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选Dezeen2020的10个中国建筑项目
过去一年,由于Covid-19疫情的影响,彷佛全世界都停下了脚步,但纵观全球建筑界,唯独中国仍然不断迎来“新生”建筑。著名建筑与设计杂志Dezeen评选出了2020年10个中国建筑项目,下面一起来看看吧!(排名不分先后)
【注】该榜单由Dezeen总编辑Amy Frearson挑选得出,Dezeen是世界上最受欢迎和最有影响力的在线建筑与设计杂志,也是新闻和出版界无数奖项的获得者。其于2006年11月成立,到2019年,平均每月访客人数已上升到300万。
1. 四合院幼儿园 | MAD建筑事务所
MAD围绕一座四合院建造了一片漂浮的屋顶,和周边已建成的现代建筑进行了连接,展现出多层的城市历史和谐并存的场景。“漂浮的屋顶”以低矮平缓的姿态水平展开,将不同建筑间有限的空间最大限度地转化成为一个户外运动和活动的平台。漂浮的屋顶下方则是开放布局的教学空间、图书馆、小剧场、室内运动场等,将是400名2-5岁孩子的日常教育空间。流动的空间布局提供了一种自由、共融的空间氛围;新空间与四合院相邻相望,新旧交替,孩子们随时能近观、接触历史,帮助他们加深对时间维度和历史的认知。
2. 重庆来福士 | 萨夫迪建筑事务所
重庆来福士融合在建筑密集的城市肌理当中,是一个集办公、住宅、酒店、服务公寓、购物中心以及多功能设施为一体的综合体,该项目的建成再次激发了朝天门滨水区域的生机与活力。项目设计整合了多位一体的公共交通枢纽网络,并且极大改善了行人交通的便利性。根据项目所在地起伏的山城地形,设计了多个出入口,采用创新性的交通分流系统,同时为连接裙楼花园和朝天门广场,在五层的购物中心的不同楼层都规划了新的出入口。
3. 景德镇御窑博物馆 | 朱锫建筑事务所
景德镇“因窑而生,因瓷而盛”,主创建筑师朱锫说,“不仅窑炉作为建筑类型融入了城市的历史,修建窑炉的材料“砖”也是可知可感的 。在达到一定生命周期蓄热性能衰减后窑砖被从窑炉上替换下来,又可以成为修建居住建筑的材料。窑炉早已成为景德镇文化记忆和城市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顺理成章成为了御窑博物馆的空间类型“。多个大小不一、体量各异砖拱布局,它们若近若离,萧萧如落木,营造出轻松、偶然、手工、自然的氛围,游走于虚实相生的砖拱与院落之间,人们可以感受到既熟悉、又陌生的一种空间经验。
4. 紫泥十二门无界社区 | 扉建筑
紫泥十二门无界社区的前身是一座纤维板车间,位于上世纪50年代广东大型的国营工业区内。以“斜杠青年”为空间使用主体,打破空间功能和边界的定义:房子外面是街道,周末也是市集;客厅是工作室,也是艺术沙龙;浴池也可以变身读书角、讨论区甚至儿童波波池⋯⋯定义空间边界的外墙由不同的灰空间构成,内里多姿多彩的生活成为建筑有表情和温度的立面。空间的独特体验唤起曾经孕育美好邻里关系的集体记忆,并为共享经济下诞生的新社群提供启发性的生活体验—你可以发起各种活动赋予空间不同定义,发掘更多可能性。建筑通过加强人与自然、人与人的联系,成为生活的博览会,创造力的加速器。
5. 章堰文化馆 | 水平线设计
章堰村位于上海西郊的重固镇,是上海古文化发源地。生存,生长,新生,是水平线设计事务所对章堰村以及中国现状下同类村落的改造和复兴策略,不是推倒重建,不是修旧如旧,而是遵循历史的发展脉络,将当下的发展观念和功能需求置入其中,重新梳理和组织布局、功能业态、新老关系等。文化馆基地包含了原村史馆(清朝老房子)、章家宅(破败的晚清老房子)、及一部分空地。根据基地条件,文化馆设计由三个不同特点的展示空间以及庭院组成。
6. 七舍合院 | 建筑营设计工作室
七舍合院位于北京旧城核心区内,院子占地宽约15米,长约42米,是一座小型的三进四合院。由于原建筑共包含七间坡屋顶房屋,且正好是该胡同的七号,故得名七舍。改造设计一方面是修复旧的——对院落房屋进行整理,保留时间迭代的印记,修复各个建筑界面,加固建筑结构,重现传统建筑的样貌;另一方面是植入新的——新的生活功能配备(卫生间、厨房、车库等),新的基础设施(水暖电设备管线)以及新的游廊空间。新与旧相互叠合成为一个新的整体,来满足未来院子作为公共接待和居住空间的使用要求。“游廊”一直是传统建筑中的基本要素,建筑师引入“游廊”作为改造中最为可见的附加物,将原本相互分离的七间房屋连接成为一个整体,它既是路径通道,又重新划分了庭院层次,并制造出观赏与游走的乐趣。
7. 四合宅 | 建筑营设计工作室
该住宅建筑设计概念源自传统居住空间原型——四合院。四合院是一种内向型的建筑,由四向房屋围合一个庭院。建筑外部是封闭的,进入内部则完全开放,这使得个体生活缺乏私密性。结合这个特定场地和度假休闲的使用条件,建筑师决定把四合院变型成为“四合宅”。在保持四向房屋各自独立的条件下,将“院”置换为有顶的厅,将四面围合转变为四面开放,让厅堂与外部优美的风景互通共存,同时保证个体生活的私密性与接待活动的开放性各得其所。
8. 元和观村党群服务中心 | 罗宇杰工作室
建筑师罗宇杰利用现有废弃宅基地设计了这个社区中心,并使用已部分建造但随后被废弃的现有构造。通过重新利用废弃的基础和柱子,与从头开始建房子相比,构建更快,更具可持续性,并且最终在两个月的时间内完成了所有设计、施工、室内布置, 该项目还是Dezeen奖的获得者,在废弃重建类别中名列前茅。
9. 先锋厦地水田书店 | 迹·建筑事务所
先锋厦地水田书店位于福建屏南厦地古村村落北侧,被一片水田环绕。建筑的前身是一座荒废已久的当地民居,在建筑师到来时仅保留着三面完整的夯土老墙和残破的院墙。基于对场地历史以及村落整体景观的尊重,新建部分基本隐匿于老墙之内,从外面看似乎什么也没有发生。残存的老墙被视为容器,包裹了混凝土和钢结构建造的新建筑,形成当代与传统的对话。光从顶部天窗进入,穿过折线形楼板与夯土墙之间的缝隙,在某些时刻,充分描绘夯土墙的沧桑。混凝土以屏南本地碳化松木为模板,木纹混凝土粗野而细腻,与古老斑驳的夯土墙形成新材与旧物的对话。
10. 集屿生活杂货 | 一乘建筑
集屿这个仅有9㎡的老社区底商空间,位于深圳市福田区香蜜三村,旧有社区无法满足现代社会的停车需求,拥挤的路边停车位,不断挤压这个社区中的底层公共空间。我们设计的出发点,是去进行一次社区营造,以一个9㎡的空间去试探它对功能的实现度,公共性的提炼,以及改善人和人的相处关系,深圳这座城市在快速的生长过程中,不缺速度,在社区这个维度上,应该有人站出来去做一些有温度的实践,让人和人之间不再陌生或疏离,邻里关系或许会因为这样的一个小店而改变些许,年轻人或许会因为这样一个场所的存在而邂逅,年轻人也可能会在某个周末的整个下午待在这里阅读。集屿,或许可以实现一个这样兼顾内外的空间范式。
-End-
原文链接:
https://www.dezeen.com/2020/12/29/top-10-chinese-architecture-2020/amp/?__twitter_impression=true&from=timeline
图片来自各大事务所官网
仅用作讨论学习拒绝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