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魏启后书法艺术的线条美与文学美

诸位同道,大家下午好!

很高兴很幸运能有这样一个学习的机会。

我发言的题目是——

浅议魏启后书法艺术的线条美与文学美

古贤评论书法作品有“形质性情”之说。“形质”即字体的点画撇捺、墨迹的轻重缓急等;而“性情'则是书作所呈现出的气象、神采和韵味。以此关照魏启后先生的书法艺术,我认为其形质与性情可谓兼得双优。所展现出的行云流水般的任性书写,以及绍于古人的神采、韵味,堪称“心手达情',给人以极其清新绵远、韵味独具的美感享受。

一,关于线条美。

我赞赏“书法艺术即线条艺术”之说。

魏启后先生凭着自己的聪慧才智,博览群碑诸帖,择善而取,长期心追手摩,使自己的书法作品自成风貌。其线条流畅自然优美,点画结构清新和谐,横竖撇捺别具一格。其中有汉隶“洒脱之趣”,有“钟繇变楷之风”,有二王米芾等诸家之气骨与柔情,有章草汉简之笔意。可谓独树一帜。

不仅如此,魏老先生还从生活中吸取营养,引伸书法中的象形特征,撷取生活中的优美元素,巧妙地融入于自己的书法作品,而且着意强化。比如重笔浓墨的“竹叶撇”、形象灵动的“蠏爪勾”、任性潇洒的“兰叶捺”等等,于字里行间跳跃彰显,有着扱强地视觉冲击力。在他'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的一幅书作中,其“新”字的'蠏爪勾'写的形象自如,“纱”字“兰叶捺”写的灵动潇洒,耐人品味。

更有他“竹、佳、行、后、银”   等字的第一笔,“力、芳、装”   等字的最后一笔,写的随意而时尚,扑拙而遒劲,颇显魏老书体风貌。窃以为他形象生动的“竹叶撇”“兰叶捺'等,何止是他书作的闪光点,简直是书坛升起的一面旗帜,一面入古出新的旗识。就他这么任性的一抹,独步天下,引几多后学者心追手摩!

魏老先生的书作性情书写,集诸优而开新面,称其为“线条美'当之无愧。

二,关于文学美。

构成优秀书法作品的主要因素大致有两个层面,一是优美的书写状态,即我们所说的线条美;而另一个层面是意义丰含的书写内容,即我们所说的文学美。这里所说的文学美大都是以诗词体现的,诗词是文学之源。书法是以书写汉字为支撑的,汉字排列而构成的诗词最能表达一个人的思想情感。作品的最美书写与内容的完美融合才是优秀的书法作品。诗词美与书写美相依相扶,源远流长。比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苏东坡的《寒食帖》,毛泽东的《沁园春·雪》等等。这些作品,既有经典书作所具备的优美线条,也有内容蕴含的文学意义。

魏老先生在书法创作中,不仅注重书体形质的创新,而且追求诗与书的完美结合。他不仅书写古人的优秀诗词,同时也书写今人的佳作。而更让人称赞的是他孜孜以求,自书自诗自诗自书,且取得令人嘱目的成绩。

五彩斑烂的现实生活是诗词之源,处处充盈着诗意。魏老先生感悟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撷取生活的点滴成诗,又用书法写下自己的诗作,展示出一代书法大家的风范。历数历代名家,大多是集诗、书一身,甚至集诗、书、画一身的。

1,魏老先生的诗作有不少是他追寻书画艺术的切身感受。

比如他写自己的《晋元斋》——

“卜鄰易安宅,

悦目鹊华图。

洗耳明湖水,

可人白玉壶”。

其中“洗耳”“可人”四字写的热情奔放,“白玉壶'的壶字写得颇象一把壶。欣赏这把壶似乎见得趵突泉水清滢流涌,很容易让人记起元代书画家赵松雪的诗句:“平地涌出白玉壶”。

魏老先生的这首诗,四句仅有20字,却有人、画、湖、泉的四个具象,而且句句融进了自己的情感。诗与书相映成趣,共同揭示了他自得其乐的内心世界。

再如他写自己的生活状态及其环境——

“朝餐怀素苦笋,

夕服大令鸭凡。

四壁钟张羲献,

梦里米家画船'。

为了方便大家理解,我试着用白话译释一下他的这首六言诗句——

晨起,我把研习怀素的《苦笋帖》当作早歺,

晚上临池,权当服用王献之的大令'鸭头凡”。

书房四壁挂着钟繇张芝和二王羲献的墨宝,

睡梦里,我常常见到老米家的悠悠画船。

这是多么优美的一首诗作!真情流露,风趣横生。不仅折射出他对书画艺术的痴迷追寻,也反映了他当时的生活状态。

2,在深入古贤,感悟经典的过程中,魏老先生常常生发出许多诗情。

比如他为有'晚明四家'之誉的邢侗题碑——

'南董北邢久颂扬,

来禽未减戏鸿堂。

硬黄一去无消息,

盛世升平建碑廊。'

这是魏老先生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参加德州市临邑县邢侗纪念馆开馆时写下的一首七绝。晚明时期的邢侗,与书画大家董其昌、米万钟、张瑞图齐名。其书博采众长,笔力遒健。邢侗辞官还乡后筑有《来禽馆》,接待四方宾客。魏老先生感叹邢侗写在硬黄纸上的书迹一去无人问津,只至盛世升平的今天才建起了碑廊。写下这首诗,一是表达了他对古贤的怀念,再就是抒发了他对盛世今天的赞美。

尤其他那首“偏爱柯九思”的诗作,直抒心怀,耿直而性情——

“平生偏爱柯九思,

不从众说是偏知。

偏爱无须求公正,

愿把蘑菇当灵芝。”

这里,我简单地介绍一下柯九思这个人物。柯九思是元代著名诗人书画家。博学能文,尤擅墨竹。他画竹干用篆法,画竹枝用草书法、画竹叶用撇笔法。将古代书法融入画法,历史上柯九思是第一人。他应是一位开拓创新型的书画家。或许正因如此,才使魏老先生偏爱柯九思,而且写下了这首诗。因缘偏爱,既是蘑菇,他也愿意当作灵芝。

3,  魏老先生随时随地把充满诗情画意的生活感悟,写成诗与书。比如他感叹荷花成为泉城的市花——

“鹊华烟雨历辛酸,

十里荷风一万年。

七十二泉明月夜,

市花名份自今传”。

比如他参加市文代会寄怀——

“苍颜华发又相逢,

乍暖馀寒艺苑中。

难得残年司笔砚,

老枝新叶正春风”。

这两首格律严谨的七绝,可谓语句鲜活、意境优美、格调高雅。尤其“老枝新叶正春风”一句,揭示了他年老不服老,司笔舞春风的内心世界。

这种老当溢壮积极向上的精神,还可以在他的另一首四言诗中更见真淳——

“秋云烂漫,秋影散乱。

林下一人,此心未倦。'

前两句写了秋天的景象,后两句则是抒发自己的情怀。“林下一人”的'林”字,我认为不只是秋天的树林,而是书画艺术之林的象征。当时,魏老虽已“苍颜华发”,虽已步入生命之秋,但他追寻书画艺术之心却如春风荡漾,絲毫没有倦怠之意。其诗四句十六字,情景交融,写景写的秋色宜人,抒情抒的真情动人!

魏老先生的诗四言、六言,五言、七言,古风、近体皆写,而且还有不少随意题写的诗句散落民间。感谢著名书法家吴耀先生和《魏启后艺术馆》馆长李德生先生为我提供魏老先生的诗作和资料,使我在魏老先生诞辰百年之际更好地学习探讨他的书法艺术。据李德生先生悉心统计,魏老先生留给我们的诗作,包括他写下的题画诗题句等约计二百余首(篇)。李馆长正在整理这些诗作、题句,准备结集出版。我们期待着。

无须更多的例举,这已经足以证明魏老先生是一代诗书同炉共铸、诗书合璧的大家。他的书心手双畅,任性达情,简约而优美;他的诗朴素自然,清新典雅,情深而意远。诗与书完美结合,相映成辉,遗珠串串,成为后学的典范。

谢谢家!

2020年12月12日

(作者系国家一级文学编辑、山东省文史书画研究会副会长)

(0)

相关推荐

  • 「书法线条十三种」供书友们参考

    「书法线条十三种」供书友们参考

  • 魏启后 | 最完美的书法艺术作品应该是出于高尚而有素养的人

    书法艺术的欣赏,往往是可以离开或者不管文字内容的.我们通常欣赏碑帖,一般并不管他的文字内容. 这一方面是因为书法爱好者的目的只在于欣赏学习书法艺术.另一方面古代名碑年代久远,石头损坏,文字多不可读. ...

  • 魏启后谈书法 | 浅谈草书的学习

    前言 由于书法艺术风格上的多样,因此在认识上也是多样的,不应该强求一致.但是另一方面,在不同的认识之间,也还存在着是与非.好与不好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的探讨.研究又是必要的. 关于学习草书,平时与爱好 ...

  • 魏启后国画作品欣赏

    笔墨丹青新视角2020-02-14 04:22:00

  • 晋元斋前竹影斜 | 魏启后画竹艺术赏析

    竹影      一直以来,竹子一直为文人墨客所钟爱,他们爱它的坚贞不屈.折服于它的凛凛气节,他们写下的无数咏叹竹子的诗篇,让人顶礼膜拜. 魏启后先生是一位书画双绝的艺术家,人们对他的书法艺术推崇备至. ...

  • 《薇语论国学》读《孤独者》 浅议魏连殳的悲剧人生

    张薇,<薇语论国学>栏目主持人 声音清丽甜美,温婉舒缓,给人以愉悦. 读<孤独者> 浅议魏连殳的悲剧人生---张薇 鲁迅,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樟寿,1906年4月在东京开始文学创 ...

  • 百年启后 | 刘正成主编与魏启后大师的艺术对话,如今看来感慨万千

    魏启后(1920年-2009 年12月9日),山东书法艺术领军人物,1920年出生于山东济南. 刘正成与魏启后的艺术对话 1999年夏天,时任中国书协副秘书长.<中国书法>主编的刘正成先生 ...

  • 魏启后:骑自行车不倒,就是中锋

    骑自行车不倒,就是中锋. --魏启后 近世书家动辄以中锋为根本.如王蘧常说:'书法之妙,全在用笔,用笔之贵,又在用锋,用锋之要,则在中锋'.沈尹默先生则更进一步的强调说:'用笔之妙,无非笔笔中锋.'而 ...

  • 魏启后书法欣赏(高清)

    魏启后(1920年-2009 年12月9日),男,1920年生于山东济南,书法家.作为山东书法艺术的领军人物,魏启后先生对当代山东的书法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许多后学,都得到他艺术探索的沾溉.他的艺术 ...

  • 魏启后|自学书法的若干问题

    秦李斯刻石 礼器碑 一.中国文字构成的特点及其艺术发展的过程 (一).象形字(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六书中最根本的是象形,所以笼统说中国文字是象形文字.部首的六种组合方法(上下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