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线调水困局,破解仍须思维转变

从2001年水利部审查通过《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规划纲要》报告起,已经过去了20年,20年间各种调水方案层出不穷,社会、经济发展已经天翻地覆,调水方案仍然在争议讨论之中。之所以迟迟无法定案,除了涉及各方利益博弈,更是工程艰巨浩大、投资天坑深不见底,国之重负不可不慎!

在各种调水方案中,无论是朔天运河、红旗河或是黄委的西线方案等,无不是寻找水源,开山打洞筑坝的固化思维。无法规避藏水北上难以逾越的地理屏障,执意穿越这些天堑,即使是基建狂魔的中国,以今日之国力仍然使人是望而生畏。

20年来西北地区已经物是人非换了人间,20年前的规划还能适应今天的现实吗?20年前西北是一穷二白,今天的西北已是中国能源基地,已经有能力改变依赖水资源发展经济的旧模式。有耐心从生态保护入手,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寻找便利调水节点,更多地考虑从根源上改变气候干旱问题,实现气候调节。

改变固化的调水思维,要从生态补水的角度去思考调水,经济可以异地而生,生态却不能异地而存。望眼西北,最接近水源的是柴达木盆地,在三千万年前这里曾经郁郁葱葱森林茂盛,说明柴达木有成为西部天府的地理基础。近年大面积的光伏建设,使得不毛荒地开始长出植被。盆地有向湿暖气候转变的趋势,青海政府也在趋利避害积极作为,实施退耕还林限制放牧,规划引通济柴水利工程,为气候改善创造条件。

引通济柴的思路是从通天河调水穿过昆仑山到格尔木,由于考虑到与西线调水水源冲突,引通济柴可调水量受到了限制。改变思维定式,以引通济柴为西北补水重要节点,可以做到事半功倍。相对于西线一期工程可以较少的代价,实现引水50亿方到青海柴达木及甘肃河西走廊。补水是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时间观察影响,贸然大量补水,将会加大灾害风险。

如果先期在沱沱河盆地建成通天湖水库,用3年时间蓄水100亿方,形成500平方公里湖面,可以观察通天河上游流域气候及降雨量变化。如果通天湖蓄水效果良性循环,未来通天河上游可增加200毫米降水量,同样会增加可调水量。通天湖的形成也会给后期从唐古拉南麓调水创造条件,通过抽水蓄能调100亿方藏水到通天湖,最终调入黄河,其代价远低于西线工程。

近期,西北新能源发展受到瓶颈限制,光伏电场弃光,风力电场弃风时有发生,其原因不是输电网瓶颈,而是风光电力不平衡不稳定所致。所以国家能源局提出西北能源要发展风、光、水、储四位一体,就是西北不但要发展新能源,还要发展蓄能。当今成熟重要的蓄能方式仍然是抽水蓄能,利用抽水蓄能设施实现调水正是恰逢其时。

【本文由“老杜侃江山”发布,2021年1月16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