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吃黄糕百种味 鸡蛋炒糕更出彩(郭宏旺)
(图片自网络致谢侵删)
百吃黄糕百种味
鸡蛋炒糕更出彩
郭宏旺
“好妈养那好女儿,好谷子碾那好米儿”。
一样地,好地才能产出好黍子,好黍子才能碾出好黄米,好黄米才能蒸出那糯润又筋道的好黄糕。
塞北地区,糕,黄糕,是一种格外神奇的食物。在塞北,尤其是晋北同朔地区,印象中似乎还没有任何一种食物,比黄糕在色、香、味、名称以及内涵上能够把饱腹、亲情、乡情、风俗传统结合的更加完美。糕,是塞北人舌尖上的隔不断的留恋,糕,更是塞北人家许多情愫的寄托与流露表达方式。
关于糕,数不清的作者写过数不清的文字,主题相似,内容相似,不同的侧重面。
盖房上梁糕,乔迁之喜糕,金榜题名糕,生日糕,满月糕,圆锁儿糕,娶媳妇糕,聘女儿糕,长寿糕……
素糕,油炸糕。饼子糕,饺子糕,圆圆厚厚的点心糕。刚出油锅的脆糕,炕头上糕盆里焐软的拖油糕。豆馅糕,菜馅儿糕,沾豆面糕,揉掺了红枣泥的枣糕,各是各的特色,各具独特的风味,有的还具有特定寓意。比如婚宴、圆锁儿上的糕一般不做菜馅儿的,而用自家豆子麯的红豆沙馅。红色吉祥喜庆,自家豆子寓意福根长存代代兴旺。不过现在时代变了,也没有过去那么多的忌讳说结了,吃糕啥馅儿也用了。有人调侃说喜寿事宴的糕不用菜馅儿,是怕新人和小寿星成为“菜根头”。菜根头在晋北一般指:文化浅薄修养低,说话寡汤沥水没由头,可能成不了大材地。另外,小孩子过生日吃糕时,大人会在糕盆里捏一个小猪头,据说寓意寿根儿常在,不愁吃喝,生活美满富裕。
上头说了大半天的各种糕,都不赖,吃起来都带劲儿。可吃完一顿糕后总会剩下那么一圪塔一块子,过半天后就成了硬块子。不过没事儿,糕这东西具有不一般的可塑性,人们办法也多,怎来怎扥挡,怎揉怎弄依然是好味道。
剩下的糕块子切片片,放炙床上烤软烤黄,熬一锅红豆粥,挟一碟子腌菜,就着吃。老早的那些年代里,人们常说:早上稠粥麻葛盐,晌午黄糕沾豆面,黑将豆儿稀粥泡糕片。那是人们心目中的好茶饭好生活呀。
切好的糕片片,和剩下的油炸糕,放瓷盘里上笼屉蒸,就是馏糕。
老话说:颠糕,倒糕,最终也不如个馏糕。
尤其是馏油炸糕,越馏越往出浸油,越馏,味儿越溢味儿越浓。沾羊肉汤,沾猪肉汤,沾鸡肉汤,沾用油盐酱醋、花椒、辣椒、老抽调成的冷汤汁都那么妥贴。有的人不咋喜欢吃馏糕,可有人偏偏爱吃那软溜溜的馏糕,软溜溜的拖油糕。
剩下的黄糕,切成小丁儿,碗里打三两个家鸡蛋,备好葱花,韭菜或者韭黄。锅里放少量胡麻油,加热,炝葱花韭黄,倒入鸡蛋汁煸炒,鸡蛋微熟,还发软未成硬块时放入黄糕丁儿,翻炒后加盖焖焐。几分钟后揭盖,糕丁儿金黄糯筋,蛋黄蛋白葱花韭菜附在丁儿上,青的青,白的白,绿的绿,色香味都全了,又顶主食又能顶菜,多好。鸡蛋炒糕,其实和传说中的鸡蛋碰糕是一个道理,异曲同工,殊途同归,但炒糕显然更落到了实处。
百种人百种口味,有的不奇怪有的挺日怪,吃的是糕,嘴里嚼着的也许早已超出食物的原味。
女儿吃糕沾白糖,甜;儿子爱吃包了豆沙馅儿却不油炸的糕饺子,日怪;妻子喜欢吃糕,却不能吃多,却常常把热糕揪成小块子,泡在热乎乎油漉漉的黄焖鸡汁里,催促着我趁热赶紧挟、赶紧吃;母亲家里常留一小瓶胡萝卜熬的糖饧,让我们蘸糕,岳母老怕我们吃不上热糕、吃不上脆糕,每次我们回去时,得打着电话、掐着分钟点儿才开始烧锅炸油糕;父亲曾经只爱吃沾豆面糕,吃很多,而岳父却老说:你,少吃点糕,多挟点蔬菜,多挟个肉丸子,要么再倒上一杯烧酒哇……
2021.1.31
鸡蛋炒糕更出彩
作者 郭宏旺
中学英语教师
山西省作协会员
左云县民间文艺家协会成员
出版作品集《梦回十里河》
作品集《左云味道》付梓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