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对联
德阳孝泉是大孝故里,历史上一门三孝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其正殿姜孝祠大门上有一副对联:
“第一芳名从汉代,无双正气属姜家”。
这副对联所反映的是,德阳人敬孝重孝的传统早在汉代就开始了,这种尊重人的正气就是德阳的“德”应该体现的本源意义,直到今天仍然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现在,党和国家倡导构建和谐社会,德阳崇孝崇德的文化传统可以发挥很大的教育作用。
德阳文庙号称全国第三大孔庙,其中有一副对联:
“德配天地,道冠古今”。
这副对联含有“德”和“道”两个非常重要的字。“直心为德”,“大德如阳”,既是对至圣先师的赞颂,又是对德阳人的期盼。做事先做人,为人要讲德。所以,看一个人要把“德”放在前面。至于“道”字,其内涵就太丰富了。“道”有一个走之旁,代表了行动力,里面一个“首”字,代表了思考力,两者一结合又代表了表达力。“道可道,非常道”,“一阴一阳为之道”,道是破解宇宙的密码。这说起来有点“玄”,通俗地说,道就是趋势,道就是规律,掌握了“道”,什么事就好办了,就可以势如破竹,就可以顺里成章了。是道则进,非道则退。所以说“道冠古今”。 德阳东山有个玉皇观,刻了老子的《道德经》,把“道”的真谛全讲了出来。德阳人真是有福气,漫步东山,驻足凝思,要解决的问题,总能悟出一个道道来。德阳人敢为天下先,一些难管的事,难办的事,总能找到解决的办法,跟受到“道”的浸润是分不开的。
德阳钟鼓楼曾是老城的记忆。有句顺口溜叫“德阳有座钟鼓楼,半截还在云里头”。如今,钟鼓楼搬到了东边的山上。这钟鼓楼上有一副耐人寻味的对联:“钟声亦清亦浊,看世间人如何听取;鼓点有轻有重,问楼上客怎么击法”。
这副对联把钟鼓楼三字镶嵌在其中,表现出无穷的意味。我最近看到一个解释,说人心不静撞的钟,其声音便是浑浊的。所以,要把钟撞好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这给德阳人做人干事都是深刻的启示。
在德阳说对联,讲文化,不得不说到李调元。李调元清代戏曲理论家,诗人。生于四川罗江(今属德阳)。李调元生活在书香世家,自幼便在父亲的严格指导下攻读经文,5岁即读《四书》、《尔雅》等经文、史书。他记忆力过人,凡经书大多过目不忘。李调元7岁即能属对吟诗。李父曾指着屋檐上织网的蜘蛛出对:“蜘蛛有网难罗雀”,李调元便信口对道:“蚯蚓无鳞欲变龙”。对仗工整,足见其才思之敏捷。
乾隆年间,李调元任广东学政,从长江顺流而下,出三峡,途经湖南。湖南巡抚在洞庭湖畔为他设宴接风。宴席上,一位候补道想在巡抚面前卖弄才华,就即席施礼说:“学政大人,久闻蜀水巴山,诗人辈出,才子云集,不但能诗善文,而且长于趣对,小人不才,想求教于学政大人,不知大人肯不吝赐教乎?”首席的湖南巡抚,晓得这位候补道肚中确有墨水,于是拈须微笑,任凭幕僚和属下的文人打趣相邀。李调元含笑说道:“学生才疏学浅,但盛情难却,只好班门弄斧,还望诸公不要见笑。”那位候补道见有抚台大人暗许又自恃自幼善对,便吟出上联:
“洞庭湖八百里,波滚滚,浪滔滔,问大人何地而来?”
上联一出,巡抚面带喜色,众属下交口称赞,都认为这一联既有地方特色,又不易属对。不料,李调元并不思索,一口饮干杯中之酒,对出下联:
“巫山峡十二峰,云霭霭,雾腾腾,本主考从天而降。”
这么神速地对出下联,使得巡抚也忘了身份,要敬李调元一个双杯。但这个候补道还不甘心,随手在湖畔的一颗果实累累的李子树上摘下一个李子,扔在洞庭湖中,笑出上联:
“李打鲤,鲤沉底,李沉鲤浮。”
吟罢说道:“学政大人,此对属眼前之景,抒胸中之情,下联若能如此,当甘拜下风!像这洞庭湖的蜂子一样,重采诗情,再酿文彩,永不歇息,再不自满!”当时,正值仲夏,瓜花献蜜,蜜蜂飞进飞出,李调元眼观此景,道出了下联:
“风吹蜂,蜂扑地,风息蜂飞。”
此联一出,众皆叹服。那位候补道只此方知天外有天,竟然无心仕途,乃一边养蜂,一边习文。
可以说,李调元是中国第一联圣,是为德阳争光添彩的文化大家,是德阳的文化名片。我曾在德阳政协会上提议,德阳应建成全国楹联(对联)之乡。
对联在德阳的现实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德阳彩虹桥在加修立交桥的时候,告诫司机和行人就用了一副对联“宁绕百丈远,不冒一步险”。这通俗易懂的教育方式让司机和行人很容易接受。德阳太平洋保险公司在旌湖宾馆东侧的巨幅广告中宣传自己:“平日注入一滴水,难时拥有太平洋。”用对联形式把太平洋保险的意义阐述得非常清楚。在德阳写庭酒楼大门两侧有一副意味深长的对联:“为名忙,为利忙,忙中偷闲,且喝一杯茶去;劳心苦,劳力苦,苦中求乐,再拿二两酒来。”此联道出了人们对名与利、苦与乐的看法,体现了德阳人潇洒的生活态度。
德阳的对联实在太多,它们既是德阳文化的缩影,又是德阳文化的深刻体现。我们从无数的德阳对联里可以窥见底蕴深厚的德阳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