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强科考榜单,唐宋八大家占了3位,北宋五子占了2位

【本文由蜀山笔侠独家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抄袭必究!】

要说历史上最强的一届科考榜单,非宋仁宗嘉祐二年丁酉(1057年)这一届莫属。你不服?看看这一届金榜题名的都有哪些?

苏家兄弟:苏轼、苏辙(“唐宋八大家”之二);曾家兄弟:曾巩(“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布(“南丰七曾”之一);章家兄弟:章衡(该界状元)、章惇(宋哲宗时期强力宰相);“北宋五子”:张载(“关学”创始人)、程颢(“洛学”创始人),这两位都是理学的奠基人。

此外,还有一位“唐宋八大家”苏洵没有考上。

怎么样?服气了吧,在这一届的榜单里,“唐宋八大家”占了3位,“北宋五子”占了2位,其他的也都非泛泛之辈。

这里我要给大家解释一件事情,很多不懂的人容易搞糊涂,就是苏轼的一篇文章本应该得第一,却被主考官欧阳修降为第二的故事。

欧阳修在看过苏轼的文章后,觉得是最好的,但他误以为这篇文章只有他的得意弟子曾巩才能写得出来(当时的试卷是经过誊抄的,看不出笔记)。为了避嫌,欧阳修故意把这篇文章定为第二名,结果打开原卷后才发现竟然是苏轼的,苏轼那个冤啊!

于是有人就误认为苏轼是那届的第二名,也就是榜眼,实则这是一种错误的理解。

会试的成绩并不是最终的成绩,皇帝为了防止大臣们徇私舞弊,在会试结束后还要进行殿试,并且自己亲自主考,通过殿试的,才是最终的进士。也就是说:即便你在会试中是第一名,你都有可能在殿试中落选,而最终无缘进士。

苏轼当时只是在会试中获得第二,但在殿试后就被降下来了,当届的三甲是:章衡、窦卞、罗恺。也就是说:皇帝还有定进士名次的决定权。

宋仁宗时期,发生了一件震惊朝野的事情,就是通过会试的一名考生在殿试时被刷了下去,这名考生后来一怒之下投奔了宋朝的敌人西夏。

这件事对宋仁宗的触动很大,所以至此以后,殿试都不再刷人下去,而变成了单纯地定名次,通过会试的,基本就是进士了。刚好嘉祐二年这一届科考好像就是第一届这样执行的,所以苏轼他们应该算是比较幸运的了。

此外,造成本届科考榜单群英荟萃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主考官是欧阳修

我们都知道,欧阳修是北宋文坛的一代宗师和领袖,之所以他有如此高的地位就是因为他敢于大胆改革,整顿文风,而他改革的重要一步就是本届科考的进士录取。

欧阳修是很反对晚唐五代以来的文风的,他锐意改掉这股歪风邪气,所以他很欣赏曾巩的返璞归真和苏轼的特立独行。所以苏轼他们能被录取,和欧阳修的这种文风的转变是有很大关系的。

欧阳修还因此得罪了很多顽固派的学子,他们在公布榜单后甚至还围攻了欧阳修的马车。改革总会有反对的声音,但事实证明:欧阳修的做法是对的,在他和他的继任者苏轼的努力下,宋朝终于迎来了一个文化大爆炸的时代,也达到了中华文化的巅峰。

现在看来,还得感谢所有文豪的共同努力。

明天继续……

本文作者《蜀山笔侠》,一个文章会“说话”的历史作者,专注于不同角度看历史,探索不一样的春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