士,他如愿开了誓师大会,并将父老送来的美酒倒进这条河里,然后,命令兵士迎流而饮,以鼓舞士气。
“投醪劳师”是一坛充满豪情的壮行酒。如果我们以产业视野来看,这一事件除了酒壮军威,助越灭吴之外,同时也是越酒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标志性事件,它带给越酒更多的是文化层面上的意义。
葫芦岛雕塑,大型景观雕塑,广场雕塑
成语故事投醪劳师雕塑,历史典故人物雕塑,酒文化雕塑
绍兴,古称“会稽”。被誉为黄酒之都,从来没有哪座城市的历史以及支撑历史的文脉,象绍兴那样,与黄酒结下如此深厚的渊源。无论是千年以前的“投醪劳师”,壶酒兴邦,还是书圣王羲之于曲水流觞之际醉书“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或者陆游在沈园题下《钗头凤》,“鉴湖女侠”秋瑾的貂裘换酒豪举……绍兴黄酒醉了千古的历史,在展示绍兴人独特风骨之时,也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深度和特有的风度。
酒文化雕塑,投醪劳师雕塑,广场雕塑
古代士兵喝酒雕塑,古代典故人物雕塑,酒文化雕塑
绍兴是中国黄酒的发祥地之一,绍兴酒是中国黄酒的代表。2006年,《绍兴黄酒酿制技艺》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低度、营养、保健的黄酒在经历千年之后依旧长盛不衰,并迎来迅速发展的今天,“会稽山”、“古越龙山”等绍兴黄酒品牌在给千家万户带去醇厚美酒的同时,也带去了良好的生活享受,还溶入到了绍兴人的骨子里,成为绍兴人生活方式的组成部分。
古代士兵喝酒雕塑,越国人物雕塑,酒文化雕塑
古代士兵队伍雕塑,战国时期人物雕塑,投醪劳师雕塑
翻看绍兴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绍兴的礼乐典章、历史大事、世俗风情,无处不洋溢着“酒”的芬芳。春秋战国时期,纵观越王伐吴的每一个阶段,每件事都离不开酒。从浙水的送别酒,宫中的韬晦酒,生育的奖励酒,出师的投醪酒,灭吴的庆功酒……,处处都可见到酒的身影。
古代典故人物雕塑,酒文化雕塑,大型广场雕塑
战国时期人物雕塑,古代士兵雕塑,酒文化雕塑
随着岁月的延续,绍兴人的骨子里也仿佛融入了绍兴酒的“基因”。发之于空桑,用之于礼仪,水的外形,火的性格,阴柔又不失阳刚,这便是如绍兴酒。而喝着绍兴酒长大的绍兴人更是从儒家文化里走出来的中庸,虽外表温和,却又不任人随意拿捏,这是中国传统礼仪外衣下悄然渗透的一种旷达。温和的绍兴人,一旦黄酒沾唇,本来的和风细雨便转而变得喉响、筋粗、激情高昂。
成语故事投醪劳师雕塑,人物铜雕像,酒文化雕塑
越王勾践雕塑,古代典故人物雕塑,大型广场雕塑
如果说,句践“十年生聚、十年教训”最终复仇是绍兴人的一种性格,那么,蔡元培科学救国,鲁迅奔走呐喊,秋瑾热血化碧涛……在中国近代史上更是写下了光芒万丈的一笔。
大型酒文化雕塑,越王勾践雕塑,城市故事雕塑
战国时期人物雕塑,典故雕塑,人物铜雕像
古代的酿酒是在粮食有了剩余之后出现的产物,而且由于数量的稀少,品种的珍贵,更多地被用作祭祀。从这个意义上说,古代劳动人民饮酒除了享受酒所带来的刺激,更多还有个人身份上的象征。约上三五知已,开启一瓶“会稽山”美酒,把盏浅饮,在享受美酒所带来的刺激和愉悦之中,回归本真,回归自然,这不仅仅是一种真实的人生,也应该是当代酒文化所要大力弘扬和推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