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为何屡振不兴?

  “大制作”与“多演多赔”

  先说说远十多年来屡见不鲜的“大制作”、“话剧化”的新戏。投资百万元,甚至千万元搞京剧“大制作”,其实是遵循了影视剧的运作投资方式。影视剧一次性投资后得到的是成品,是终生回报,而戏曲每演出一次就是一次创作,就是一次反复临盆,反复劳动,每次都要支出成本,要有新的投入。所以“大制作”的新戏、大戏,不但前期投资无法收回投资,而且演出一场,赔一场,少演少赔,多演多赔。以至全国各京剧院团为前后四届京剧节排演的四大批“大制作”的新戏,几乎没有一出能够在没有政府赞助的情况下得到保存、流传并收回成本、获得利润。例如由北京京剧院演出、被评为国度精品工程第一名的《宰相刘罗锅》,自从获奖后就很少在舞台上公演。

  “实景”与“表演”

  影视话剧是布景里面出表演,而京剧是表演里面出布景。演《三岔口》,演员伸手一摸,就演出了黑夜;两个人一起一伏,配上个船桨就是行船;四个战士拿起刀枪一打就是战场。关门开门、上楼下楼、骑马乘轿,经由演员千锤百炼的表演,那才是京剧艺术。但是经由十几年的“立异”,舞台上要关门有真门,要上楼有楼梯,京剧原有的表演都省略了,还有甚么艺术可言?老戏里的好演员,双手一抱肩,眼睛望着天空一吸气,就能令观寡感受到寒气逼人的意境。如今舞台上雪花满台飘,大风呼呼响,还要演员表演甚么?布景越真实,越精巧,就越限制了演员的表演,那是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马连良等许多艺术家一再告诫我们的经验之谈,如今却都当作了耳旁风。

  “角”与“话剧导演”

  谁都知道,京剧的代表人物是谭鑫培、杨小楼、梅兰芳、马连良……因为京剧是“角”的艺术,看的就是“角”。而此刻排演一出新戏,如果有百万资金,剧本、导演、作曲、灯光、布景、服装,就能占去投资的95%以上,留给首要演员的却所剩无几。有的京剧院在研究剧本的修改和总结排演工作时居然没有演员参加,因为京剧要“话剧化”,请来的是话剧导演,京剧演员不懂话剧,没有发言权。以话剧导演为主导,京剧的本色没有了,怎么可能充分宣扬演员的才华和个性,又怎能凸显“角”的艺术!

  “一人一味”与“统一作曲”

  京剧要讲门户,演员要讲个性。四大名旦都唱《玉堂秋》,一人一个旋律,一人一个味道,一人一种风格,所以才有四大名旦。如今统一编剧,甚至在京剧节上五出戏一个作曲,五出戏一个味道,看了一出等于看了五出。最后作曲的形成了风格,形成了特色,演员倒失去了自我。再加上无穷的门户复制,四处唱程派,越唱越过火,越唱越闷,越唱越“程派”,到头来再听程砚秋反而最不“程派”。

  “演歌舞”与“演故事”

  生书熟戏,好的戏屡演不衰,好的演员百看不厌。《四郎探母》唱了快200年了,就是因为演员唱得好。《红鬃烈马》的故事没有任何历史依据,也没有任何逻辑性,情节有点不可揣摩,但是唱腔优美,性格鲜明,以至脍炙人口。从来没有人穷究薛平贵为甚么叛国投敌,又为甚么跟岳父争江山反而作了皇帝。看《空城计》也没有人担忧司马懿会不会杀进城去生擒诸葛亮。因为情节早已烂熟,就听那两段唱腔唱得如何。只要演员唱得好,就能卖票,就能挣钱,就是好戏。如今导演不懂戏,唱得好坏无所谓,只剩下剧本和情节了,等到剧本的悬念揭开了,情节演完了,一出戏的生命也就结束了。谁还来看第二遍,又怎么能百看不厌?所以说京剧是以故事来演歌舞,强调的是歌舞,而不能强调以歌舞来演故事,不能像影视那样靠故事的弯曲勉强,情节的动听来赚取“回头客”。京剧如果没有好的唱腔,好的表演,好的功夫,好的演员,再好的剧本也不过是一锤子买卖。

  “艺术规律”与“艺术典范”

  我很同意那样的见解:“京剧艺术本身也需要改革,但那种改革不是要把京剧改成别的工具,而是要像上世纪50年代那样,对旧剧目推陈出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取其英华,去其糟粕。”为甚么不要把京剧改成别的工具?为甚么要像上世纪50年代那样呢?

  那是因为50年代改编创作的一批新剧目为我们的京剧改革树立了成功的典范,如梅兰芳的《穆桂英挂帅》;尚小云的《双阳公主》;荀慧生的《荀灌娘》、《红娘》;马、谭、张、裘主演的《赵氏孤儿》、《秦香莲》、《将相和》、《望江亭》、《状元媒》;李、袁、叶、杜等主演的《响马传》、《白毛女》、《野猪林》、《桃花村》、《九江口》;李玉芙等主演的《雏凤凌空》;杨秋玲等主演的《杨门女将》以及《秋江》、《三岔口》、《闹天宫》和《雁荡山》等等。50年来那些戏已经成为全国各剧团在国内外经常演出的看家戏。那批新剧目所以成功,一是保持并发扬了京剧的程式性、写意性、综开性三大美学特征;二是以演员自己设计,自己排练,自己调度为主;三是演员的艺术个性和门户特色得到保护和发扬;四是没有灯光布景大制作,只在唱念做打舞上下功夫;制作成本低,艺术含金量高;五是强调京剧姓京,坚持“移步不换形”,在老戏的基础上加工提高;六是唱腔多为演员自己编腔或者请人按演员的演唱风格编腔,唱腔以字生腔,格律严谨,富有个性特色。正是因为遵循了京剧艺术发展的规律,编创出的新戏至今久演不衰,成为享誉海内外的艺术典范。

图片

 由此可见,上世纪50年代京剧改革的成功经验是十分宝贵的,值得今人关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