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在官渡之战时,下了一着臭棋,罗贯中却没有写
看三国,说三国,三国里面秘密多。
接着昨天说,《刘备的学区房,说出来吓你一跳》。
卢植作为刘备、公孙瓒的老师,文武全才,是个牛哄哄的人,可仍被摆在郑玄的后面。
这个郑玄又是何方神圣?
单论学问,郑玄在两汉这400多年,能排到第一位。
他把遍注儒家经典,开创一个经学的“小一统”时代。
什么叫小一统?汉代虽说是以《诗》、《书》、《礼》、《易》、《春秋》为主要教材,但大家的解释不一致,派生出不少派系,各以家法教授。比如,到东汉光武时期,光讲《诗》的,就有齐、鲁、韩三派。
郑玄呢,他把所有流派进行全面总结,自成一家之言。自他以后,儒家就没有什么家法了。
在西汉和东汉,官方和民间诵读经书蔚然成风,像关羽和李典,都熟读《左氏春秋》。《三国演义》里,还有关羽千里走单骑时,夜读《春秋》的段子。
而孙权劝吕蒙学习,孙权他读的也不是什么宫斗和玄幻小说,读的也是经学。
经学,可以说是当时人们共同的思想源头。
而郑玄,则是他们共同的精神领袖。
所以,郑玄非常非常非常牛,比现在最有名的大学校长、教育部长都厉害,都受尊重。
郑玄有多牛,举个例子:黄巾军起义时,郑玄在老家高密,黄巾军看到他,都向他行礼,因为敬重他,没有劫掠高密——高密,现在最有名的名人,是莫言。在郑玄之前,还有个名人,晏婴。
黄巾连皇上都敢反,但就不愿惊动郑玄。
黄巾尚且如此,更别说读书人了。在郑玄60多岁的时候,跟着他学习的学生,常常超过1000人。
难道,刘备就是这1000来人中的一个?
不好说。
罗贯中为了提升刘备的地位,把刘备拉到精神领袖郑玄的门下,让他当了领袖弟子,但真实情况,未必如此。
刘备求学的时间段,大约在175-184年之间,就是他虚岁15-24岁之间。
这个时间,生于127年郑玄,在48-57岁之间,正处在被禁锢的状态。所谓禁锢,就是不给当官的机会。从171-184年,郑玄被整整禁锢14年。
这15年,郑玄老老实实地“客耕东莱”,种地读书,写书讲学。
而刘备呢,一方面家里穷,不可能从涿县跑到东莱,一方面不是很喜欢读书,让他拜郑玄为师,只是罗贯中的巧妙安排,为刘备在精神上,获得一面大旗。
这样大旗,罗贯中前前后后给了刘备四杆:郑玄之徒,是精神大旗;皇上之叔,是血脉大旗;关羽之兄,武力大旗;孔明之君,智慧大旗。
历史和小说,确实不一样。
在历史上,郑玄这杆大旗,真有人借用过。
这个人,是袁绍。
200年,袁绍和曹操在官渡对战。袁绍为了壮大自己声威,争取民心和声望,叫他的大儿子袁谭,逼迫郑玄随军。
当时郑玄已经74虚岁,身体也不好,无奈之下,只能抱病而行,从高密一直往西走,走了四五百公里,走到元城,现在的河北大名县,病逝在该县。
郑玄死的时候,是200年6月,袁绍和曹操的官渡之战还没打完,丧事从简,但仍1000多人为其披麻戴孝,给其送葬。
尽管《三国演义》里没说这一段,但袁绍强迫年迈的郑玄从军,肯定失去了读书人的人心。
罗贯中为什么不说呢?因为和袁绍打仗的,是曹操。如果是刘备,罗贯中肯定要大书特书一大段。
袁绍和黄巾军,对待郑玄不同的态度,说明袁绍这个世族子弟,骨子里头,还是太自傲,既瞧不起暴发户阿瞒,也没瞧得起名儒郑玄。
他瞧不起,只能说明他眼瞎。在唐代,李世明把郑玄列入二十二先师,配享孔庙。
那袁绍瞧不起的曹操呢,他瞧不瞧得起郑玄呢?
从史书看,曹操对郑玄没有恶言。
但是,也无好语。
曹操敬重的,另有其人。
这个人的名字中,也有一个玄。
他是谁?我们明天再说。
三国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