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前军马虽骁雄,纵暴略与羌浑同。
闻道杀人汉水上,妇女多在官军中。
注:
殿前兵马:指皇帝的禁卫军。
羌浑:指党项羌、吐蕃、吐谷浑入侵的兵。
汉水上:指陕西、四川交界地区。汉水发源于陕西宁强县,在武汉市汉阳入长江。
解读:
这一首主要官家军残害百姓。
“安史之乱”后,宦官专权,外族入侵,各道节度使拥兵自重,唐朝政局更加混乱。
唐代宗永泰元年(765年)初,杜甫携家离蜀,东下至云安(今四川云阳县)。四月,曾保荐杜甫的成都尹兼剑南节度使严武死。九月,党项羌、吐谷浑、吐蕃不断入侵,百姓大批入蜀。闰十月,严武部下崔旰、郭英义、杨子琳等互相残杀,蜀中大乱。宦官鱼朝恩奉代宗命率禁军入蜀平乱,而这些官军却乘机残酷凌辱百姓。
第一句写禁卫军之威武雄壮,第二句却情节突转,写其放纵残暴,与羌、浑并无二致,本是平乱御敌、保护黎民的官军,却不加约束地对百姓施暴,“略与”外寇相同。一个本意为“大致”、“稍微”的“略”字,“轻描淡写”地就把官军本末倒置、凶残暴戾的嘴脸揭露无遗。三、四句具体地写出了官军滥杀无辜、奸淫妇女的丑行,而这正是民众向南逃难的原因,他们估计怎么也想不到,本来是卫国安民的官军却与进犯的敌人一样,真是才离虎口,又进狼窝。
这三首诗,从题材上看,第一首是写军阀的罪恶,第二首是写进犯敌人的罪恶,第三首则写官军的罪恶,从手法上看,第一首着重正面议论,第二首着重客观描写,第三首则着重讽刺。总而言之,三首诗将当时社会民众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惨状十分清晰、立体地展现在读者而前,唐王朝在安史之乱后,分崩离析、动荡不安的时局可想而见。
杜甫(712—770),字子美,排行二,河南巩县人。其十三世祖杜预,乃京兆杜陵人,故杜甫自称“杜陵布衣”,即指其郡望。十世祖杜逊,东晋时南迁襄阳,故或称襄阳杜甫,乃指其祖籍。杜甫一度曾居长安城南少陵附近,故又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其祖父杜审言,武后时膳部员外郞,于初唐五言律诗之形成起过积极作用。其父杜闲,曾任兖州司马,奉天县令。杜甫七岁开始学诗,十四时其诗文便引起洛阳名士之重视,被誉为“似班扬”。青年时代正值唐玄宗开元全盛时期,经过前后三次、历时十年之漫游生活。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举进士,不第。天宝六载,公元747年,玄宗“诏天下,有一艺,诣毂下”,由于中书令以“野无遗贤”而无人一人中举,杜甫应是届制举,又落第。天宝十年,唐玄宗祭祀老子、太庙和天地,杜甫献《三大礼赋》,得玄宗赞赏,命待制集贤院,而终无结果。十四载,方任右卫率府胄曹参军。同年十一月,杜甫回家省亲,安史之乱爆发,次年六月,玄宗西逃入蜀,长安陷落,杜甫亦陷其中。八月,肃宗李亨在灵武即位,改元至德。至德二载,公元757年四月,杜甫奔赴行在凤翔,授左拾遗,故杜甫又称杜拾遗。乾元元年(公元758年)五月,杜甫出任华州司功。次年秋,弃官司西去秦州(今甘肃天水)、同谷(今甘肃成县),决计入蜀。从肃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至代宗大历五年(公元770年)十一年的时间,用杜甫的话是“漂泊西南天地间”。上元元年春天,他在成都西浣花溪畔筑草堂,与成都故人尹平武时有诗歌唱和。代宗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因避徐知道之乱,流亡梓州(今四川三台)和阆州(今四川阆中)。广德二年(公元764年)重返成都,入严武幕,任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郞,故世称“杜工部”。永泰元年(公元765年)四月,严武去世,杜甫携家离开成都,途经渝州、忠州至云安,于次年(大历元年,公元766年)至夔州,居未满两年,作诗430余首,也是他一生中创作最为丰收和旺盛的时期。大历三年正月起程出三峡,辗转江、湘之间,大历四年,杜甫居无定所,往来岳阳、长沙、衡州、耒阳之间,大历五年冬,在长沙去往岳阳一条小船上,一代诗人杜甫病死。杜甫生平新旧《唐书》皆有传,现存诗歌1440余首,《全唐诗》编为19卷。明人对杜甫的诗歌评价极高,誉为“诗圣”。且杜甫的诗歌在思想艺术上集中反映了盛唐向中唐过渡时期的社会现实,其忧世悯人的深情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足为后世楷模,故杜诗一直以来有“诗史”之称,所谓“少陵为诗,不啻少陵自为年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