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书和隶书的用笔特征

我国书法历史悠久,大体可分为篆书(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五种。
篆书的用笔特征
篆体,汉字古代书体之一,也叫篆书。是对古文字的统称。“篆者,传也,传其物理,施之无穷。”古人认为篆书为仓颉所造,其实是不可信的。一种文字的产生是要经过一个较长的酝酿发展过程的,不可能有一个人在短时期能完成。广义的篆体包括隶书以前的所有书体以及延属,如金文、石鼓文、六国古文、小篆、缪篆、叠篆等。狭义主要指“大篆”和“小篆”。
甲骨文
甲骨文是用尖锐的利器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书写”的工具和材料都是坚硬的物体,因此甲骨文的笔画以直线为主,多用折笔而少见转笔,笔画也比较纤细。殷商后期的甲骨文变得比较丰腴粗壮,这是进入金文阶段的标志。
甲骨文
甲骨文在不同书家的笔下,用笔也有很大的差别。传统的临摹方法,追求准确地再现甲骨文的字形和用笔。在书写时,我们应注意用笔力度的变化。甲骨文的笔画遒劲有力,细而不轻,有很强的立体感,这也是我们精临甲骨文需要注意的特点。
由于刻画甲骨文所使用的工具和材料都是硬材质的,刻画时是硬碰硬,因此在文字的转折处很难一笔完成,往往是靠两笔搭接而成,因此在用毛笔临摹时应注意搭接处要自然,切忌生硬。
甲骨文的笔画坚实有力,沉着痛快,追求圆、健、活、简的表现效果。近年来,书家们尝试用不同的笔法书写甲骨文,其用笔更富有笔意和墨色变化,为甲骨文的创作开拓了一条更宽的路。
金文
金文的制作过程与甲骨文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在表现出来的笔法上和甲骨文也有很大的差异。西周的金文分为早、中、晚三期,不同时期的金文又显现出不同的用笔特点。西周早期的金文,笔画开始有了波磔,粗细变化明显,有些字习惯性地使用肥厚的“复笔”。用笔的转折处,圆笔逐渐增多。中期的金文,笔画中的波磔和肥厚的“复笔”逐渐减少,中段董作宾书 甲骨文轴逐渐饱满、圆润起来,《毛公鼎》即是这一时期金文风格的代表。晚期的金文已经非常成熟,出现了《散氏盘》一类的率意、恣肆的书风。西周之后的金文,一方面出现了像《王子午鼎》《中山王厝壶》等装饰性很强的风格;另一方面,其风格向秦小篆的方向演变,用笔逐渐变得粗细均匀,起收处藏头护尾,更加规范化。从用笔共性上来看,金文的起收笔显得含蓄而深沉,转折处一笔完成,而不是两个笔画搭接组合。我们在书写时,要注意中锋用笔为主,要使笔画婉转流动、浑厚沉着。
毛公鼎
散氏盘
小篆
小篆自秦代至清代,尽管构形和基本的用笔没有大的变化,但因为时代风气和书家各自追求的不同艺术效果,因此用笔上也有很大的差异。有的渗入了行、草书笔意,有的则大小篆笔法结合,因此在临摹不同的作品时,既要把握其用笔的共性,又要尊重其用笔的个性。
小篆
隶书的用笔特征
隶书,亦称汉隶,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隶书起源于秦朝,由程邈整理而成,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对后世书法有不可小觑的影响,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
相对篆书而言,隶书的用笔变得更加丰富了。
隶书把篆书圆转婉通的笔画,改变或分解成方折、平直的笔画,形成了点、横、竖、撇、捺、钩、折等基本点画。篆书的笔画是圆转的线条,粗细变化不大,多用转笔,极少有折笔。行笔时笔尖保持在笔画中间,这就是所谓的中锋用笔,笔画和笔画之间没有笔势呼应,因此书写笔画没有先后顺序,这样的书写方式同时也大大影响了书写速度。隶书一改篆书的纯中锋用笔,而是中锋、侧锋兼用,出现了“一波三折”和“蚕头燕尾”,撇、捺上挑出锋,用笔提按、顿挫分明,并将篆书的转笔化作更为直接的折笔,笔画之间出现笔势照应,笔顺逐渐固定下来,书写时有更强的节奏感。
曹全碑
“蚕头燕尾”产生的原因有两种:
 
 一是因为隶书快写时,由于收笔迅速,笔锋顺势弹出,笔画右边的终止处会出现一种波磔形的燕尾。起笔是与上一笔的燕尾照应,因此是逆势入纸,其状若“蚕头”。
  第二个原因,是追求汉字装饰美的愿望使然。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