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埃及Neith女神:黄帝妻子嫘祖之证明
一 嫘祖还是雷祖
在笔者《发现夏朝》书中,根据人物描述和历史地位对应,判定古埃及的嫘斯(Neith)女神就是黄帝的妻子嫘祖,但书中未给出文字证明。在兵策儒剑博客和鹰蛇之夏微信公号上也有文章论证嫘祖。但是微信公号上在讲解“嫘”字的时候,并未把“嫘”与嫘斯女神的名字做直接对比,而是与嫘斯女神的代表符号作类比。因为此处论证并不严谨,所以并未写到《发现夏朝》书里,这当然是一个缺陷[1][2]。最近笔者重新调查了有关黄帝妻子的文献记载,有了新的发现。终于本文现在可以弥补这个缺陷了。
关于典籍记载的黄帝妻子,存在有两个问题:问题一,典籍记载的黄帝妻子到底是一位还是四位?问题二,黄帝妻子名字到底是嫘祖,还是雷祖?《竹书纪年》中未记载黄帝妻子情况。《山海经》和《史记》有比较早和相对可靠的记载史料。《山海经》记载黄帝妻子为雷祖,而《史记》记载黄帝妻子为嫘祖。
《山海经·海内经》:“流沙之东,黑水之西,有朝云之国、司彘之国。黄帝妻雷祖,生昌意。昌意降处若水,生韩流。韩流擢首、谨耳、人面、豕喙、麟身、渠股、豚止,取淖子曰阿女,生帝颛顼。”
《史记·五帝本纪》:“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嚣,是为青阳,青阳降居江水;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
传说雷祖被封方山,所以又叫方雷氏。由东汉史学家班固编撰的《汉书》采纳了《山海经》类似的说法,只是把雷祖改写成了“方雷氏”。但是又把玄嚣说成是方雷氏的儿子。
《汉书》记载:“方雷氏,黄帝妃,生玄嚣,是为青阳。”
这样司马迁记载的嫘祖两个儿子,其中青阳氏玄嚣被《汉书》说成是方雷氏的儿子,昌意被《山海经》说成是雷祖的儿子。所以一般认为雷祖即嫘祖。但后世历代名家对《史记》有不少注解,西晋皇甫谧则给黄帝一下弄了四个妃子名字,并且把雷祖和嫘祖当成了不同的两个人,并且再次把《史记》中记载的嫘祖所生的两个儿子,一个分给了嫘祖,一个分给了雷祖。唐代司马贞做注的《史记·索隐》继续按照皇普谧说法,声称:“黄帝立四妃,象后妃四星。”但索引也说雷祖是黄帝妻子。后人则认为,太史公乃据大戴礼,以累祖生昌意及玄嚣,玄嚣即青阳也。皇甫谧以青阳为少昊,乃方雷氏所生,是其所见异也。百度百科上一说嫫母或西陵氏嫘祖,就是方雷氏女节。
西晋皇甫谧云:“元妃西陵氏女,曰累祖,生昌意。次妃方雷氏女,曰女节,生青阳。次妃彤鱼氏女,生夷鼓,一名苍林。次妃嫫母,班在三人之下。”
西晋郭璞注《世本》曰:“黄帝娶于西陵氏,谓之累祖。”现代作家袁珂案《路史·后纪五》(南宋罗泌撰):“黄帝之妃西陵氏曰嫘祖,以其始蚕,故又祀先蚕。所谓先蚕,即为最先教人们载桑养蚕织丝的神,又称先蚕神。后来又称祭蚕的仪式为先蚕。”在《山海经》、《史记》、《汉书》等早期文献记载中,均未把雷祖(嫘祖)与养蚕联系起来。把雷祖(嫘祖)祀为“先蚕”(蚕神)是北周以后的事情。唐代著名韬略家、《***》作者、大诗人李白的老师赵蕤所题唐《嫘祖圣地》碑文称:“嫘祖首创种桑养蚕之法,抽丝编绢之术,谏诤黄帝,旨定农桑,法制衣裳,兴嫁娶,尚礼仪,架宫室,奠国基,统一中原,弼政之功,殁世不忘。是以尊为先蚕。”笔者于2013年10月在新浪博客上发“古埃及纺织女神Neith与黄帝之妻嫘祖”一文时,就有一些网友质疑嫘祖发明丝绸问题。现在问题清楚了,把嫘祖奉为“先蚕”是从北周之后的后人们不断演绎出来的,其演绎当然也是有根据,因为古埃及的嫘斯女神也就是古埃及的纺织女神,于是乎后人就想当然了。所以后人的演绎加工也是在增加考证的难度。后来考古学家们发现的古埃及第21王朝墓葬里一位女性木乃伊头发上的丝绸应该是周穆王返乡时带的,这在《穆天子传》中有记载,当时周穆王带了很多绸缎赠送给西王母。
二 “雷”文字验证
根据以上文献记载,可见最早的文献只记载了一位黄帝妻子,她就是雷祖,司马迁给写成了嫘祖。那么问题来了,如果能从文字上证明了古埃及嫘斯女神的名字为“雷”字,那就证明了《山海经》记载正确,而司马迁写错了。至于西晋时期皇普谧给黄帝弄了四个妃子,应该是属于皇普谧杜撰或错误(可能他想黄帝怎能只有一位妻子?),但其每个名字由来,可能会有由来出处,是值得继续深入研究的。笔者经过文字比较研究,发现Neith的名字果然就是“雷”字的原型。未找到嫘(或累)字甲骨文和金文字形,而雷字的甲骨文和金字字形非常多,这也似可以佐证“嫘(或累)”字或是比较晚时期出现的。累字与刘累有关。而刘累与汉朝皇姓有关。司马迁把雷写成“嫘”,是不是也有讨好刘姓皇帝这层因素呢?
先来欣赏一下“雷”甲骨文和金文的各种字形。
(国学大师网站给出的甲骨文[雷])
(国学大师网站给出的金文[雷])
(汉字叔叔的汉字源网站给出的甲骨文和金文[雷])
维基百科上给出Neith标准名字是这样的:
有水波纹、面包、织布梭和坐着的女人符号组成。在古埃及象形符号系统中,织布梭符号有两种形式:或(古王国时期风格),其音标为nỉt, nt, nrt,嫘斯(Neith)发音由此而来,与“雷”音相似。在维基百科给出的嫘斯标准像头上,就顶着织布梭符号。
(Neith女神标准像,维基图)
从维基上给出Neith标准名字与“雷”字对比,虽然有相似性,但还是有差距是不是?不要紧,这一次笔者找到了Neith名字的古埃及象形原型图。
新王国时期一个阿蒙祭司石棺上描绘有嫘斯,在她脸前上方有她的名字,是织布梭、面包和蛋(鸟卵)
三个符号组成。
(嫘斯画像,一个阿蒙祭司的石棺细节,维基图)
古埃及法老的椭圆圈名字中通常包含有一个神的名字,最常见的包含有太阳神拉圆圈符号。但大英博物馆收藏的一个浮雕显示有第六王朝法老尼托克里斯Nitocris的椭圆圈名字中是以嫘斯女神名字开头的。尼托克里斯被认为是一位女性法老,且可能是第六王朝最后一位法老。这个浮雕中嫘斯名字也是织布梭、面包和蛋三个符号。
可能是第六王朝末位法老尼托克里斯Nitocris的椭圆圈名,大英博物馆
(Cartouche of Nitocris. London 11-0313 - 18 - British Museum.)
卢克索神庙是新王国时期修建的。第十九王朝法老拉美西斯二世在第十八王朝修建神庙的前面加上了一个庭院和第一塔门,在墙上浮雕上有嫘斯像和她的名字。在织布梭符号上方有一个水波纹符号,在织布梭符号下方有女人和两个面包符号,这组符号类似于埃及学家给出的嫘斯标准名字。这里的水波纹符号实际当作介词用,意思为“属于。。”(of, belonging to),类似于“之”的作用,实际上“之”字金文就类似于三个水波纹符号。
(卢克索神庙墙上嫘斯像和名字浮雕,第十九王朝拉姆西斯二世统治时期)
到了后王朝时期,嫘斯名字的一个蛋符号和一个面包符号,似乎被误解为是两个面包符号了。比如有第26王朝(664 to 525 BC)普萨美提克法老名字的一块浮雕上,嫘斯名字符号是织布梭和两个面包符号,中间的水波纹符号当也用作介词。
(有普萨美提克PSAMTIK法老椭圆圈名字浮雕,第26塞易斯王朝)
如图给出“雷”字原型和演变,可以清晰看出甲骨文的“雷”字正是Neith的名字!“雷”字中间是织布梭符号,而把两个面包(或一蛋一面包)符号放在了织布梭的两边。再次证明,甲骨文字形是最接近古埃及圣书体文字的。
(雷字原型与演变)
(甲骨文拓片中的雷字)
在丹德拉哈索尔神庙屋顶浮雕上可以看到嫘斯名字中,面包和蛋符号放在了织布梭符号的两边。
(丹德拉哈索尔神庙浮雕,中间有嫘斯名字)
在篆文演变中,可以看到在“雷”符号上加上了雨符号,从而把雷的含义给改变了,变成了自然现象中的名词。为什么会有这种改变呢?这可能与嫘斯女神的身份有关。根埃及学家们的研究,古埃及人为了保密,常使用委婉语和典故,并且常常仅仅依靠象征来实行“宗教沉默(religious silence)”。嫘斯是古埃及文化中最古老的神灵之,在早期神话中,嫘斯形象是比较复杂的。据说嫘斯是宇宙万物的创造者,她掌管着宇宙的运作,她是一个可怕的人或凶猛的神。作为创造者,她也被认为是一个伟大的母亲神。嫘斯同时还是战争女神和狩猎女神,她的另一个标志符号是两个箭系在一个盾牌上。在通常的描述中,嫘斯还是一个戴着红冠的女人,偶尔拿着或使用弓箭。当她作为战争女神时,据说她为武士们制造武器。有的埃及学家也把嫘斯女神头顶上的符号解释成为相对的双弓,而不是织布梭。嫘斯的名字在早王朝时期名字占主导地位,特别是在第一王朝时期,有四位皇室女性名字中含有她的名字。有人认为,嫘斯的这些狩猎和战争形象可能表明她来自与利比亚,在那里她是好战民族的女神[3]。
三 “雷祖”文字验证
下面是洛杉矶州立美术馆(Los Angeles County Museum of Art)收藏的两块埃及晚期时候的彩釉名牌(公元前714-333年)。可以看出左边一列是嫘斯的织布梭符号,一块上面有两个面包符号,另一块只有上面有一个面包符号。显然这是嫘斯的名字“雷”。
(洛杉矶州立美术馆收藏的埃及晚期彩釉名牌)
两块名牌的右边一列符号是一样的,有上下两个符号组成。下面这个符号又象金字塔符号
,又向圆锥形面包符号
。上面那个符号看不出来是什么符号,与加德纳符号集对比,与碗、座椅、锅等符号都有相似性。下面那个像金字塔的符号,很象是甲骨文或金文中的“祖”字。而两个符号组合也非常类似于六书通中手机的篆字祖。因此,笔者认为这两块名牌的文字就是“雷祖”二字。
(祖字可能原型)
《史记·集解》是刘宋时期裴骃把很多名家对《史记》的注解集中起来作品,其中有徐广曰:“祖,一作'俎’。”俎[zǔ]的意思有:古代祭祀时放祭品的器物;或切肉或切菜时垫在下面的砧板。有意思的是洛杉矶州立美术馆收藏的另外一块彩釉名牌上,同样有嫘斯的名字。上面是织布梭和两块面包组合成的“雷”字。而下面两个符号组合很象是金文俎字。因此这块名牌的上文字是“雷俎”二字。
(俎字可能原型)
四 更多雷祖信息
传说方雷氏发明了人类的第一把梳子。在埃及涅伽达文化遗址发现了很多象牙等材质制作的梳子。很多是涅伽达二期晚期的,这个时期正对应蝎子王(黄帝)时期,所以这些梳子应该就是方雷氏(雷祖)发明的梳子。这些梳子上面都有动物、鸟或人头像等造型。柏林一家博物馆收藏有一件古埃及涅伽达文化时期的梳子,上方是相向的两只鸟造型。在殷墟妇好墓中也出土了一件类似的玉梳,上方有相似的相向两只鸟。
(涅伽达二期的象牙梳,其中应该有雷祖用过的梳子,5000年见证)
大都会博物馆也收藏有古埃及各个时代的很多梳子。
(新王国第十八王朝早期的木梳,1550 –1458 B.C.,大都会博物馆)
典籍记载嫘祖是西陵氏人。古埃及方面,Neith崇拜和祭祀中心是在下埃及第五诺姆(Nome,州),该州的首府是塞易斯(Sais),后王朝时期的第二十六王朝曾以此城为都城。嫘斯也是塞易斯城的守护神。对嫘斯的崇拜长久不衰,贯穿古埃及3000多年历史[4]。下埃及第五诺姆的名字符号是嫘斯的系在一起双箭和盾牌符号,加上下埃及代表符号莎草束。而这两个符号组合恰好是笔者之前推测的“嫘”字原型。难道第五诺姆名字叫嫘吗?第五诺姆与西陵有何关系?这都是有待继续深入研究的有趣话题。
(下埃及第五诺姆名字)
图是大英博物馆藏埃及后王朝时期的嫘斯青铜雕像,头戴下埃及的红冠,右手拿安卡生命符号,左手伸出应该拿一权杖。雕像上有象形名字,但部分被擦除。
(嫘斯青铜雕像)
(这张图像来自中东档案旅行者Travelers in the Middle East Archive,1878年)
参考资料:
1. 刘光保,《发现夏朝》,2017年12月,中国发展出版社
2. 古埃及纺织女神Neith与黄帝之妻嫘祖_兵策儒剑_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4e1c6f0101by8d.html
3. Neith - Wikipedia https://en.wikipedia.org/wiki/Neith
4. Sais, Egypt - Wikipedia https://en.wikipedia.org/wiki/Sais,_Egypt
5. Palm Capital https://scholarship.rice.edu/handle/1911/21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