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数据有温度,他是这样的情报员

全文字数2500字

阅读时间约10分钟

本文作者 王易履

从航空飞行诞生的第一天开始,便与航空情报结下了不解之缘。

无论是航路飞行的各类航图、各种导航数据,还是起降机场资料,一切与飞行相关的航行资料都离不开航空情报人员。

与管制员每天专注于雷达上的点、线不同,航空情报员每天的主要工作就是和数据打交道。

在西南空管局飞行情报中心干了11年飞行情报工作的雷佳龙说:“这些数据在别人眼中也许是冰冷的,但在我的眼中它是有温度的。”

当这些数据经空管人的手达到飞行员手中,成为飞行员飞行决策的依据时,它便与飞行安全密切相连,就与飞机上数百个鲜活的生命相关。

工作是一场漫长的修行

若一确信而始者,将止于怀疑;

而一怀疑而始者,将止于确信。

2006年刚从学校毕业的雷佳龙满怀憧憬地来到了西南空管局飞服中心航行通告室。

他本以为航空情报顾名思义,应该就像情报一样充满悬疑与刺激,甚至更具有戏剧的张力。

而实际上,航空情报的工作充满了日常与琐碎。

雷佳龙作为情报员的一天日常就是点击处理电报,为航班准备飞行前资料,间或拍发几份航行通告。

“刚来单位时有一段时间,我心里其实很迷茫,总觉得和理想渐行渐远。和管制的同学一起,当他们热火朝天地讨论航班特情处置我却插不上话的时候,心理落差就更大了。虽然清楚岗位无高低,只是分工不同,但看到管制在航班保障最前线闪闪发亮的英姿,还是忍不住的羡慕又失落,有时还会怀疑自己当初选择这个不打眼的岗位究竟是对是错。”

即便内心有纠结与焦虑,雷佳龙依旧选择恪尽职守,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工作中去。“我既然选择了吃情报这碗饭,那无论如何也要对得起手中的饭碗。干一行要爱一行。”

雷佳龙也是这样做的。

2012年,西南地区WGS-84坐标转换工作的重任交到了雷佳龙的手中。按照规定时间表,全国各地区的WGS-84坐标转换将在1个月后全面更新。

西南地区有30余座机场,是全国辖区内机场数量最多的地区。要在同样的时间内,完成区域内导航台、航路点、机场设施和设备坐标数据的复核,工作量可想而知。

接到任务后,雷佳龙带领小组成员用时一个星期,加班加点,对相关数据复核十几遍,确保了WGS-84坐标转换的准确。

“工作是一场漫长的修行,不能笃信坚持走下去的人永远不可能取到真经。情报员心中要有阳光,脚下要有力量。疑惑的时候,更要加油干。行动就是最好的定心丸。”

奋斗是永不止步的征程

志之所趋,

无远弗届,

穷山距海,

不能限也。

2009年阿里机场通航在即,负责阿里机场航空情报系统安装的雷佳龙独自踏上了前往世界屋脊的旅途。

这一次旅程中,从拉萨到阿里的三天三夜让雷佳龙终身难忘。从拉萨一路向西,驶出大约半天以后,入目的山越来越远,近处全是戈壁。很快,公路消失,司机只能驾驶汽车沿着前面车辆留下的车辙前进。

遇到前方车辙消失,司机会拿出指南针,判断方向。遇到这种情况,雷佳龙总会担心司机走错方向,把车开进戈壁深处的无人区。

“那会儿只顾得上紧张了,全程都低头盯车辙,没认认真真看一眼戈壁。”他这样回忆那趟难忘的旅途。

那三天,每天早上6时出发,晚上9时休息。尽管身体承受高原反应带来的各种不适,但雷佳龙却感到格外充实。

他为遥远的阿里终于要迎来机场通航而激动,更为自己参与到够改变千万人生活的工程建设中感到骄傲。

抵达阿里的第二天,满怀激情的雷佳龙就投入到工作中。阿里机场海拔4000多米,是当时世界海拔最高的机场。7层楼高的塔台无疑是阿里机场的最高点。

因为还未正式通航,塔台电梯没有投入使用。于是,负责航空情报系统安装的雷佳龙需要不断爬上爬下,辗转塔台与一楼群楼的机房,调试链路,安装系统。

如此反复8次,原本高原反应稍好一些的雷佳龙也感到疲惫不堪。实在累极了,他便席地而坐,缓口气后再接着干。晚饭时间,一切工作顺利结束。

如今,西南地区机场数达到49座。包括林芝、日喀则、九寨、稻城等西南地区的众多高高原机场都留下了雷佳龙的足迹。

他说:“我们提供的是服务,保障的是安全。高高原机场安全保障压力大,更是我们保障的重中之重。每一座机场航空情报系统安装成功,我的心里就更踏实一些。”

速度是承载梦想的翅膀

多少事,

从来急,

天地转,

光阴迫一万年,

只争朝夕。

传统情报服务模式下,情报数据经层层传递,最终送至各一线用户手上。

整个过程缺少信息的集成加工环节,这使得信息的需求导向性不强,降低了其适用性与实用性。

同时,该模式下人工成本较高,人为因素衍生风险较高,信息的可用性与经济性不佳。

近年来,随着民航蓬勃发展,传统的粗放型提供模式与精细化的应用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情报的用户与运行导向已是业内一大痛点,也成为了行业更好服务、更好发展、提升安全保障能力的瓶颈。

雷佳龙作为科室领导和西南情报的业务带头人是这样回应这个问题的。“我们情报绝不能拖民航发展的后腿,要千方百计地增强自身的服务能力。西南情报要是实力不够强,成了空管保障的短板,我们情报员哪里有底气去领这份工资?”

他组织科室参与了空管局情报中心情报数据标准的编写工作,期间本人又参与了多部情报规章的专家意见征集工作。在统一数据标准为集成加工扫除理论阻碍的同时,他致力于推动统一的数据交换平台建设以及数据挖掘和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应用,为之创造现实条件。

此外,雷佳龙还开展了针对包括通航在内的多家航空公司的需求调研,根据用户意见,大胆摸索、创新情报服务方式,丰富情报服务产品。

2014年,西南空管飞行前资料收集与发布系统投产,作为该项目的主要参与者和研发人员,雷佳龙全程参与,这是国内首个将多数据源采集、相融合、发布的飞行前资料管理的应用系统。

它将情报数据、气象数据、航空公司飞行前数据、机坪使用管理信息等运行信息集合在一起统一发布,该系统是空管第一套应用了国际民航组织航空移动机场通讯(AeroMACS)标准的系统,飞行人员无需多作走动就可以一次性地获取并查询飞行前准备全部所需的信息。

它改变了传统的情报飞行前服务流程,把飞行人员解放出来使其能更合理分配注意力,完成优质高效的飞行前准备。

“时间紧啊,任务重,大家要加油呀!再蹉跎下去,我们就要掉队了。大好机会不等人,西南情报的明天就在你我今天的一举一动中啊!”

(0)

相关推荐