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改旧态

贞观七年(公元633年),太宗巡幸蒲州(今山西省永济市境西南一带),蒲州刺史赵元楷督促当地百姓一律穿上黄纱单衣,在路边迎接拜谒,并大肆装饰官署,营建城楼雉堞用来献媚讨好。又偷偷地饲养了几百头羊、几千条鱼,准备馈送朝廷贵戚。唐太宗知道这事后把他召来训斥道:朕巡省河、洛,经历数州,凡有所须,皆资官物。卿为饲羊养鱼,雕饰院宇,此乃亡隋弊俗,今不可复行。当识(懂得)朕心,改旧态也。——这件事纪录在唐人吴兢的《贞观政要·卷六·论杜谗邪》中。有意思的是,蒲州刺史赵元楷本想通过一些列操作,逢迎讨好唐太宗,没想到最终竟然碰了一鼻子灰,并且因为十分惭愧和恐惧,几天吃不下东西居然死了。
当听闻皇帝将要出巡。来到自己治下的地盘的时候,地方官动员群众穿上鲜亮的衣服夹道欢迎,似乎不是什么新鲜的做法;与此同时,对于衙门进行一定的装修粉饰,同样是常规动作:不夹道,难以表现地方官的动员能力;“来人扫地,客气烧茶”,是很正常的民间代课之举,而对衙门进行一定的装修粉饰,不就与“扫地”之类动作相似吗?此外,一般而言,皇帝之人对于下面的这样一些举措,应该十分受用,而不是说三道四。为什么?因为凡人,必有虚荣之心,这样一些举措,恰恰是可以让人的虚荣之心得以满足的:看,我的臣民对我如此恭敬;我的治下,一片繁荣景象——哪怕它可能是虚假繁荣。因此,对于这样的地方官,是不是颔首称许,甚至口头表扬几句才更为常见?
但是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唐太宗不仅没有夸赞赵元楷,反而拿自己前面巡幸黄河、洛水一带,所到之处并无扰民,所需物资皆由官府提供进行比较,突出强调蒲州的做法有些另类,予以了严厉的批评。同时,还又可能是有所指地表示,这样的做法乃是前朝——隋朝更为常见的,是亡国之举。唐太宗这番话分量不轻,也一定让赵元楷受惊不小——他乃由隋入唐的官员,并且不乏“奸邪谄佞”的劣迹。
对赵元楷来说,他可能忽视了一件事:唐朝不是隋朝,唐太宗不是隋文帝。所以,当他沿用昔日隋朝之时屡试不爽的那些做迎接唐太宗的时候,马屁没拍着,反而被马踢了一蹄子。当然,我们不能不说的另一点是,唐太宗其实对赵元楷还是比较宽容与大度的,因为他在知道赵元楷的既往历史的情况下,可依然予以了任用——赵元楷有可能在地方治理方面也有一定的经验和手段;另一方面,即便是赵元楷照搬前朝的做法“迎驾”,他一肚子的二百五,可也并没有因此就立刻罢他的官,而只是予以了口头批评,让他知道自己之所以反对他这样做的原因,以及希望他努力改正错误。因此,唐太宗对赵元楷,是不是已经够大度、够厚道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