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牌坊——意蕴深远的文化内涵(四)
祭祖先的祠堂牌坊—歙县棠樾的牌坊群
安徽歙县西南的棠樾村,背山环水,面临沃野,环境优美,村口屹立着三座祠堂和明清兴建的七座石牌坊。在进村古道上,依次排列着“忠”、“孝”、“节”、“义”四坊,过聪步亭,向右经“节孝”、“慈孝”、“孝子”三坊就到了敦本堂(男祠)、清懿堂(女祠)和世孝祠了。由于古道轴线转折,从村外可看到四坊一亭,伫立在开阔的田野上,韵律优美,宛如晨曲,令人陶醉。
明嘉靖时“许民间皆得联宗立庙”,曾任兵部左侍郎的鲍象贤在村东建敦本堂,作为鲍氏支祠堂祭祀祖先。鲍氏后代又建清懿堂、世孝祠,将考妣分祠而祀,女祠专祀节烈贞孝妇女。早在明永乐十八年(1420)永乐帝有感于宋末元初鲍松岩鲍寿松父子遭盗缚争死一事,曾写慈孝诗二首,刻碑建亭于龙山,旌表棠樾村为“慈孝里”,并建坊于村口,表彰体现儒家伦理思想的“父慈子孝”行为。“慈孝里”坊,镌永乐帝慈孝诗两首,其中一首为:“父遭盗缚迫凶危,生死存亡在一时。有子诣前求代死,此身遂保百年期。”还有清乾隆赐的楹联:“慈孝奕世无双里;衮绣清朝第一乡。”棠樾村建祠祭祀祖先、孝子和贞节妇女,本来就是受儒家礼教伦理道德的熏陶,加上统治者的表彰鼓励,愈发推崇“忠”、“孝”、“节”、“义”等儒文化。儒家思想物化的牌坊也逐渐增多而成坊群。
安徽歙县棠樾牌坊群,慈孝里坊、鲍灿孝子坊和世孝祠。东立面坊后是“世孝祠”
在敦本堂(男祠)前,东西两侧对立着的“慈孝里”坊和鲍灿孝子坊,形制、做法基本相同。鲍灿孝子坊次间下枋深浮雕狮子戏球,坊上斗拱用正心瓜子拱、万拱,明间檐下雕“圣旨”牌额,上刻“旌表孝行赠兵部右侍郎鲍灿”,表彰鲍灿为母口吮浓疽等孝行,牌坊型体古朴端庄。
安徽歙县棠樾鲍文龄妻节孝坊背(西)面
位于村外牌坊群之首的是鲍象贤尚书坊,旌表嘉庆王朝文能安邦、武能平乱、明史有传的“中兴辅佐”之臣鲍象贤。他秉性耿直,鄙视权贵,累遭奸臣中伤,罢官回乡十年,后又起用;一生廉智,不计毁誉,“官不择位”,“质直无私”。鲍象贤尚书坊在建筑手法上“天然去雕饰”,虚实结合,比例良好,巍然屹立,四柱冲天,给人以向上升腾的动感和美感。
清朝后来又建了四座石坊,形成牌坊群。从一座座坊下走过,仿佛徜徉在历史长河中,引人深思和遐想。既有对清官德政的崇敬,又有对孝子敬老的共鸣,还有对义士义行的赞许,和对节妇悲凉的感喟。
“慈孝里”坊东的鲍文龄妻节孝坊,旌表的是节妇汪氏。汪氏25岁丧夫守节,经20年的辛劳抚养孤子成年,45岁即逝。不知长达20年中她有多少个不眠之夜,洒下了多少辛酸血泪啊!位于聪步亭外的鲍文渊妻节孝坊,是进村第三坊,旌表的是鲍文渊之妻吴氏。吴氏,上海人,25岁嫁鲍氏,29岁夫故,抚前室子成年,守节至逾六旬去世。从红颜少女到白发老妪,30多年的寡居生涯,“三从四德”毁其一生。
位于尚书坊后进村第二坊是鲍逢昌孝子坊。明末乱世,鲍逢昌父长期出外,杳无音讯。清顺治三年,年仅14岁的逢昌外出乞食寻父,终于在甘肃雁门古寺中相见,同父一齐返乡,后又割股为母治病,孝行闻名遐迩。“割股治病”损伤身体,是“愚孝”的表现,但在愚昧的封建社会竟传为美谈,实在可叹!
在聪步亭前,按“忠”、“孝”、“节”、“义”排序的第四坊,是鲍漱芳父子义行坊。鲍氏父子是盐业巨商,在军需、赈灾方面捐巨款,并出资修建书院、祠堂、桥梁、道路、水利设施,办义田义学等功德义行,嘉庆十九年奉旨旌表。
这组建筑群是建筑艺术的瑰宝,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很高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与审美价值。当你走进这个建筑群,在审美愉悦的同时,会不由地产生联想。几百年过去了,“守节”的悲剧已不再重演,而那些勤政廉洁、忠于职守的行为,尊老爱幼、孝敬父母的品德,扶贫济国、热心公益的义举,仍然闪烁着中国传统美德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