绸都少年说(十八)可知江南深浅处?
塞北秋风骏马,江南烟雨杏花。
都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此话古人诚不欺我。一本好书就是一座沧桑的古城。抛去城市的喧嚣,在风和日丽的下午,捧一杯热气袅袅的普洱茶,沉浸在书中那春亭秋雨、楼台诗意、温酒醉剑的江南,岂不快哉?
以前对江南的印象不过是青砖黛瓦、小桥流水、巷陌人家,而今我品味到书中的江南,才知,原来我对江南美的认识如此贫瘠。
明代大家袁宏道在他的《晚游六桥待月记》中写道:“湖上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只寥寥几笔,就把江南春天那如歌似幻的美丽轻轻勾勒晕染。“难忘七月的黄昏,远树凝寂,像墨泼的山形,衬出轻柔暝色,密稠稠,七分鹅黄,三分橘绿,那妙意只可去秋梦边缘捕捉。”在徐志摩的笔下,我仿佛化身石板桥上的豆蔻少女,在烟雨迷蒙中支着一把竹绢伞,缓缓向桥头走去。“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在陆游的笔下,卖花女清越的叫卖声仿佛透过历史的斑驳岁月,在我的耳边回响。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在深读江南文化后,我怀着满腔的柔情,重新探访我这生活了十几年的江南水乡。
漫步在微微润湿的青石板小路上,夕阳脉脉含情、碧水柔柔流淌。摇橹的船夫晃晃悠悠地哼着小曲儿,两岸酒旗随风飘荡,檐角的风铃也在轻轻合唱。一声声的叫卖惊扰了湖边闲庭信步的白鹭,抖抖翅膀飞向淡青色的天际。远山云雾缭绕,好似置身蓬莱仙岛,风穿过婆娑的藤萝,还微微酝酿着些许酒气的芬芳。垂髫稚子手捏糖画儿,叫着、笑着、跑着、闹着,团团围住桥头卖糖球的老翁。水岸边上,妇人们正忙着涮洗衣裳。一声声棍棒敲打衣裳的闷哼,抬手间飞扬的水珠,笑声晏晏,水乡的温柔就在此刻了吧。
山水如墨染,宛若丹青未干,提笔然、点欲穿;天空沉靛蓝,波光似锦缎,缀着零星白帆,诗情满、千卷难。不管是书里书外,江南都一样迷人,一样诗情画意,足够我们品味好多年。
踩着青苔石板,抚着黛黑石墙,我总是情不自禁地想要轻轻吟唱:“我在人间彷徨,寻不到你的天堂,东瓶西镜放,恨不能遗忘……”
(指导老师:田彩霞)
202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