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裤与经济,关系有多紧?
这是一则经济科普消息。
沈阳网消息,“辽宁男士内裤销量激增。经济专家:佐证辽宁经济回温”。
新闻的背后,是则经济学八卦理论——内裤理论,格林斯潘2008年提出。
意思是,经济不好,男人节省,不经常买新内裤,同时不景气导致离婚率攀升,离婚的男人不再注重自身形象,对新内裤需求骤降。而当经济复苏,男人可以稍加挥霍,离婚男人开始新的约会,于是内裤销量自然大幅攀升。
据说,美国经济证明了这条理论。比如2009年金融危机时,男性内裤的销量下降2.3%。
类似的花边理论,还有裙摆理论、口红效应,都作为经济兴衰的表象。
内裤、口红、裙摆,是经济上的望闻问切,由表及里,模糊算法。
辽宁经济回暖,这个事实,必须承认。
不过,京东大数据研究院提供的内裤销量,和辽宁经济关系到底有多紧呢?
个人觉得,专家的话,鼓励的意味大一些,别太当真。
如果不把内裤理论当玩笑,用严肃的态度来对待,就会发现,目前的消息里,除了缺少精确的销量数据外,还缺少三层分析。
精确的销量数据,即2016年、2017年和2018年辽宁人买了多少条男士内裤,新闻里没有公布。如果公布了,我们可以简单用辽宁男人的总人数一除,得出一个人均数字。通过人均数字,辽宁的读者就能通过自身或者身边的消费行为来佐证。
这个核心数据、也是最有说服力数据的缺失,是一大遗憾。
同时,想要建立内裤与辽宁经济的紧密联系,建立一种内裤热则经济暖、内裤冷则经济寒的模型,还要进行三层数据分析。
一,人口因素分析。
内裤理论里面,只涉及一类商品,男士内裤。不管谁来买,男士内裤绝大多数是男士用。男士的总人数,增加还是减少;男士的内裤使用偏好,三角还是四方;男士内裤更换率,一周还是一天,等等,都会影响内裤的销量。
单拿辽宁人口来说,2017年比2016年减少10万人。2016年减4.6万人。
人口性别结构中,男性略多一点。
总的男人数量在减少,而男士内裤的销量在增加,原因在哪,这个需要说明。
尤其需要说明的是,再往前几年,辽宁衰退时,男士内裤销量如何,是否真的减少了。
二,京东因素。
电商平台,各有各的优势区域。北方是京东的地盘,南方是淘宝的天下。
京东大数据研究院提供的数据,是全平台,即所有平台的数据,还是京东平台的数据,这个要说清楚。
如果是全平台的,则有说服力。
如果只是京东的,则没有说服力。
在京东平台上,辽宁男士内裤销量增加,比全国数据高,只是说明京东这个平台在辽宁的发展速度,比在全国发展的速度快。
而淘宝、唯品会、小红书、拼多多等平台的男士内裤销量,京东大数据研究院不一定能掌握。
反过来想,如果真是全平台数据,相信研究院会主动提及这一点,毕竟全平台数据,还是能砸住人。
三,离婚率。
内裤理论里,有重要一点,经济好了,离婚的男士开始约会,内裤销量增加。
这里面有个隐含结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离婚男士越多,则内裤销量会越多。
这也意味着,离婚率越高的地方,内裤销量会越高。
或者更准确地讲,是成年且单身的男士越多,内裤的销量会越高。
我们来看看离婚率。据民政部的数据,全国2017年离婚率为3.2‰,比上年增加0.2个千分点。辽宁的离婚人数,近3年逐年增加,几乎每年增加7000多对。
2015年为129000对,2016年为136114对,2017年为143861对。
2017年,离婚/结婚的比例,进入前十的省份,分别是黑龙江、吉林、天津、重庆、辽宁、北京、上海、内蒙古、四川和湖南。
辽宁排第五。
假设经济状态不变,由于离婚男士增加,出于约会的需要,男士内裤的销量是不是也应该增加呢?
从人口、平台、离婚率这三个因素综合考虑,内裤与经济的关联模型,还需要更科学地构建。
话说回来,辽宁经济回暖,还是不争的现实。
百姓手里的钱多,内裤、外衣都敢多买几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