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家具放异彩
明代是中国历史上造园运动最热情的时期,也是士族豪门造屋筑宅最热情的时期。而精美的园林和高屋大宅又对良材美器的家具陈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人对家具从设计到制作的全程参与,把自身的风尚志向和对乾坤万物的理解,把长幼尊卑的规则与天理人欲的融会,全都浓缩在家具的造形及材选之中。因此,从明式家具中我们至今仍可清晰地揣摩天地方圆的哲学思辩,体验中国社会的等级伦理,感叹中国匠人的聪明才智,领悟中国文人的心理寄托。
一些专家指出,在各种传统收藏品中,如中国书画、陶瓷、古玩等价格居高不下的情况下,明清家具仍与国际市场的价格存在着巨大的差额,未来有很大的升值空间,应是颇具潜力的投资项目。有人估算过,明清家具的年升值率约为20%左右,说明了明清家具的收藏确实具有很大的升值潜力,收藏明清家具是一种很有前景的保值投资行为。
目前明清硬木家具的价格由于各种宣传等炒作因素,价格虚火太大,因而导致赝品的泛滥。大量上当的买家实际上养活了大量制作赝品的人。他说,在目前市场上,真正的明清硬木家具已很少,“捡漏”已不可能。而且硬木家具价格又高,所以,想从中快速获利已不可能,因此,收藏明清硬木家具并不是一条大众投资渠道。
目前家具作伪常见的方式有几种,例如对木材人为做旧,用旧家具散件东拼西凑冒充真品,采取以次充好的方法将低端木材的家具冒充名贵木材出售等等。拿最常见的对家具的材质进行做旧处理来说,做旧的方法有很多:例如将家具做好之后沉入污水坑浸泡,然后再拉出来暴晒,这样反复进行加速木头表面的老化。按照这个方式去做,还有用淘米水或茶叶水泼洒的;也有在家具表面涂抹生石灰膏,利用碱性对木材进行腐蚀的;还有使用鞋油反复打磨做出人为包浆的;或者用高锰酸钾来调制溶剂反复涂抹,然后用喷灯烧烤木材表面做旧的;甚至还有些在家具表面使用钢丝球打磨损毁,用刀砍斧劈,火焰烫印等方式来模仿使用痕迹的,等等这些,可以说手法是层出不穷,最终的目地就是模仿岁月的痕迹。对这种做旧方式的鉴别,有经验的人看一眼就知道,因为这种人为做旧的陈旧感总是显得生硬、不自然,灰头灰脑的,缺少那种神韵。鉴别这种作伪手法的最 好方式就是多看真正的精品老家具,在脑子里留下一个感觉,就像我前面提到的,心里面要知道明清家具的"味道"。有了这个感觉了,你拿眼睛一扫就知道得八九不离十了。这好比我们看熟人,背影一晃就知道是哪位朋友,但是让你详细说他的背影有什么特点和细节之类的,你不见得能够说出来,凭的就是这种感觉。另外,要留意包浆,真正的老家具表面陈旧的痕迹是不均匀的,使用较多接触较多的位置往往就磨损较多,也光滑很多,也就出现了包浆。这种包浆是有层次的,例如椅类的坐垫、搭脑、扶手,这些与身体接触较多的地方往往比较光滑,包浆很明显,与其它部分的包浆会有所不同,看多几次就会有体会了。
马未都先生关于中国传统家具曾经有过一些诠释——“我们对家具的研究应该要回归到家具的艺术性上。一件家具只有拥有了艺术性才是有灵性的。由于古时和现下的生活环境不一样,当今的家具本身就是实用性的,在古时,由于一些特定的因素,一些家具就是用来审美的。回到市场的问题上,为什么现下大家对家具的关注回到了市场价格上,这是认知的问题。在中华世纪坛做这样一个家具的展览,再加上优美的展厅设计,就是要让大家回归到家具的审美性上。”
国内明式家具的收藏已逐渐苏醒并走向繁荣,一批又一批的中国家具又开始漂洋过海,回到中国人的视野。
关于家具,无论收藏也好,制作也好,一定要讲究四个要素:第 一要讲文化,别乱发挥,乱发挥,违背了文化,立刻就是垃圾糟粕。第 二要有艺术,艺术是体现文化的,艺术性不高,文化性也反映不出来,得做工好,得代表当代最 高水平。第三是科学,家具上有榫卯结构,榫卯结构是体现科学性的,造型也是体现科学性的,一点不能含糊。第四是实用,家具供人使用,在家里摆着美观,坐着舒服,这才是好家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