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探微(282):和而不同——释“和”(龢)
朱英贵
一、“和”字小引
在《论语·子路》一篇中,孔子用“和”来区分君子与小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说:君子在人际交往中能够与他人保持一种和谐友善的关系,但在对具体问题的看法上却不必苟同于对方。小人习惯于在对问题的看法上迎合别人的心理,附和别人的言论,但在内心深处却并不抱有一种和谐友善的态度。如果用更通俗的话来理解孔子这两句话的意思,那就是:君子与人交往关系融洽但不如胶似漆,小人之间看上去如胶似漆而内心却勾心斗角。
孔子进而在《中庸》中又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并进一步倡导一种“中和”思想:“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这两段话的大意为:人在没有产生喜怒哀乐等这些情感的时候,心中没有受到外物的侵扰,是平和自然的,这样的状态就是“中”。在处理各类事务的时候,不可避免地要在心理上产生反映,发生各种各样的情绪变化,并且在表情、行动、语言等方面表现出来。如果表现出来的情绪恰到好处,既不过分,也无不足,而且还符合当事人的身份、不违背情理、适时适度、切合场合,这样就达到了“和”的境界。“中”是万物的根本,“和”是天下通行的准则。达到“中和”,天地就各居自己的位置,万物也就健康生长发育了。
可见,允许不同的事物自由发展并取其“中和”境界,那就是和谐,那就是“和而不同”;不允许不同的事物自由发展而要用一个标准去统一它,那就是不和谐,那就是“同而不和”。这不仅是区分君子与小人的标准,也是天地间万物能否健康生长发育的先决条件。
这样看来,一个“和”字是多么重要。下面我们从古文字字形入手来讨论“和”字的形义联系。
二、“和”字的字形解读及其造字本义
说到“和”字,不能不提到与其有密切关系的“龢”字,“和”与“龢”本不是同一个字,但由于字音相同且字义也基本相同,人们一直将它们当作同一个字的不同形体。理论上讲,同一个字可以有不同的形体,但不同形体的构字理据应该是相通的,“和”与“龢”的构字理据既有相同之处又有明显的区别,这也算是“和而不同”吧。请看下面这两个字的古今文字字形演变:
“和”字的字形演变与字源演变
上图为“和”字,“和”字未见有甲骨文字形,前一个金文形体从“木”(树)从“口”会意,后一个金文形体“木”(树)的树枝弯曲,跟“口”相接近,两个字形都是表示鸟雀在树木枝干上鸣叫,此唱彼和。战国文字的楚国大篆还承继金文的构字理据,而战国的秦国大篆则误将“木”写作“禾”了,以至于在秦国大专基础上演化而来的小篆也就错讹为从“禾”从“口”会意了。小篆再经隶变与楷化之后,便是现代隶书与楷书的“和”字。
“龢”字的字形演变与字源演变
上图为“龢”字,“龢”字的甲骨文字形由三个构件组成,三个构件在不同的字形中摆放位置不同,其中一个构件像“编管”(由多条竹管合并而成的笙箫)之形,另一个构件象“口”形,从上部对准“编管”,表示吹奏之义,还有一个构件为“禾”,大多将其看作是表读音的声符。金文形体又在“编管”这个构件上增添了一些“口”形符号,似乎是在表达上面人的覆口对着下面的乐器之口在吹奏之义,这样一来表意功能就更加完善了。还有就是从某些金文字形“禾”的尖端向“口”倾斜并与之相连来看,似乎“禾”这个构件也有表意的作用,综合衡定,“龢”应该是表示树荫之下乐声调和、声韵和谐之意。
单独看上面两组“和”与“龢”的古文字字形,无论是字形形体上还是构字原理上,都有明显的区别;然而如果将“和”与“龢”这两个字的金文字形、小篆字形分别加以对照来看,也不妨可以看作“和”是由“龢”省略了那个像“编管”的构件形体,如果这样看来,那么“和”字的“口”就不是鸟鸣之口,而同样是人吹奏乐器之口,这就是我所认为的“和”与“龢”的构字理据的相通之处。
正因为“和”与“龢”这两个字“和而不同”,大同小异,再加上自古以来又常将“龢”作为“和”的异体字来使用,所以拙文拟将这两个字互相参照来解读“和”字的造字本义。
“和”的造字本义应为“应和”,《说文解字》卷二口部:“和,相譍也。从口禾聲。”许慎的解义是正确的,但依据小篆字形将其解为“从口禾声”的形声字,似与金文字形不合,因为金文的“和”字并不是“从口禾声”的形声字,而是“从口从木”的会意字。
“龢” 的造字本义应为“调和、和谐”,《说文解字》卷二龠部:“龢,調也。从龠禾聲。讀與和同。”许慎的解义(調也)、解形(从龠禾声)和解音(读与和同)也都是正确的,对于“从龠禾声”的“龠”,《说文·龠部》解释道:“龠,樂之竹管,三孔,以和众声也。”可见以其作形符表意是切合“调和、和谐”的意思的。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认为:“此與口部和音同義別,經傳多假和爲龢”因为“古唱和字不讀去聲”,故此二字能够通用。
“龢” 的本义为“调和、和谐”,例如:“正六律,龢五声,杂八音,养耳之道也。”(《吕氏春秋·孝行览》)后来这种意思的“龢”也都可以写作“和”了。于是综合“和”与“龢”两个字的本义,可以认为,“和”(龢)字的本义为“调和、和谐、应和”,后来又将“应和”的“和”读作第四声“hè”。
三、“和”字的字义演变源流
综合上述“和”、“龢”二字的构字理据,如今使用的“和”字的本义应为协调,和谐。
例如:“其爱心感者,其声和以柔。”(《礼记·乐记》)再如:“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老子》第二章)又如:“和,谐也。”(《广雅》)可见“和”有协调、和谐之义。
“和”字由此协调、和谐的造字本义,可以产生如下多方面的直接引申义和间接引申义:
其一,表示和谐,融洽。例如:“同寅协恭,和衷哉。”(《书·皋陶谟》)孔传:“以五礼正诸侯,使同敬合恭而和善。”再如:“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又如:“与其客语,微察公子,公子颜色愈和。”(《史记·魏公子列传》)又如:“与之论辨,言和而色夷。”(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由此又可引申出如下几种意思:
一是表示使和谐,使融洽。例如:“宗伯掌邦礼,治神人,和上下。”(《书·周官》)再如:“臣闻以德和民,不闻以乱。”(《左传·隐公四年》)
二是表示和顺,平和。例如:“惟民其敕懋和。”(《书·康诰》)蔡沈集传:“民其戒敕,而勉于和顺也。”再如:“汉中尉至,王(淮南王)视其颜色和。”(《史记·淮南衡山列传》)又如:“其为人贤而有材,志刚而气和。”(唐·韩愈《与祠部陆员外书》)又如:“事上以敬,处下以和。”(清·沈覆《浮生六记·闺房记乐》)
三是表示适中,恰到好处。例如:“一曰六德:知、仁、圣、义、忠、和。”(《周礼·天官·大司徒》)郑玄注:“和,不刚不柔。”再如:“以乐德教国子:中、和、祗、庸、孝、友。”(《周礼·春官·大司乐》)郑玄注:“和,刚柔适也。”又如:“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杨树达注:“和,今言适合,恰当,恰到好处。” 这句话的含义是,礼的功用,以针对具体对象做得恰如其分为可贵。
四是指身体健康舒适。例如:“少益耆食,和于身也。”(《战国策·赵策》)再如:“岂谓上灵无鉴,复使圣躬违和。”(《魏书·彭城王勰传》)又如:“身或不和则药石之,针灸之。”(唐·李华《国之兴亡解》)
五是表示暖和,和煦。例如:“薄衣临积水,吹面受和风。”(唐·杜甫《上巳日徐司录林园宴集》诗)再如:“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又如:“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又如:“是日风和日丽,众多官员都来祭奠。”(《痛史》第十九回)
其二,表示调和,调适。例如:“食医掌和王之六食、六饮、六膳、百羞、百酱、八珍之齐。”(《周礼·天官·食医》)郑玄注:“和,调也。”再如:“是以和五味以调口……和六律以聪耳。”(《国语·郑语》)又如:“(那人)随便和了和弦,弹了一两个小调。”(《老残游记》第二回)
由此又可引申出如下几种意思:
一是表示和解,息争而归和平。例如:“今子从楚为和,楚得其利,魏受其怨。”(《战国策·楚策三》)再如:“(魏惠王)乃使使割河西之地献于秦以和。”(《史记·商君列传》)又如:“孽龙在途中投拜,欲求与真君讲和,后当改过前非。”(《警世通言·旌阳宫铁树镇妖》)
二是表示棋局或球赛不分胜负。意谓比赛或者争斗结局不分胜负,竞赛得分数相等。例如:这盘棋和了。这场球又和了。两国之间的战争已呈和局。
三是犹“合”:汇合,结合。例如:“阴阳和而万物得。”(《礼记·郊特牲》孔颖达疏:“和,犹合也。”
四是指交易。例如:“而市者天地之财具也,而万人之所和而利也。”(《管子·问》)尹知章注:“和,谓交易也。万人因市交易而得利。”
五是表示连带。例如:“紫芽嫩茗和枝采,朱橘香苞数瓣分。”(唐·元稹《贬江陵途中寄乐天》诗)再如:“要去梁山泊叫千百个人来,打此二龙山,和你这近村坊,都洗荡了!”(《水浒传》第十七回)又如:“我们不仅没有和根推翻它,甚至还时时回护着它。”(郭沫若《三点建议》)
其三,用作连词:犹“与”。 例如:“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宋·岳飞《满江红》词)再如:“戏文演得好和歹,一时总散,何必太认真乎?”(明·李贽《与弱侯》书)又如:“气愤和失望和凄凉,使伊不能不再掘那墙角上的新洞了。”(鲁迅《呐喊·兔和猫》)
由此又可引申出如下几种意思和用法:
一是用作介词:犹“连”。例如:“老去和头全换却。”(《敦煌变文集·地狱变文》)再如:“衡阳犹有雁传书,郴阳和雁无。”(宋·秦观《阮郎归》词之四)又如:“当时闻语,和俺也恓惶。”(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五)
二是用作介词:犹“給”。 例如:“你和他从头里传消息,沿路上曾撞着谁?”(元·孟汉卿《魔合罗》第四折)再如:“你去和我叫船主来。”(《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二回)
三是用作介词:犹“向”。 例如:“你就和他要些来吃,也是一样。”(《红楼梦》第二六回)再如:“他和我买书,想赖我的书价。”(《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二回)又如:“我只从报馆拿十块钱,不和家里要钱。”(老舍《老张的哲学》第二七)
四是用作介词:犹“同”。例如:“这不是和那作小说的一般,故意装点出来的么?”(《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四回)再如:“总之是药店的柜台正和我一样高。”(鲁迅《〈呐喊〉序》)又如:和他父亲谈及此事。
其四,指古乐器:古军乐器錞于。例如:“掌六乐声音之节,与其和。”(《周礼·春官·小师》)郑玄注:“和,錞于。”
由此又可引申指古乐器:小笙。例如:“三笙一和而成声。”(《仪礼·乡射礼》)郑玄注:“《尔雅》曰:笙小者,谓之和。”按,《尔雅·释乐》郭璞注:“十三簧者。”再如:“笙、和、箫、篪、埙皆一,在堂下。”(《新唐书·礼乐志十一》)
其五,古代音乐术语,指单纯以吹奏乐器演奏。例如:“徒鼓瑟谓之步,徒吹谓之和。”(《尔雅·释乐》)再如:“是以徒歌谓之谣,徒吹谓之和。”(《魏书·礼志四》)
其六,古代吴声、西曲的最前面部分,犹今之引子。例如:“艳在曲之前,趋与乱在曲之后,亦犹吴声、西曲前有和后有送也。”(明·杨慎《升庵诗话·乐曲名解》)
其七,指车铃。例如:“凡驭路仪,以鸾和为节。”(《周礼·夏官·大驭》)郑玄注:“鸾在衡,和在轼,皆以金为铃。”再如:“既见君子,鞗革忡忡,和鸾雝雝,万福攸同。”(《诗经·小雅·蓼萧》)按,和鸾指古代的一种铃铛,挂在车前横木上称“和”,挂在轭首或车架上称“鸾”。又如:“鸾设于镳,和设于轼,马动而鸾鸣,鸾鸣而和应,行之节也。”(汉·刘向《说苑·谈丛》)
其八,指古代军队营垒之门。例如:“以旌为左右和之门。”(《周礼·夏官·大司马》)郑玄注:“军门曰和,今谓之垒门,立两旌以为之。”再如:“明戎政之果毅,距华盖于垒和。”(《文选·潘岳〈西征赋〉》)李善注:“和,军营之正门也。”又如:“引趫武之师,移和制邑。”(唐高宗《大唐纪功颂》)
其九,指棺题:棺材两头的突出部分。例如:“(古冢)中有二棺,正方,两头无和。”(南朝·宋·谢惠连《祭古冢文》)再如:“复室空空无人居,储寿材八方及前和二。”(林纾《畏庐漫录·梁氏女》)
其十,古代法律用语,谓双方自愿。例如:“奸有夫妇人,无问强、和,男女并死。”(《资治通鉴·后周太祖广顺元年》)胡三省注:“和,谓男女相慕,欲动情生而通奸者。” 旧时有“和离”一说,指古代离婚制度中的一种。古代离婚制度包括“休妻”与“和离”,而“和离”指按照以和为贵的原则,夫妻双方和议后离婚,而不单纯是丈夫的一纸休妻。
其十一,数学名词,指几个数相加所得的总数。勾股术中有勾股和之称。例如:“句股和,求股求句。”(明·徐光启《句股义》)再如:“有句股和,有截阔截长和,有截积,求句。”(清·罗士琳《句股截积和较算术》)又如:四加五的和是九。五与七的和是十二。
其十二,春秋时代秦国良医名。例如:晋平公求医于秦,秦伯使医和视之,医和知疾不可治。赵孟称为良医,厚其礼而返之。(见《左传·昭公元年》)后为良医通名。又如:和扁(古代良医和与扁鹊的合称)
其十三,日本民族名,亦用为日本国的别称。日本人自称大和民族,简称“和”。故称其文字为“和文”,称其传统穿的肥大宽袖阔腰带长袍为“和服”。
其十四,以声相应,应和(读作hè)。例如:“鹤鸣在阴,其子和之。”(《易·中孚》)这里的“和”是“应和”的意思。再如:“叔兮伯兮,倡予和女。”(《诗·郑风·萚兮》)又如:“客有吹洞箫者,依歌而和之。”(宋·苏轼《前赤壁赋》)又如:“侧耳听外面,没有别的,有远处送来的唱戏声,和着圆熟的胡琴。”(叶圣陶《夜》)
由此又可引申出如下几种意思:
一是以诗歌酬答。依照别人诗词的题材、体裁、韵律等作诗词。亦有与自己诗词应和者,如唐王初有《自和〈书秋〉》。例如:“西王母为王谣,王和之,其辞哀焉。”(《列子·周穆王》)张湛注:“和,答也。”再如:“吾闻杨侯之去,丞相有爱而惜之者,白以为其都少尹,不绝其禄,又为歌诗以劝之,京师之长于诗者,亦属而和之。”(唐·韩愈《送杨少尹序》)又如:“有浙妓温冷香者,寓于吴,有《咏柳絮》四律,沸传吴下,好事者多和之。”(清·沈覆《浮生六记·闺房记乐》)
二是表示附和,跟着唱。例如:“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书·尧典》)再如:“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战国策·燕策》)又如:“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商君书·更法》)又如:“阳春之曲,和者必寡。”(《后汉书·黄琼传》)
三是表示答应,允许。例如:“(赵炳)尝临水求度,船人不和之。”(《后汉书·方术传下·徐登》)李贤注:“和,犹许也。”再如:“登即相许和,便可作婚姻。”(《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其十五,表示掺合,混杂(读作huò)。例如:“作毡法:春毛、秋毛,中半和用。”(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养羊》)再如:“往日用钱捉私铸,今许铅铁和青铜。”(唐·杜甫《岁晏行》)又如:“松脂蜡和纸灰。”(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又如:“给我吃好的,吃大米白饭,她自己却在饭里和上菜或者豆子。”(马识途《老三姐》)
由此又可引申出如下几种意思:
一是在粉状物中搅拌或揉弄使粘在一起(读作huó)。例如:“(墨子)跑进厨房里,叫道:'耕柱子!给我和起玉米粉来!’”(鲁迅《故事新编·非攻》)再如:“你们就把和起的那块面做了,吃罢再去。”(柳青《铜墙铁壁》第十二章)
二是表示蒙哄,欺骗(读作huò)。例如:“呦呦南山鹿,罹罟以媒和。”(唐·陈子昂《感遇》诗之十二)再如:“黑阁落甜话儿将人和。”(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三折)王季思注:“和,哄骗也。”又如:“你省的古墓里摇铃,则是和哄我那死尸哩。”(元·无名氏《来生债》第一折)
三是用作量词(读作huò)。用于洗东西或煎中药换水,犹次、道。例如:“晴雯服了药,至晚间又服了二和。”(《红楼梦》第五二回)再如:衣裳已洗三和了。又如:这是头和药。
其十六,打麻将或斗纸牌时某一家的牌合乎规定的要求,取得胜利(读作hú)。例如:“钮知府不听牌则已,听了牌没有不和的,却都是郑善昌发的。”(《中国现在记》第八回)再如:“我现在老了,记性坏了。今天打牌有一次连和也忘记了。”(巴金《家》二)又如:“我瞅见四爷正在打牌,手气好,连着'和’三番。”(曹禺《日出》第四幕)
根据上面对“和”字的字义演变过程的梳理,现将“和”字字义的发展脉络简示如下(示意图中的横直线表示字义之间的先后演变关系):
四、含有“和”字文化含义的相关成语
先哲前贤推崇“和”,汉语中含有“和”字的常用成语绝大多数都是褒义的,“和”字留存在成语中的含义大致有如下四种类型:
其一是表示和谐、调和的意思,例如:“鸾凤和鸣”,比喻夫妻相亲相爱,旧时常用于祝人新婚。源自《左传·庄公二十二年》:“吉。是谓凤凰于飞,和鸣锵锵。”“政通人和”意谓政事通达,人心和顺,形容国家稳定,人民安乐。语见宋·范仲淹《岳阳楼记》:“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和衷共济”,“衷”指内心,“济”是渡的意思,意谓大家一条心,共同渡过江河,比喻同心协力,克服困难。源自《尚书·皋陶谟》:“同寅协恭和衷哉。”又《国语·鲁语下》“夫苦匏不材于人,共济而已。”“天时地利人和”,指作战时的自然气候条件,地理环境和人心的向背。源自《孟子·公孙丑下》:“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语见《孙膑兵法·月战》:“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不得,虽胜有殃。”
其二是表示和睦、融洽的意思,例如:“和蔼可亲”意谓态度温和,容易接近。“和颜悦色”意谓脸色和霭喜悦,形容和善可亲。源自《论语·为政》:“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汉·郑玄注:“言和颜悦色为难也。”“和而不同”,“和”指和睦,“同”指苟同,意谓和睦地相处,但不随便附和。源自《论语·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言和意顺”是指言语和顺,情意相谐。“心平气和”,心情平静,态度温和。指不急躁,不生气。语见宋·程颐《明道先生行状》:“先生每与论事,心平气和。”“情投意和”,“投”是契合的意思,形容双方感情融洽,心意完全一致。
其三是表示暖和、和煦的意思,例如:“和风细雨”,温和的风,细小的雨,比喻方式和缓,不粗暴。“风和日丽”,和风习习,阳光灿烂,形容晴朗暖和的天气。“春和景明”,春日阳光和煦温暖,风光影像鲜明艳丽。“惠风和畅”,“惠”是柔和的意思,“和”指温和,“畅”指舒畅。柔和的风,使人感到温暖、舒适。
其四是表示应和、附和的意思,读作hè 例如:“一唱一和”,一个先唱,一个随声应和,原形容两人感情相通,现也比喻二人互相配合,互相呼应。“更唱迭和”,彼此唱和或相互以诗词酬答。“此唱彼和”,这里唱,那里随声附和,比喻互相呼应。
五、谈谈“和而不同”
“和而不同”这个成语的要害在于“和”,“和”字的文化含义颇深,“和”在传统思维中是一个十分重要但又常为人所忽视的范畴。
早在西周末年(约公元前七世纪),周太史史伯就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国语·郑语》)的“和生”思想。他说:“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以他平他”,是以相异和相关为前提的,相异的事物相互协调并进,就能发展;“以同裨同”则是以相同的事物叠加,其结果只能是窒息生机。“以他平他谓之和”,即要求多样性的统一或对立面的和谐,如“和五味以调口”、“和六律以聪耳”(《国语·郑语》)。
在先秦诸子中,老庄和孔孟两个学派都推崇“和”的思维,都对“和”的世界观作过源于自己哲学思想的深刻阐述:
老子指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德经》第四十二章)这段话的意思是:道是独一无二的,道本身包含阴阳二气,阴阳二气相交而形成一种适匀的状态,万物在这种状态中产生。万物背阴而向阳,并且在阴阳二气的互相激荡中而成为新的和谐体。透过太极图那和谐圆融的系统图式,使我们对“和”的本义有了更直观的意会:“和”就是太极图的圆圈,是维系阴阳鱼对立统一的矛盾和合体,是中国传统思维的精髓。
庄子认为:“夫明白与天地之德者,此之谓大本大宗,与天和者也;所以均调天下,与人和者也。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庄子·天道》)
荀况认为:“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荀子·天论》)
孟子认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
孔子则以“和”来区分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并进而由“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庸》)倡导一种“中和”思想:“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其大意为:中是万物的根本,和是天下通行的准则。达到中和,天地就各居自己的位置,万物也就健康生长发育了。”
万物各得其所,个体也不可偏执一端,这就是孔子的“中庸”思想。《列子·仲尼》中,有一段子夏问孔子的记载:
子夏问孔子曰:“颜回之为人奚若?”子曰:“回之仁贤于丘也。”曰:“子贡之为人奚若?”子曰:“赐之辨贤于丘也。”曰:“子路之为人奚若?”子曰:“由之勇贤于丘也。”曰:“子张之为人奚若?”子曰:“师之庄贤于丘也。”子夏避席而问曰:“然则四子者何为事夫子?”曰:“居!吾语汝。夫回能仁而不能反,赐能辨而不能讷,由能勇而不能怯,师能庄而不能同。兼四子之有以易吾,吾弗许也。此其所以事吾而不贰也。”
孔子的学生子夏问孔子:“颜回的为人怎样?”孔子回答:“颜回的仁义比我强。”子夏又问孔子:“子贡的为人怎么样?”孔子回答:“子贡的口才在我之上。”子夏接着问:“子路的为人怎么样?”孔子说:“子路的勇敢是我所不能。”子夏再问:“子张的为人怎么样?”孔子说:“子张的庄重是我所不及。”子夏越听越糊涂说:“既然他们都比你强,那么他们为什么都愿意拜你为师呢?”孔子说:“坐下吧,我告诉你。颜回仁义但不懂得变通;子贡口才好但不够谦虚;子路勇敢但不懂得退让;子张虽然庄重但与人和不来。他们为人的优点虽然是我不能及的,但是他们的缺点我是没有的,所以都愿意拜我为师,跟我学习。”
由此可见,仁义过了头,就成了迂腐;敏捷过了头,就成了圆滑;勇敢过了头,就成了鲁莽;庄重过了头,就成了呆板。这段谈话表面上是说人没有十全十美的,都有自己的优缺点,正因为如此才需要向别人学习,而实际上是在阐述“过犹不及”的“中庸”理念。
过犹不及是中庸之道的精髓,它的来源出自《论语·先进》: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子贡问孔子,您认为子张和子夏这两个弟子哪个更好一些呢?孔子回答说,“师也过,商也不及。”师是子张的名字,商是子夏的名字。孔子说,师这个人做事老爱过头,商呢,则总是欠点火候。子贡接着问:那就是子张更好一些了?孔子说:过犹不及,过分与不足都不合适,说不上谁比谁好些。
如果说“中庸”侧重于“中”,那么“中和”则侧重于“和”。个人的修养应取“中庸”之道,而群体的和谐则应取“中和”的原则,即所谓“和而不同”。“中庸”与“中和”相辅相成,互为表里,人与人之间方能和谐。事实上,任何一个个人都是很难做到“中庸”的,就像颜回、子贡、子路、子张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一样,人无完人,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可以和睦相处,这就是“和而不同”的根本意义所在。
关于“中”与“和”的意义,《中庸》中有段话是这样说的:“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中”是天下最大的根本,“和”则是实际存在于天地之间的准则,是人人必须遵循的道理。所谓“致中和”,就是把“中庸”推广到“中和”,就可以使天地都处于它们合适的位置,世间的事物也都能够正常的生长发展了。
可见,“中”是“和”的本来面目;“和”是“中”的具体表现和必然结果。“中”与“和”,是一而二,二而一,互为因果相辅相成的关系。允许不同的事物自由发展并取其“中和”境界,那就是和谐,那就是“和而不同”;不允许不同的事物自由发展而要用一个标准去统一它,那就是不和谐,那就是“同而不和”。这不仅是区分君子与小人的标准,也是天地间万物能否健康生长发育的先决条件,把它应用于社会学领域,我们不妨说:一边提倡并保护个人自由,一边要求并限制个体应遵守社会契约,实现人与人之间既有差别又有平等的“差等”发展,这样的社会就是“和而不同”的和谐社会。否则一味强调权力意志而不允许个性自由发展的“社会大同”,则难免堕入“同而不和”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