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雅》,走方铃医必读的中医奇书

蒋益文

  《串雅》,走方铃医必读的中医奇书。铃医,亦称“走乡医”、“串医”或“走乡药郎”,指游走江湖的民间医生。铃医以摇铃招徕病家,固而得名。铃医自古就有,相传始于宋代的铃医李次口,世代相沿,至宋元时开始盛行。铃医行医之时,郎中身负药箱、手摇串铃,成年累月地于村市街巷往来奔走,为百姓除灾治病,他们有着丰富的治疗经验。李时珍的祖父就是铃医,李时珍的父亲李言闻继承了其祖父之衣钵,去为所谓“下九流”的百姓治病。

  铃医行医吃苦耐劳,奔走乡间,栖宿寺庙,医治民众疴疾。他们始终恪守着“扬仁义之德,怀济世之志”之教诲,妙术施治,求取薄利,屡化沉疴恶疾,深受群众信赖。

  铃医医术在我国医学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古代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扁鹊、华佗等名医都是铃医。清代名医赵学敏和铃医赵柏云合作编辑的《串雅》,走方铃医必读的中医奇书,荟萃铃医的药方,广为流传,深受欢迎。

  提起“铃医”,就不得不提他们手中的串铃,即“虎撑”。相传有一天,孙思邈正在路上行走,突然发现一只老虎追了上来。老虎追到他跟前,不但没有伤害他的意思,眼里还流露出哀求的目光。只见那虎张大嘴,原来是一根骨头卡在喉咙里,孙思邈一看明白了,这虎是来找自己看病的。于是他拿起身边套在药箱上的的铜铃撑在虎口上,然后把手从铜铃中间伸进老虎的嘴里,一使劲,把骨头拔了出来,老虎疼得一合嘴,牙齿正好咬在铜铃上,这才没有伤着孙思邈的胳膊。后人为了纪念药王虎口取骨,把这样的铜铃叫做“虎撑”。此事传出后,民间郎中为显示自己也有名医孙思邈那样的医术,手里也拿着这样的铁环作为行医的标志。

  历代以来,铃医多是无名之辈,在经验传播上几乎都是师徒口授及身传,并需要个人的实践体悟,很多经验性的技术无法用文字准确全面地表述,所以长期以来都被认为是雕虫小技,得不到正统医家的承认。但细看中国医学史,就会发现其实铃医在千百年来中医的传承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我国民间医学的传承体系之一。可以说,铃医对中医学的发生、发展以及成熟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与儒医群体著书立说不同,铃医每天都要肩背行医布囊,不避寒暑地游走乡间为百姓诊治疾病,因此民间又称他们为“草泽医”、“走方医”。清代著名医药学家赵学敏编撰了第一部总结铃医经验的著作,名曰《串雅》。“串雅”的意思就是让摇串铃的铃医登上大雅之堂。他首先总结了铃医的截、顶、串的三种治疗方法(即汗、吐、下三法),并给予高度评阶,认为铃医的治疗方法是“操技最神,而奏效甚捷”。又把铃医的用药特点归纳为贱、验、便三字诀:“一曰贱,药物不取贵也;二曰验,以下咽即能祛病也;三曰便,山林僻邑仓促即有”。铃医治病多重视经验,常无理法方药、君臣佐使之理可寻,用药简单,追求快捷,擅用单方,一般不会有服药几十剂、几个月的治病风格,也极少用补药。

  《串雅》分《串雅内编》和《串雅外编》,为清代医药学家赵学敏(公元1719—1805年)编著。《串雅》是历史上第一部有关民间走方医的专著,揭开了走方医的千古之秘。书中记录了走方医常用的内治、外治、杂治、顶药、串药、禁药、奇药、针法、灸法、贴法、熏法、洗法、吸法、取虫等治病手段,又介绍了有关药物伪品、法制、食品、杂品等情况,揭示了走方医所用的简便治法和药物炮制、作伪的内幕。这些资料的披露,不仅为研究走方医提供了第一手材料,也为中医药学提供了许多新的治疗方法。

  赵学敏,字依吉,别号恕轩,浙江钱塘人,约生活于清康熙五十八年至嘉庆十年之间(公元1719年至1805年),当时的钱塘一带是我国经济文化比较集中的地方。赵氏出身于一个封建官僚家庭,他的父亲希望他做一名儒生,通过仕宦途径去求取功名利禄,但是赵学敏却违背父命,无视旧制的束缚转而学医,并以毕生的精力从事医药活动。他比较同情劳苦之人,具有一定的革新精神且注重实践,从实践中不断获得知识,充实理论。他勤于钻研,经常深入民间实地调查医药,他曾和弟弟赵学楷开辟“养素园”,亲自栽培药材,从中取得直接经验,这也使得他在医药方面能够有所成就。著有《医林集腋》、《养素园传信方》、《本草话》、《摄生闲览》等十二种,但多已散佚,现仅存《本草纲目拾遗》及《串雅》两种。《串雅》一书内容,十分之三是具有丰富经验的老走方医赵柏云所提供的,十分之三取自《百草镜》、《救生苦海》,另十分之三取自《养素园传信方》及江闽方本,余下的十分之一取自一些医生传用的成方。

  虽然《串雅》是走方铃医必读的中医奇书,广为流传,为中医药学提供了许多新的治疗方法,但是我们必须正确阅读和理解《串雅》一书,不具备专业医学知识不得盲目模仿《串雅》一书,没有专业医生的指导,不得盲目使用《串雅》一书中单方验方治疗疾病,以免造成不良后果,确保中国传统医药安全和疗效,万无一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