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血‖出血证临床实战用药!
出血是临床常见病症,如咳血、吐血、便血等;出血也是临床急症,需要及时治疗。止血所用药物繁多,难于掌握,为方便临床选药组方,提高疗效,对出血证的用药规律略作介绍。
一、 根据功能辨证分类应用
按照止血药的功能,分为六类辨证应用。一是凉血止血药:如白茅根、侧柏叶、紫珠、大蓟、小蓟、地榆、槐花、茜草、郁金、苎麻根、代赭石、黄芩炭、栀子炭、丹皮、赤芍、玄参等,用于血色鲜红之血热出血证。二是活血止血药:如生蒲黄、藕节、茜草、大蓟、小蓟、五灵脂、郁金、血余炭、三七、花蕊石、降香等,用于挟有血块之瘀血出血证。三是收敛止血药:如仙鹤草、白芨、棕榈炭、紫珠、乌梅炭等,用于出血量较多或出血日久者。四是温经止血药:如炮姜、三七、艾叶、灶心土等,用于出血血色清淡,伴有身寒肢冷之寒性出血证。五是补血止血药:如阿胶、鹿角胶、旱莲草、大枣等,用于出血伴有头晕心悸、面色萎黄之血虚出血证。六是助阳止血药:如鹿角胶、杜仲、续断、冬虫夏草等,用于出血伴有腰膝酸软、畏寒之阳虚出血证。
二、 辨别病位分类应用
根据出血药的作用部位可分为八类应用。一是体表出血:多是创伤性外出血,以外用为主。可用三七、白芨、马勃、蒲黄炭、血余炭、儿茶、血竭、花蕊石等。二是皮下出血:又称肌衄,血出于肌肤之间。可用花生内衣、大枣、青蒿、荷叶炭、连翘等。三是咳血:血由肺或气管中咳出,多伴有痰液。可用白芨、仙鹤草、白茅根、藕节、冬虫夏草等。四是吐血:血由胃中呕吐而出,多与食物夹杂。可用煅乌贼骨、白芨、三七、仙鹤草、小蓟等。五是尿血:小便时带血,多是肾或膀胱出血。可用小蓟、血余炭、藕节炭、琥珀、大蓟、小蓟等。六是便血:大便时下血,分远血和近血两种。远血:出血血色暗红,或柏油样便,多是胃肠出血。可用灶心土、赤石脂、禹余粮等。近血:出血血色鲜红,多是大肠或痔瘘下血。可用地榆、槐角、槐米、侧柏叶等。七是崩漏:是月经异常,经血过多。崩是指经血大下不止,漏是指经血点滴而下。可用仙鹤草、茜草、棕榈炭、艾叶炭、贯众炭、荆芥穗炭、鹿角胶等。八是胎漏:是指妊娠时子宫出血。可用苎麻根、杜仲、续断、黄芩炭等。
三、现代药理研究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许多中药具有止血和升高血小板的作用。具有止血作用的中药如三七、白芨、旱莲草、仙鹤草、茜草、紫珠、侧柏叶、地榆、槐花、蒲黄、血余炭、花蕊石、大蓟、小蓟、藕节、丹皮、栀予、白茅根、贯众、虎杖、水牛角、鱼腥草、黄柏、连翘、马齿苋、大黄、马勃、花生内衣、狗脊、血竭、肉苁蓉等。具有升高血小板作用的中药如当归、白芍、熟地、生地、紫河车、龙眼肉、红枣、山茱萸、肉苁蓉、狗脊、三七、白芨、藕节、仙鹤草、水牛角、黄柏、连翘、羊蹄、大黄等。这两类药都有止血的作用,可以辨证选用。
四、配伍应用要点
一是止血必配化瘀。出血即是离经之血,而血止之后,离经之血留于内而成瘀血,瘀血不去,则新血不去,新血不生,必致变证。因此,止血之剂必配化瘀之品,既可防血止留瘀之弊,且利于新血复生。而活血止血药一举两得,是为止血常用之品。
二是止血必辨其因。出血只是临床症状,其原因有虚实寒热之不同。必须根据出血原因,选用恰当的止血药,配合治本之药,或以治本为主,佐以止血,采取标本兼治之法,才能收到良好疗效。如火热迫血妄行而出血,用清热药配伍凉血止血之药,热清而血宁。
三是止血必明所属。必须辨明出血所在脏腑,明确出血部位,才能恰当选药组方。一般而言,咳血在肺,吐血在胃,尿血在膀胱。但脏腑经络相连,易互相传变。如李用粹《证治汇补·溺血》指出:
“或肺气有伤,妄行之血,随气化而下降胞中;或脾经湿热内陷之邪,乘所胜而下传水府;或肝伤血枯,或肾虚火动,或思虑伤心,俱使热乘下焦,血随火逆。”因此要注意脏腑之关系,恰当选药组方。如因脾不统血而致便血崩漏,出血虽在胃肠子宫,必用益气健脾之品,配以温经止血之药,方可奏效。”
四是出血必调其气。气有余便是火,火迫血行则血外溢。因此,缪希雍提出,宜降气不宜降火,降气即所以降火。一般而言,咳血宜降肺气,吐血宜降胃气,便血痔血宜宽肠理气,尿血宜调心肾之气,气顺热清,血则循经而不外溢则出血自止。
五是止血宜养阴血。出血之因,火热为多,火热之邪最伤阴血。出血日久,阴血必受其损。是以止血之剂,常配补血之品,而血止之后,又常用补血之药。如唐溶川《血证论》指出:“去血既多,气血无有不虚者,故又以补血为收功之法”。对此,可选择有升高血小板作用的补血药当归、白芍、熟地之类,补血且止血,可收标本兼治之功。
六是止血宜巧配伍。出血之因有别,出血部位不同,必须辨证而施,但在选药组方之时,宜注意灵活配伍。对下部出血可佐升浮之药,如升麻之类;对上部出血,可配引血下行之品,如川牛膝之属。尚需注意,对血热之证,不可过用寒凉,可少佐温养补血之药,以免造成血凝血虚之弊。对阳虚之体,不可过用温燥,可少配阴柔滋润之品,以避助长出血之虞。总之,用药以刚柔相济,相反相成,才是万全之法。
七是将辨证用药和现代药理研究相结合。在选用止血药的时候,既要根据辨证和辨位用药,也要参考现代药理研究,尤其要注意选用中医认为没有止血功效的药物,如肺热出血配鱼腥草,阳虚出血用补骨脂,这样选用治本之药,更能提高疗效。这种中西医结合的选药组方方法,是值得我们探讨的。
推荐相关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