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建忠 | 气虚外感非中风——感冒医案一则

何某,女,28岁。2006年3月2日初诊。素体不健,感冒后杂用治感冒药和抗生素,半月不解。诊见恶风、自汗、神疲、纳差。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细缓。证属气虚邪留。治以益气升散为法,方用补中益气汤。处方:生黄芪15g,党参6g,当归12g,生白术9g,陈皮6g,升麻6g,柴胡6g,炙甘草3g。3剂水煎服。嘱药液趁热服,服后捂被休息。

药后病愈。

或问:患者主症恶风、自汗,明为太阳中风桂枝汤证,为何不用桂枝汤方?

答:脉不浮。《伤寒论》明言:“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脉不浮,不可认作太阳中风。

或问:补中益气汤为补虚之方,为何能治感冒?

临床辨证不可单凭脉,但无脉象断不可下药。

答:李东垣在补中益气汤方后“四时用药加减法”中已提及可治感冒,“以手扪之而肌表热者,表证也。只服补中益气汤一二服,得微汗则已。”后世医家也每用本方治疗气虚外感。王旭高曾说:“补中益气汤原为外感中有内伤一种者设,所以补伤寒之未及,非补虚方也。今人于外感中毫不敢用,而于内伤辄任意用之,则失东垣之遗意矣。”虽为片面之说,但不失可取之处。

或问:脉有如此重要?

答:临床辨证不可单凭脉,但无脉象断不可下药。《伤寒论》中以脉定治法、用方的条文颇多,比如“结胸证,其脉浮大者,不可下,下之则死。”“假令尺中迟者,不可发汗。”……李东垣凭脉分别外感、内伤,坦言“以此辨之,岂不明白易见乎。”曾见有人捎方治疗感冒,热作寒医,药后大衄,急救始生。

本文摘自高建忠老师《临证传心与诊余静思--从张仲景到李东垣》

尊重版权,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高建忠

编辑:釋慧祥

(0)

相关推荐

  • 易水学派薛己辨治内伤咳嗽特色

    薛己辨治内伤咳嗽注重脏腑辨证,常用 补中益气汤.金匮肾气丸.补中益气汤合六味地黄丸.补中益气汤配伍金匮肾气丸.六君子汤配伍金匮肾气丸.补中益气汤与六君子汤 及八珍汤合用.六味地黄丸与十全大补汤及补中益 ...

  • 【高建忠:逍遥散-治疗中风后遗症第一方】

    高建忠:1996年毕业于山西中医学院.毕业后在山西中医学院第二中医院工作.2005年特聘为副主任医师.多年来致力于金元四大家之一李东垣学说的研究.发表相关论文有:<明辨内外是临证第一要义> ...

  • 高建忠 | 气虚水停,温阳无益——双下肢浮肿医案一则

    阮某,男,85岁.2008年4月20日初诊. 主诉双下肢浮肿近一年,午后为甚.伴见精神欠佳,双下肢酸困.憋胀,双足发冷干燥,纳食尚可,大便数日一行.舌质淡暗,舌苔薄白满布,脉沉缓无力.实验室检查:血总 ...

  • 高建忠 | 气虚痰喘者,六君主之——哮喘医案一则

    白某,男,35岁.2008年4月13日初诊. 患哮喘10余年,近1年来进行性加重.服用多种中.西药物治疗效差.近2月来每日依赖静滴"氨茶碱"(每次2支),有时每日需静滴2次.症见: ...

  • 高建忠 | 见血休止血——鼻衄医案一则

    范某,女,42岁. 2007年8月26日初诊.间歇性鼻出血近月余.多发于晚上,无明显诱因及先兆,出血量较多,每次都由"120"救护车急送至医院急诊室,填塞止血,但数日又发.局部&q ...

  • 高建忠 | 用药当识次第——早泄医案一则

    李某,男,28岁.2003年3月23日初诊. 结婚4年,婚后性生活不和谐,早泄严重.补肾及补脾诸药遍尝,一无寸效.更奇者,腰酸困明显,而服补肾方药反而腰困加重.诊见:精神欠佳,面白体瘦,纳食欠佳,小便 ...

  • 高建忠 | 中医是理论医学——足跟痛医案一则

    毋庸讳言,临床医生论治前的辨证是允许推理的,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中医是理论医学. 姚某,女,31岁.2008年6月6日初诊. 主诉足跟痛三年,病起于产后,呈胀痛.掣痛,晨起较甚.余无不适.舌质淡红,舌苔 ...

  • 高建忠 | 认识阳气不伸——慢性阑尾炎医案一则

    高某,女,45岁.2005年8月9日初诊. 主诉"阑尾炎"屡发.反复静脉点滴抗生素,持续口服中药,一年之久,不能治愈.诊见右下腹持续性隐痛,牵掣痛,腹胀,纳差,便溏,形寒乏力,面色 ...

  • 高建忠 | 此病不宜大下之——气虚便秘医案一则

    汪某,女,43岁.2008年4月25日初诊. 主诉便秘10余年,需常服"泻药".伴见精神欠佳,面色暗黄,月经不调,有时一月2行.舌质淡暗,舌苔白润,脉细缓.证属脾虚失运,升降失司. ...

  • 高建忠 | 气血不和,心神不安——失眠医案二则

    案1 赵某,女,45岁.1999年8月12日初诊. 主诉失眠多年,深以为苦.入睡困难,入睡后易惊醒,不得眠时手足烦热,咽干舌燥.诊见体质壮实,精神尚好.舌质红,舌苔薄白,脉弦细.证属气血瘀滞,郁热扰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