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了,不卖隔夜菜。
作者:李又寻欢
来源:灵兽 ID:lingshouke
▲这是灵兽第576篇原创文章
-1-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摧不摧之未必,但树大招风却是必然。
让我们从把时针拨回2018年。
作为新零售的标杆企业之一,盒马鲜生在这一年的最后两个月频频陷入了“质量”的漩涡:2018年11月15日修改胡萝卜上架日期的“标签门”,刚以CEO侯毅致歉,上海总经理就地免职等处理告一段落,12月1日又被曝出有消费者在上海金桥店购买了两听丽尔泰椰浆后,发现该商品已经过期两个多月。随后,又有消费者说在盒马买到发霉的火龙果。而2018年12月11日,上海市市场监管总局通报了11起食品不合格情况,盒马鲜生因门店销售的鲫鱼被检出恩诺沙星超标而上榜。2019年1月15日,成都盒马又被查出来自供应商的皮皮虾镉超标。
零售终端的委屈就在这里——不合格的食品很多时候并非卖场问题,而是从监管和生产上游开始就没有严格把控。当然,卖场中出现食品质量问题,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表明管理上存在漏洞。
问题就是问题,无法抹去。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也是”少年盒马之烦恼“。
很简单,尽管就像侯毅说的,“虽然两年多时间以来,盒马快速成长为一个新兴的零售企业,但对于中国整个零售业来讲,盒马还是个小弟弟。”这话没有错,然而,这个小弟弟成长的速度太快,基本上在这两年的零售业的风头全被它抢了。
正因为如此,无论多小的问题,都会被放大。侯毅自己也说,盒马已经成为一个超级IP,消费者和媒体都高度关注,”不管你发生了什么都会成为新闻,哪怕一点点的事情都会成为一个社会新闻。“
当然,你享受了多大的高知名度的红利,自然也要能承受得起多大的非议。
话又说回来,几乎所有人都在盯着盒马犯错——这其中有愿它好的,也有希望它不好的。相同的是,愿它好的,是想看看这样一家企业,是不是也会下同的错误,犯了错之后是否有足够调整的时间与能力;希望它不好的就更简单了,巴不连得等着看笑话。
但是扪心自问,不夸张地说,这样的问题,应该是大部分零售企业都存在的。
比如改标签日期这事儿,相信不少卖场都干过这事儿吧?——这么说的意思并不是说中国市场上没有这样的企业,当然有!然而确实也是凤毛麟角。但即便如此也绝不是说,盒马出现这样的问题是可以被原谅的。
《灵兽》真正想指出的是,事实上,这才是中国零售业长期存在的一个真正难以解决的“痛点”。
▲盒马迅速就有了其他卖场多少次食品安全问题也很难享受到的百度百科级”待遇”
-2-
不卖隔夜菜、不卖隔夜肉——不知道这股风是什么时候开始刮起来的,不可否认,这样的宣传很容易切入消费者的心智,迅速建立起对企业或门店的信心。
消费者不去深究也就罢了,但零售企业难道也不明白,这其实是一个伪命题吗?
什么是隔夜?到底是从田间地头到卖场上架销售不超过24小时,还是生鲜蔬菜从零售企业的物流配送中心包装、打理好到配送到门店上架不超过24小时,或者是从正式上架开始到下架不超过24小时?
目前为止,整个行业没有任何标准。而企业的标准也不一。所以零售企业标傍的不隔夜的菜和肉都只是自己定义的不隔夜。
而消费者心中的不隔夜,如果没有猜错,应该是从田间采菜开始,到卖场开售的时间并没有隔夜——这样的标准,目前中国零售企业具备这种生鲜经营能力的寥寥无几。
还有,那些隔夜的肉都跑哪去了?超市里使用的“隔夜肉”做成的各种熟食,难道就不是隔夜肉了吗?
事实上,蔬菜这个生鲜品类,真的需要那么强调不隔夜吗?答案是否定的。
胡萝卜日期修改事件发生后,有媒体去卖场实地探访,盒马解释说,农产品是比较特殊的,没有明确的保质期,不仅是盒马,整体行业都是这样。
这个话还真没有错。蔬菜有它自身的新鲜的生命力,绝不是一天就完全不新鲜了。况且,消费者看得见。新鲜不新鲜,消费者基本上可以通过“望闻问切”都可以感知到,如果一眼就能看出不新鲜,再号称不隔夜的蔬菜,消费者也不会选购。
很简单,土豆、洋葱、西红柿、胡萝卜,也都只卖一天吗?
而消费者已经被“不隔夜”这样的宣传“误导”成了一种消费心态,一旦发现蔬菜不是当天的,就会条件反射地认为这是卖场在质量和安全上出了问题。
你虽然可以在一段时间内成功地愚弄用户,但你也得明白 ,用户迟早都会把你自以为是的聪明全部还给你。
▲随手百度一下,商超的食品安全问题比比皆是
-3-
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不不不。我们只是说说而已,你们不要当真。
北京同仁堂蜂蜜的生产商也在2018年底被曝将大量过期、临期的蜂蜜回收。尽管同仁堂回应称涉及产品已全部封存,但你还会像以前一样相信这家几百年的老字号吗?
一个人犯错,可能是人的问题;一群人犯错,一定是体制机制出了问题。
修改商品标签上的生产日期,某种程度上说,是这个行业通用的“潜规则”——不仅零售卖场有这样的现象,食品生产商更是玩儿这个的高手。
成龙大哥曾说他犯了天下男人都会犯的错误。新零售的盒马和几百年的同仁堂,也都犯了天下零售商都曾犯过的错误。
但其实再深入一点看,盒马门店的这些现象,多少也反映出其业绩和销量或许并没有其宣称的那么快,那么好,至少不是所有门店的业绩都那么好。
否则,生鲜商品日日出清,供不应求,这种现象就根本不会出现。
但也不能否认,盒马其实在食品安全方面做得也算是不错的零售企业。比如其日日鲜商品从田头到餐桌可以全程食品溯源。扫描商品标签上的溯源二维码,跳转到盒马食品安全追溯平台,可以看到采摘时间、预冷包装、出厂检测、供货时间、运输车辆等信息。对于一个面世尚不足3年的零售商而言,这已经超越了不少同行了。
客观一点讲,自己也称自己是“舍命狂奔”的盒马,出现“标签门”这样的现象一定是在所难免的。正如侯毅说的:“我们用一年时间,从几家门店变成了一百家门店,这是中国零售业从没人走过的路。”他认为,作为一个创业企业,应该快速建立起行业的壁垒,进入一个比较安全的边界。中国大的零售企业的规模在1000亿,门店是500家。所以只有盒马的规模快速地达到一倍甚至两倍,才有比较好的安全边界。
按这个说法,盒马的战略是在短期内快速扩张至200~300家的规模。“对零售企业来讲,规模是第一位的。“在不久前的一次行业会议上,侯毅表达了盒马的紧迫感,”盒马的技术领先仅仅只有三个月的时间,如果我们稍微松懈一点,我相信很快就会被其他零售商追上。在没有建立起绝对的行业壁垒以前,快速发展是我们唯一的选择。”
应该说,在发展战略及对行业的判断上,盒马并没有错误,且很清醒。
侯毅也表示,这不是简单拿钱砸,而是需要建立自己的核心能力。在这些基础上舍命狂奔才是有保障的,”一个企业在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一定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决不能回避,而是勇敢地面对,错了就承担应有的责任,我们去改变。“
所以,对盒马而言,关键在于如何避免标签门或食品过期这样的现象再次出现。
-4-
事实上,从公司总部层面和制度层面上,对于修改食品生产日期,所有的零售商基本都有严格禁止的规定。
如果一家企业公然允许这样的行为,这是价值观的问题,这种企业显然也不可能立足于市场。《灵兽》相信包括盒马在内的绝大多数零售企业都不允许这种现象存在。但门店为了降低损耗时常自己会更换标签日期——毕竟门店还背着KPI,所以很多时候这可能是门店的一种“默许”。
而这种默许背后,“出事”只是时间问题。毕竟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
这个事情要杜绝也并不容易——就有如近来明星们频频出现的家暴现象一样,只有0次和N次的区别。
不同的是,家暴更多考验的是人性。但凡涉及到人性且只能由个人来改变的,本质而言基本没戏。而消灭类似“标签门”和食品过期这样的现象,对于零售企业而言,虽然很难,却还是有通过完善的制度和严格的管理来实现的希望。
只能说,中国的零售企业在食品安全问题上,管理已经越来越严格和规范,有良心的企业和企业家也越来越多。
不过,对中国零售企业和企业家来说,还需要更多能够自己去除行业和企业经营中的伪命题的勇气和魄力。
豆瓣上曾有一句经典的评论:
新人结婚时,不应该手搭着圣经说不论贫穷富贵、健康疾病都至死陪伴,应该把手放在《进化心理学》和《自私的基因》这两本书之上宣誓:我将违背我的天性,忤逆我的本能,永远爱你。
无论是婚姻,还是企业经营,这才是大实话。(灵兽传媒原创作品)
寻求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